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39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301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5'非编码区保守序列同源的套式引物,建立了检测血清中HCVRNA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由于在引物设计中选择了最保守的区域且避开了与黄病毒属的同源序列,保证了PCR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经逆转录和两轮PCR扩增,可检出1×10-3ul血清中的HCVRNA。研究了影响HCVRNAPCR检测的各种因素,并对RNA分离及RT-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研制了HCV的PCR检测试剂盒。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HER-2工程抗体chA21在体外对高表达HER-2的人乳腺癌SKBR3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透射电镜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观察和检测chA21对SKBR3细胞凋亡的诱导,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 l-2、bax、Fas及caspase-3表达的改变。结果chA21作用72 h,可见SKBR3细胞凋亡,chA21高浓度组(5.4mg/L)凋亡指数显著高于低浓度组(0.2 mg/L)(P<0.01);chA21处理组SKBR3细胞的bax、Fas及caspase-3表达增加,而bc l-2表达及bc l-2/bax比值降低,上述改变在chA21高、低两个浓度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hA21在体外可诱导SK-BR3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与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ax、bc l-2、Fas及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淋巴结血管内T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淋巴瘤 (IV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 1例腹股沟淋巴结IVL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男性 31岁 ,不明原因高热伴消瘦 5 0天 ,右腹股沟直径 1cm淋巴结 1枚 ,B超示肝脏轻度增大 ,血LDH明显升高伴ESR及转氨酶轻度升高 ,外周血WBC 3 3× 10 7/L ,骨髓像、多种病原及各肿瘤相关抗原检测均无异常。病理活检 :腹股沟淋巴结大部分破坏 ,代之以大量扩张的中小血管 ,腔内充满大量异型淋巴样细胞 ,局部伴管壁、管周浸润并累及结外脂肪组织。瘤细胞免疫表型CD4 5、CD4 5RO、CD3阳性 ,CK、CD6 8、CD79α、CD2 0均阴性 ,血管壁及内皮细胞CD31、CD34阳性。行CHOP化疗后症状缓解 ,现仍在随访中。结论 IVL是一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好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 ,其他部位少见 ,绝大数为B细胞型 ,T型罕见 ,以浅表淋巴结活检确诊者尚无报道。临床表现有一定提示性 ,确诊靠组织病理学检查 ,部分病例对化疗敏感 ,但多数病例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国元 《中医杂志》2004,45(10):767-767
近年我们采用中药、针灸、按摩综合疗法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36例,并与单纯中药、针灸和按摩疗法作对照,共观察108例,经统计分析,本疗法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微生物耐药性》课程建设实践中,引入PDCA循环理论,并运用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反思四个环节;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与学生反馈,提出改进规划,逐步探索完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评价多模式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防控中的效果。 方法 通过医院感染监测方法,观察多模式策略在医院ICU控制CRE的干预效果。 结果 实施多模式策略的干预组和未实施的对照组880例和815例,住院患者CRE医院感染率分别为0.91%和2.09%,两组感染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实施多模式策略能显著提高医院ICU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了解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相关因素,为防控手术切口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某医院胃肠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调查的胃肠Ⅲ类切口手术患者638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7例,感染率为16.77%。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切口大小、血糖≥10 mmol/L、血清白蛋白浓度<30 g/L等因素为胃肠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采取微创手术、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胃肠Ⅲ类手术切口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听力学专业人才匮乏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作为全国听力语言康复专业技术资源中心,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通过学历教育、认证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全国听力语言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国听力语言康复系统的听力学教育仍面临着供需矛盾突出、专业人才欠缺、系统培训能力弱、从业人员管理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推进教育-从业一体化建设、分层次培养专业人员、完善课程设计、培养听力学学科骨干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0月1日~2017年12月26日本院收治的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术后疼痛、临床指标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手术后伤椎增加高度、伤椎丢失高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应用PVP治疗或是PKP治疗均有显著效果,但是PKP术后对伤椎增加高度、伤椎丢失高度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摘 要血栓烷A2受体广泛存在于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中的一种七重跨膜蛋白,在血小板膜上也有分布。血栓烷A2受体激活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也是活化血小板的重要途径之一,进而促进止血和血栓形成。目前,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小板活化通路中的受体和信号分子水平,血栓烷A2受体相关的抗血小板药物也受到广泛关注。了解血小板内该受体下的信号转导,对于探讨相关药物作用机制、开发新型或中药有效成分类抗血小板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