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靖秋  陆晓媛  经莉 《安徽医药》2020,24(10):1982-1985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病人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2—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 90例,用抽签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加速康复外科组(45例)围手术期予加速康复外科管理模式,一组为常规组(45例)围手术期予传统管理模式。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 1天免疫球蛋,白 M(IgM)、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A(IgA)水平均较,术前降低, ERAS组术后第 1天免疫球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IgA为(1.876±0.665)比(1.623±0.483)g/L,IgG为((9.158±1.029)比(8.441±1.052)g/L,IgM为(1.091±0.319)比(0.919±0.382)g/L,均 P<0.05];两组术后第 3天 lgG的水平均较术后第 1天升高, ERAS组术后第 3天 IgG明显高于对照组[(10.422±1.117)比(9.876±1.205)g/L,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 1天及术后第 3天 T淋巴细胞总数(CD3+)、辅助性 T细胞(CD4+)、 CD4+/CD8+均先下降后升高, ERAS组术后第 1天 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61.178±6.046)%比(58.533±5.168)%,(34.844±5.321)%比(28.222±5.257)%,(1.981±0.969)%比(1.635±0.595)%,均 P<0.05]。结论在妇科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病人中,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可以降低免疫抑制,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宫颈组织中HPV16/18 E6和TRIM25蛋白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105例、CINIⅠ~Ⅲ患者62例、CINⅠ患者58例和慢性宫颈炎患者50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在各宫颈组织中HPV16/18 E6和TRIM25的表达情况。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HPV16/18 E6和TRIM25表达在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法分析HPV16/18 E6和TRIM25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HPV16/18 E6、TRIM25在不同宫颈组织中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16/18 E6和TRIM25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呈负相关。HPV16/18 E6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有关,TRIM25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HPV16/18 E6阳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短于阴性表达患者。TRIM25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短于阳性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HPV16/18 E6可作为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TRIM25可作为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HPV16/18 E6、TRIM25表达与不同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有望成为HPV感染及宫颈癌辅助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在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中,存在着一些对葡氨聚糖肝素和硫酸肝素具有高度亲和力的多肽,总称为肝素结合性生长因子(HBGFS),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等。FGFS是HBGFS中最大的群体,至少包含10个不同的分子。近年来发现一个新的HBGFS家族,其生物学活性类似FGFS,但结构明显不同于FGFS以及其他已知的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1(kinesin family member 11, KIF11)、β-连环蛋白(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 GSK-3β)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F11、β-catenin、GSK-3β在102例宫颈癌、5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46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及4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着宫颈病变进展,KIF11、β-catenin阳性率逐渐升高,GSK-3β阳性率逐渐减低(P<0.05)。KIF11、β-catenin、GSK-3β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在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年龄及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组织中KIF11与β-caten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1,P<0.05),β-catenin与GSK-3β的表达呈负相关(r=-0.692,P<0.05),KIF11与GSK-3β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6,P<0.05)。KIF11、β-catenin阳性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患者,GSK-3β阳性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阴性表达患者。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KIF11、β-catenin为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SK-3β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KIF11、β-catenin、GSK-3β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异常表达,KIF11可能参与宫颈癌发生、发展中Wnt/β-catenin通路的调节,三者联合检测可为宫颈癌的诊断及预后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血管生成、增殖活性、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对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CIN)、2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MK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K在宫颈炎组织中不表达,在CIN、宫颈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且宫颈癌组织中MK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大小、腺体浸润有关(P〈0.05)。VEGF在宫颈炎、CIN、宫颈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且宫颈癌组织表达显著高于CIN组织及宫颈炎组织(P〈0.05)。宫颈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大小、腺体浸润有关(P〈0.05)。宫颈癌组织中MK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3,P〈0.05)。结论 MK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能与宫颈癌的浸润、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midkine(MK)蛋白在人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 收集人子宫腺肌病组织标本24例(子宫腺肌病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组织中Bcl-2的表达,另取正常子宫平滑肌标本19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对照组未发现MK表达,子宫腺肌病组MK阳性表达率为70.83%(17/24);子宫腺肌病组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MK阳性组Bcl-2平均光密度值135.16±31.47显著高于MK阴性组103.87±23.21(P<0.05).结论 MK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可能起到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凋亡的作用,可作为反映子宫腺肌病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CAC1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其与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已进行宫颈管分泌物HR-HPV检测的活检或手术标本168例,其中宫颈癌组织80例、CINI级组织30例、CINII-III级组织30例及慢性宫颈炎组织28例,统计并分析HR-HPV检测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C1蛋白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同时探讨CAC1表达与HR-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CAC1、HR-HPV阳性率在CINI组,CINII-III组和宫颈癌组依次升高(P均<0.05),在慢性宫颈炎组与CIN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INII-III级和宫颈癌组织中CAC1表达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P均<0.05);CAC1的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AC1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CAC1和HR-HPV共同参与了CIN到宫颈癌的发生过程,宫颈癌组织中CAC1的表达升高与宫颈癌进展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王静  经莉  胡增艳  朱翔翡  杨莹  陆晓媛 《安徽医学》2016,37(11):1367-1370
目的 探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奈达铂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奈达铂组采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奈达铂组与对照组患者短期总有效率分别为76.7%、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754)。与化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缩小[(5.3±0.9)vs(3.2±0.6),(5.2±0.8)vs(3.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奈达铂组患者治疗后Ⅰ~Ⅱ级恶心呕吐(36.7% vs 70.0%)、贫血(16.7% vs 40.0%)、肾功能损害(10.0% vs 36.7%)发生率较低,Ⅰ~Ⅱ级血小板降低(56.7% vs 30%)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疗效与顺铂类似,但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经莉 《中外健康文摘》2012,(49):354-355
目的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通过对内瘘术前、术后和透析后护理,正确掌握内瘘使用时间,掌握正确穿刺方法和科学的健康宣教,预防内瘘阻塞.结果对透析患者内瘘有效的健康护理,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达到了理想的透析效果.结论理想的动静脉内瘘,需要医患配合,以保证有效血液透析,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