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Ilizarov(伊里扎洛夫)技术矫正成人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疗效。方法收治成人马蹄内翻足畸形31例全部采用Ilizarov技术矫正。结果 31例术后跟踪随访,其负重行走功能满意,未见足部各种畸形复发。根据Garceau标准评分系统:优26例,良5例。结论 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各种马蹄内翻足畸形,仅需微创小切口,避免多次复杂手术,可有效防止因一次手术不理想而进行的多次矫形手术。  相似文献   
2.
胫骨远段骨折是小儿下肢一种常见骨折,一般稳定的骨折(如青枝骨折、横断形骨折等)通常行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但对难复位的骨折或不稳定性骨折疗效欠佳,甚至需切开复位内固定。自1996年12月-2005年12月,作者采用手法整复经皮钢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胫腓骨远段不稳定性骨折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DHS(或称Richards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的内固定材料,但其传统术式创伤较大,一般都需输血。本院自2001年6月~2005年4月,作者对传统DHS进行了术式改良,经63例应用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见的儿童肘部的一种严重损伤,目前对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是闭合复位经皮钢针内固定。钢针内固定的方式有交叉钢针和外侧钢针。总结自2000年4月至2009年6月有完整资料的930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深圳市乐景伤科医院行改良方式的钢针内固定,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骨盆骨折合并股骨转子问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复合创伤,具有损伤严重、并发症多等特点。临床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治疗成功的关键是积极的多部位骨折的复位固定,使患者尽早离床活动,减少并发症,从而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内固定手术治疗已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如采用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配合动力髋、鹅头钉等内固定治疗,但上述内固定手术具有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操作技术要求高、须二次手术、费用高等不利因素。自2002年2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盆骨折并股骨转子间骨折2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发生的方法。方法对630例肱骨髁上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钢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36个月,骨折端愈合时间均为术后3~5周。肘关节疗效评定结果:优546例,良73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98.3%。结论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的发生应加强手法整复的技能,术中矫正骨折远端的尺偏、尺倾及旋转,术后重视肢体位置的摆放。  相似文献   
7.
对 3 7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及腰椎滑脱病例采用内固定器械复位、植骨 ,其中 steffee钢板 5例 ,SF钢板9例 ,RF- 型钢板 1 4例 ,AF钢板 9例。其复位效果以 RF- 钢板、AF钢板为优良安全 ,steffee钢板、SF钢板不太可靠 ,但使用脊柱内固定系统可明显提高融合成功率 ,所有病例临床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因外伤后肘关节屈伸障碍合并骨化性肌炎的发病机制,探讨Ilizarov技术对肘关节进行牵伸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Ilizarov技术原理,使用环形外固定肘关节牵伸支架治疗肘关节屈伸障碍合并骨化性肌炎4例。结果术后肘关节外观与功能皆达到满意效果,而且骨化性肌炎已形成的骨化块部分吸收。结论 Ilizarov技术可有效的矫治外伤后肘关节屈伸障碍合并骨化性肌炎,最大程度的恢复了肘关节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石骨症患儿因暴力的原因发生骨折后治疗较困难.1999~2006年,我院采用闭合钢针治疗5例石骨症合并股骨干骨折患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二联或三联截骨即Salter骨盆截骨加坐骨耻骨支截骨加股骨转子下旋转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方法采用Salter骨盆截骨加坐骨耻骨支截骨加股骨转子下旋转截骨钢板内固定术。对18例22髋进行了联合手术,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术后得到随访,按Mckay临床评价标准,优16髋,良4髋,中1髋,差1髋。结论该联合术式应用于18月龄~12岁之间的发育性髋脱位患者,能获得再发育的良好的稳定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