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
丙酮酸激酶是葡萄糖代谢的关键限速酶。它主要有4种同工酶形式,L型、R型、M1型和M2型。M2型丙酮酸激酶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当中。肿瘤细胞对葡萄糖的代谢主要是通过有氧糖酵解的形式来完成,这一过程中M2型丙酮酸激酶起着关键限速酶的作用,同时在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也起着调控信号转导的作用。M2型丙酮酸激酶为肿瘤细胞的增殖提供了能源和物质基础,它可以作为早期检测肿瘤的生物标记物。深入了解M2型丙酮酸激酶在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可以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力咳合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收治的10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2吸/次,2次/d。治疗组口服肺力咳合剂,20 mL/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部哮鸣音、呼吸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参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深吸气量与肺总量比值(IC/TLC)、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通气量比值(DLCO/VA)和FEV1占预计值%,咳痰的评估问卷(CASA-Q)总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浓度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淀粉样蛋白A(SAA)和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部哮鸣音和呼吸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参数FEV1/FVC、IC/TLC、DLCO/VA、FEV1占预计值%和CASA-Q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并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LR和FeNO浓度及血清IL-17、SAA、SP-D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对NLR和FeNO浓度及血清IL-17、SAA、SP-D水平的降低作用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肺力咳合剂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AECOPD的整体疗效确切,可安全、有效且迅速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气流受限,抑制体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无脑血管病变患者7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第1、3、5d对照组Cys-C水平差异;根据观察组脑梗死进展情况分为有进展组和无进展组,观察两组治疗一个月后的Cys-C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3、5d的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发病时间延长,其Cys-C水平明显增加(P〈0.05)。治疗一个月后,有进展组(n=24)与无进展组(n=50)恶化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Cys-C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可作为脑梗死判断预后和疾病发展情况的参考指标,对诊疗方案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处于上升阶段,因此筛选出新的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尤为 重要。传统上,血液一直是研究最广泛的生物标志物来源。近年来,随着尿蛋白质组学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尿液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来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定义 新的用于预测、诊断和指导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并有助于确定新的治疗靶点。该综述介绍了当前尿蛋白质组 学的研究进展和已知的心血管疾病尿液中特征性标志物研究的主要发现。  相似文献   
6.
外泌体是一种由活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 nm的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生物活性囊泡。其携带了分泌细胞包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核酸、蛋白质和脂类等。外泌体不仅能介导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信号转导和信息交流,而且在人体各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来源的外泌体是调控肿瘤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在提倡个体化诊疗的精准医疗时代,对肿瘤外泌体的研究和分析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就外泌体在肿瘤发生发展及个体化诊疗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TuM2-PK,tPSA,fPSA/tPSA和PSAD在PSA灰区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tPSA在4~10 ng/mL的前列腺癌(PCa)、良性前列腺癌增生(BPH)及前列腺炎老年患者共252例,测其血中TuM2-PK,tPSA和fPSA,计算fPSA/tPSA比值;经直肠B超测前列腺体积,计算tPSA与前列腺体积之比,得到PSAD。用SPSS19.0分析TuM2-PK,tPSA,fPSA/tPSA和PSAD在PSA灰区对PCa的诊断价值。结果:PCa组的TuM2-PK,fPSA/tPSA和PSAD较比前列腺炎老年组及BPH组均有显著变化(P<0.05);3组间的tPSA没有显著差异(P>0.05)。TuM2-PK AUC(0.948)>PSAD AUC(0.801)> fPSA/tPSA AUC (0.610)> tPSA AUC (0.499)。当TuM2-PK,tPSA,fPSA/tPSA和PSAD最佳临界值分别取24.30 U/mL、6.60 ng/mL、0.16和0.15 ng/mL/cm3时,诊断PC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92.1%,72.2%和44.9%,80.5%和60.2%,83.3%和71.8%。结论:在PSA灰区,TuM2-PK、fPSA/tPSA、PSAD均能提高PC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TuM2-PK比fPSA/tPSA和PSAD对于PCa的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