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从脏器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信号转导相关分子表达变化方面揭示毒素清颗粒对老年细菌性肺炎大鼠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55只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毒素清组和洛美沙星组,模型组25只,其余3组均为10只。气管插管,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由肺炎导致多器官损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肺、心、小肠组织TLR4信号转导通路主要相关分子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心、小肠组织内毒素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 protein,LBP)、CD14、TLR4、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1,IRAK-1)mRNA和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6,TRAF6)、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毒素清组肺、心、小肠组织LBP、CD14、TLR mRNA表达和TLR4、TRAF6、NF-κB蛋白表达显著减弱(P〈0.01,P〈0.05)。结论:毒素清可能通过降低TLR4信号转导活性,进而减少细胞因子分泌以减轻脏器组织损伤。毒素清可降低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多种分子LBP、CD14、TLR4、IRAK-1、TRAF6和NF-κB活性,这与单一一种抑制剂仅作用于某个环节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呼吸机治疗的4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治疗组,同期选取未采用呼吸机治疗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经鼻(面)罩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内科胸腔镜在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断方面的价值,了解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疾病谱,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方法筛选通过胸水检查及其他临床情况综合判断病因不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的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果共348例患者,以最终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内科胸腔镜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敏感性为99.2%,特异性为95.3%。不同年龄组间,胸腔积液病因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检查术后发热(52例,15.0%)及大面积皮下气肿(49例,14.1%)常见,严重不良反应少见(3例,0.9%)。结论内科胸腔镜检查对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合并肺栓塞(PTE)患者诊治过程,了解D-二聚体变化特点。方法分析我院治疗的22例AECOPD合并PTE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做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Fbg和LDH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数据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AECOPD合并PTE的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细胞炎性因子方面揭示毒素清颗粒对克雷伯杆菌肺炎所致多器官损伤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55只老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毒素清组和洛美沙星组,模型组25只,其余3组均为10只;采用气管插管法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制备肺炎致多器官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肺、心、小肠等组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心、肾、小肠组织TNF-α,IL-1,IL-6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或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亦显著增高(P<0.01);脏器组织学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改变(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毒素清组肺、心、小肠、肾TNF-α,IL-1,IL-6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P<0.01);脏器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1或P<0.05)。结论:降低组织炎性因子IL-1,IL-6,TNF-α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脏器损伤,可能是毒素清对老年多器官损伤保护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细菌性老龄大鼠多器官损伤模型.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和青年对照组、青年模型组.采用气管插管法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肺部炎症,根据脏器有关生化指标变化、病理学改变及动物死亡率等情况评价该模型.结果 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制模24 h后大鼠死亡率分别为33.3%(5/15)和60.0%(15/25).与同龄对照组比较,青年模型组和老龄模型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均<0.01);肺、心、肝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0%~100%;肺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上升(P<0.05或P<0.01);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明显增高(P<0.05或P<0.01);脏器组织学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与青年模型组比较,老龄模型组肺PaO2明显下降、PaCO2显著上升;血清CK、CK-MB、LDH和ALT、AST明显增高(P<0.05或P<0.01);肺、心、小肠病理损伤评分显著增高(P均<0.05),肝、肾亦有增高趋势.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细菌性老龄大鼠多器官损伤模型,符合老年"肺启动"机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特征,该模型制备简便,成功率高.脏器损伤重、死亡率高为老龄大鼠多器官损伤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疗效指标与标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价指标和标准,为该病疗效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 I(1994~2007.6)和CBM(1995~2007.6)所收录的相关文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收集合格文献481篇。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疗效评价指标中综合指标出现的频率最高(98.5%),其次是不良反应发生率(84.4%)和细菌清除率(66.1%),其它指标出现的频率较低。综合指标的疗效评价标准主要依据《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其构成比为54.1%。结论目前国内对于细菌性肺炎疗效指标的研究多采用综合指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单独以临床症状和体征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的较少,以病情稳定性、再住院率和基于患者结果的报告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在检索的文献中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毒素清颗粒对克雷伯杆菌肺炎致老年多器官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老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洛美沙星组和毒素清组各10只,模型组25只.采用气管插管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制备肺炎致多器官损伤动物模型;观察器官生化指标变化、病理改变及死亡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显著增高;肺、心、肝功能障碍发生率70%~100%;肺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上升;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明显增高;肺、心、肝、肾、小肠组织发生了明显的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毒素清组死亡率下降(20%比60%),48 h时WBC、N明显降低[WBC(×109/L):7.70±1.88比16.13±3.35,N:0.36±0.06比0.56±0.06,均P<0.01];器官功能障碍数明显减少(11个比25个,P<0.05);PaO2(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上升(74.73±9.14比51.46±7.08),PaCO2(mm Hg)显著下降(44.20±4.01比61.20±9.21),CK、CK-MB、LDH、ALT、AST明显降低[CK(U/L):614.17±174.22比1 956.50±361.55,CK-MB(U/L):644.50±181.67比2 185.50±315.91,LDH(U/L):911.50±278.39比1 716.78±368.99,ALT(U/L):86.89±27.76比199.83±17.22,AST(U/L):296.13±107.30比422.50±142.12,均P<0.01];肺、心、肝、小肠病理损伤评分(分)显著下降(肺:6.00±0.76比9.00±0.00,心:3.25±1.49比7.20±1.55,肝:0.31±0.09比0.60±0.14,小肠:1.38±0.52比2.50±0.53,P<0.05或P<0.01).洛美沙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不及毒素清组.结论 毒素清颗粒对克雷伯杆菌肺炎老龄大鼠多器官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减少器官损伤的发生率,减轻器官损伤程度以及降低老龄大鼠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秦金利  陈红磊  高礼民 《新中医》2021,53(13):113-117
目的:观察清金逐瘀汤辅助西医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金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因子、炎症因子、铜蓝蛋白(CER)、水通道蛋白1 (AQP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CER、AQP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1 (IL-1)、白细胞介素-13 (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OD水平高于治疗前,CER、AQP1、MDA、IL-1、IL-13、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CER、AQP1、MDA、IL-1、IL-13、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PIS评分、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金逐瘀汤辅助西医治疗重症肺炎可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调节CER、AQP1的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清肺消炎丸联合注射用拉氧头孢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方城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拉氧头孢钠,1.5 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清肺消炎丸,1袋/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评分)、血气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00%、9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退热、咳嗽咳痰缓解、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I评分、CURB-65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PSI评分、CURB-65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水平显著降低,血氧分压(pO_2)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血气指标改善程度较大(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清肺消炎丸联合注射用拉氧头孢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