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与诊断分析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分型和临床特征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8例神经梅毒病人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包括:(1)急性、亚急性起病为主;(2)临床以间质型,尤其是以脑卒中起病常见,症状元特异性;(3)血清学检查以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及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特异性较高;(4)脑脊液检查表现为压力增高(42.9%)、蛋白增高(81.2%)及细胞数增高(56.3%);(5)头颅CT、MRI表现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脑梗死不同,为多发、散在病灶。结论:神经梅毒早期误诊率高,临床表现与分型密切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病因复杂,患者多具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起病较急,以精神行为异常、癫痫、视觉症状及局部神经定位体征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以双侧大脑半球后部为主的对称性片状白质水肿。经过正确治疗,数周或数月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可以完全恢复,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本病的诊断必须密切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学特别是MRI检查及实验室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梁秀龄  石铸 《当代医学》2001,7(12):48-53
在临床医学各科的遗传性疾病中,神经系统遗传病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干扰,我国神经系统遗传病的研究极其滞后。近20年来,通过国内学者的共同努力,神经遗传病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肝豆状核变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遗传性共济失调等单基因病,以及线粒体遗传病和朊蛋白感染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面临世纪之交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巨大挑战,我们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遗传资源和各种新技术,加快发展我国神经遗传病的研究。今后研究的方向应是:1.建立神经遗传病的基因库;2.加快神经系统多基因遗传病的研究;3.进一步加强神经遗传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特别是蛋白质水平的研究;4.逐渐普及神经遗传病的基因诊断,提高诊断水平;5.系统地开展神经遗传病的预防工作;6.争取在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毛剑  马江川  石铸  陈江 《淮海医药》2014,(5):467-468
目的:评估胫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1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10例克氏针或螺钉固定,19例内侧或外侧解剖钢板,22例行有限切开联合外固定支架,术后获6月~1年的随访。结果综合疗效评定:优31例、良12例、差5例,总优良率84.3%。有限切开联合外固定支架组优良率95.45%,内侧或外侧解剖钢板组优良率84.21%,克氏针、螺钉组优良率60.00%。结论有限切开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以固定确切、牢固,有利于关节间隙及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能够减少并发症、缩短愈合时间并取的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改善预后的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即为时间窗内的静脉溶栓治疗,院前延误是制约这一治疗的主要因素.决定延误是院前延误中最重要的部分,由于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水平、急救医疗体系不同,研究标准也不统一,目前各家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干预性的研究更为缺乏.我国脑卒中院前延误研究近年来逐渐引起重视,加强院前延误的研究和规范化处理,对提高静脉溶栓率,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股骨锁定钢板(PFLP)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组和PFLP组各34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一期愈合,Ⅰ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LP组手术时间少于P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Harris评分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N组术中出血量小于PF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LP组手术时间少于P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及Harris评分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Ⅴ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N组术中出血量小于PF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N与PFLP具有相同临床疗效,而ⅢⅡ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N与PFLP具有相同临床疗效,而Ⅲ型股骨转子下骨折,PFN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组织WD基因mRNA的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杂交结合图象分析的半定量方法研究肝豆状核变性(WD)基因mRNA的表达特征,并对WD患者WD基因全部21个外显子进行DNA序列测定,探索WD的发病机制。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对象:WD患者4例,病例符合WD的临床诊断标准。(1)具有肝病史、肝病体征或锥体外系征;(2)血清铜蓝蛋白降低和肝铜升高;(3)角膜K-F环。行脾切除术时获取肝组织标本;对照组1例,男,32岁,来自肝脏外伤修补术的肝组织标本,经各项检查排除各种肝炎、肝硬化、肝肿瘤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东莞地区2004~2007年脑卒中流行病学发病趋势及住院直接经济负担。方法监测东莞地区2004至2007年脑卒中的发病情况、住院相关经济指标及影响因素。结果东莞地区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密度为142.5/10万人年,4年来脑卒中的标准化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平均每年增长7.9%。脑卒中患者平均住院日16.6d,平均住院费用为11715.5元,脑卒中亚型(P〈0.001)、平均住院时间(P〈0.001)和预后(P〈0.001)是影响平均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东莞市脑卒中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缩短住院时间可能是减轻住院经济负担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顾性横断面研究旨在探讨脑卒中患者脑白质病变体积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8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人口学、临床、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资料。Hcy的测定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应用半自动测量软件对所有患者颅脑MRI冠状位液体衰减反转回复序列(FLAIR)上脑白质病变进行体积测量。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脑白质病变的体积(平方根值)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共87例患者纳入研究,男54例(62.1%),平均年龄(62.2±11.2)岁,76例(87.4%)有高血压,18例(20.7%)有糖尿病,18例(20.7%)既往有脑卒中史。在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年龄、既往卒中史、腔隙性梗死数目、血清Hcy水平及颅内动脉狭窄均为脑白质病变体积(平方根值)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脑卒中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是其脑白质病变体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cy可作为脑部小血管病变的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