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和CT分度等方法在HIE预后判断早期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HIE患儿在生后第2天检测血清NSE浓度,生后7d内进行临床分度、CT分度和NBNA评分,1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HIE组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HIE组的NSE高于轻、中度HIE组.HIE组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HIE组的NBNA低于轻、中度HIE患儿.头部CT呈轻、中、重度改变的HIE患儿NSE浓度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其中重度CT改变的HIE患儿NSE高于轻、中度组,NBNA则低于轻、中度组.血清NSE浓度分别与HIE临床分度、CT分度呈正相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HIE临床分度、CT分度、NBNA及血清NSE浓度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100%、100%、85.71%、和100%,特异性分别为45.45%、45.45%、51.66%和58.33%.结论血清NSE浓度对HIE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为HIE预后的早期评估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在小儿肺炎支原体、合胞病毒性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及35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儿童对照。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FN-γ和IL-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r1=0.958,P1<0.01=, IL-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二者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2=-0.7296,P2<0.01). 结论:细胞免疫紊乱以及免疫损伤在这二种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婴儿腹泻粪还原糖与pH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良班氏试剂法对120例水样腹泻婴儿的粪还原糖与pH进行检测,并与28例同期非胃肠疾病婴儿进行对照。结果生理性腹泻,秋季腹泻,慢性迁延性腹泻其粪还原糖阳性率分别为42.5%,38.98%,28.57%,与对照组3.57%对比明显增高(P<0.05),粪pH值分别为5.98±1.78,6.25±0.38,6.32±1.14,比对照组6.35±1.24稍有下降,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20例生理性腹泻患儿改用去乳糖奶粉或断乳喂养,腹泻在2~3d内停止9例,另11例在改喂养后1~2周腹泻痊愈。说明婴儿腹泻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均存在乳糖不耐受症。因此对婴儿腹泻时应重视LI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2O例正常儿童及40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化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浓度。结果;在AL诊断时,TNF-a水平显著升高1当患儿获得部分缓解至完全缓解时,TNF-a水平呈梯形降低,其最低值仍高于健康儿童(P<O.01~0.05);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TNF-a水平在任何阶段都比1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儿低(P<0.o1);TNF-a水平和临床疗效之间显示负相关性。因此,作者们认为测量TNF-a水平可作为一项判断AL疗效和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和CT分度等方法在HIE预后判断早期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对30例HIE患儿在生后第2天检测血清NSE浓度,生后7 d内进行临床分度、CT分度和NBNA评分,1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HIE组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HIE组的NSE高于轻、中度HIE组。HIE组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HIE组的NBNA低于轻、中度HIE患儿。头部CT呈轻、中、重度改变的HIE患儿NSE浓度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其中重度CT改变的HIE患儿NSE高于轻、中度组,NBNA则低于轻、中度组。血清NSE浓度分别与HIE临床分度、CT分度呈正相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HIE临床分度、CT分度、NBNA及血清NSE浓度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100%、100%、85.71%、和100%,特异性分别为45.45%、45.45%、51.66%和58.33%。结论血清NSE浓度对HIE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为HIE预后的早期评估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应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 ( APAAP)检测 1 69例小儿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鼻咽部脱落细胞病毒抗原——呼吸道合胞病毒 ( RSV)、流感病毒A、B亚型 ( Flu- A、Flu- B)、副流感病毒 1 .3及 2亚型 ( PIV1.3、PIV2 )、腺病毒 ( Adv)等 6种病毒抗原。结果 :阴性 77例 ,阳性 92例 ,阳性率 5 4 .44% ,两种及以上病毒感染 1 7例 ,占 1 8.47%。阳性病例中 RSV比例最大 ,共 42例 ,占病毒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的 38.1 3% ,主要感染 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通过对所检 6种病毒连续 4年的动态研究发现。RSV感染有较大幅度上升 ,而流感病毒 A、B亚型 ,腺病毒及副流感 2亚型感染则呈明显下降趋势。提示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MYH9相关综合征家系进行临床表现和相关致病基因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的方法和发病机制。方法:对一个MYH9相关综合征家系3名患者及家族3代共11人进行外周血检查,采用PCR扩增、DNA直接测序技术进行MYH9基因突变分析。同时进行100名健康对照人群的MYH9基因检测。结果:外周血检测发现家系患者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体积增大,中性粒细胞中有包涵体。基因检测经PCR-DNA直接测序在先证者MYH9基因第30号外显子发现了碱基G/A错义突变,该突变导致GAC编码的第1424位天冬酰胺(D)突变为AAC编码的天冬氨酸(N),即D1424N突变。家系中患者检出与先证者相同的突变,而家系内健康人和家系外100名健康对照未发现这种突变。结论:MYH9相关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不一。MYH9基因突变是该综合征的分子发病机制,D1424N突变是国内未曾报道过的新突变。MYH9相关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有赖于家系调查和相关检查的早期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碳(CO)、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临床分度法和CT分度法等方法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判断早期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HIE患儿在生后第2天检测血浆CO水平,生后7天内进行临床分度、CT分度和NBNA评分,于生后6月~1岁进行神经发育随访,1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HIE组血浆CO浓度为(2.19±0.4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46±0.17)mg/L(P<0.001);血浆CO浓度分别与HIE临床分度、CT分度呈正相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临床分度法、CT分度法、NBNA及血浆CO浓度检测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100%、100%、85.71%和83.33%,特异性分别为45.45%、45.45%、51.66%和58.33%.结论:临床分度法是预测HIE预后的基础指标,内源性一氧化碳浓度检测预测HIE预后的特异性高,可作为早期评估HIE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血清总IgE水平,了解过敏性紫癜过敏原的组成,为临床寻找病因和做好有效的预防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12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及血清总Ig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120例患儿中血清总IgE阳性者为112例,占93.3%,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103例,占85.8%;其中对一种过敏原反应阳性者42例(35%),对两种以上过敏原反应阳性者61例(50.8%);吸入组中特异性IgE最常见的致敏原是律草(15%),其次是多价霉菌(11.7%)、尘螨/粉螨(11.7%);蛋白食物组中以虾/蟹(15.8%)为最高,其次是鱼(10.8%)和蛋类(9.2%);蔬菜水果食物组以西红柿/菠菜/芹菜(14.2%)为最高,其次是大豆/胡萝卜/南瓜(10%)和生菜/莴苣/蘑菇/黄瓜(10%).结论 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过敏原混合过敏较多,需针对相应过敏原做好有效预防,进行有效治疗.提供实验室诊断和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γ 型干扰素 (IFN γ)对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患儿TH1/TH2亚群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 4 0例RSV毛支患儿随机分为IFN γ观察组 2 0例及对照组 2 0例。选择 15例健康婴儿为正常组。治疗前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FITC/PE行双标记 ,流式细胞仪检测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及其TH1亚群CD4 CD4 5RA ,TH2亚群CD4 CD4 5RO 的表达 ,用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FN γ、IL 4水平。经IFN γ治疗后 7~ 10d复查。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 ,RSV毛支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TH1亚群CD4 CD4 5RA 明显下降 (P <0 0 5 ) ,TH2亚群CD4 CD4 5RO 没有明显变化 (P >0 0 5 ) ,TH1/TH2比值明显降低 (P <0 0 5 ) ,血清中IFN γ、IL 4水平均有降低 ,其中IFN γ水平下降非常明显 (P <0 0 1) ,IFN γ/IL 4比值降低 (P <0 0 5 )。经IFN γ治疗后 ,观察组IFN γ水平明显升高 ,TH1/TH2、IFN γ/IL 4比值升高 ,观察组及对照组IL 4水平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婴幼儿RSV毛支患儿存在TH 细胞及其免疫功能状态紊乱 ,主要表现为TH1及其功能下降 ;TH2及其功能相对增强 ,TH1/TH2的失衡是导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发生TH2样反应的重要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