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4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我院1981年8月~1986年10月间收治的4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本组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68岁。其中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36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者7例,空肠10例,回肠24例。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无一定规律,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且目前尚缺乏简便可靠的诊断措施,往往导致诊断延误。本文就本病的发生率,临床表现与诊断,误诊原因及辅助诊断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替莫唑胺和索拉非尼PLGA纳米粒,并对其粒径、形貌、稳定性及体外释放进行考察,探讨其是否可用于抗脑胶质瘤的体内体外研究。方法 纳米沉淀法制备替莫唑胺索拉和索拉非尼PLGA纳米粒,测定粒径、电位、形貌、包封率和载药量以及稳定性。结果 所得纳米粒的平均粒径为(106.71±0.21)nm、多分散系数为(0.24±0.05),电位(-27.30±1.20)mV,纳米粒呈规则的球状均匀分布,大小均一,表面光滑;PLGA纳米粒中替莫唑胺的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75.89±3.12)%、(3.61±0.78)%;索拉非尼的包封率及载药率分别为(48.61±1.20)%、(1.50±0.98)%。结论 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的PLGA纳米粒,呈球形形貌、粒径分布均匀、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抗脑胶质瘤的体内体外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振杰  王子岩  纪忠  郑士友 《河北医学》2000,6(12):1082-1084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胆总管外引流术92例,死亡10例(10.9%);胆总管外引流附加胆囊造瘘或胆囊切除或肝脓肿引流术共32例,死亡6例(18.8%);胆道内引流术30例(胆肠吻合24例,奥狄括约肌切开成形术6例),死亡8例(26.7%)。全组治愈130例,死亡24例,总病死率为15.6%。结论:ACST诊断明确后及早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方式的选择以简单、有效为原则,积极防治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炎性介质及其信号通路miR-146a/TLR4/NF-κB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 鼠,随机分为休克不复苏组(SR,n=24),醋酸钠林格液组(AR,n=24)及乌司他丁组(UR,n=24)。通过股动脉放血将3组制成休 克模型(平均动脉压维持在30~40 mmHg),SR组休克制备成功后不予复苏,并分别于休克后1、4、6 h(若大鼠死亡则大鼠死亡即 刻)取大鼠肺组织;AR组、UR组分别系维持休克60 min后应用醋酸钠林格液、醋酸钠林格液联合乌司他丁进行30 min液体复 苏,并分别于复苏后1、4、6 h取大鼠肺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miR-146a、TNF-α、IL-1、IL-4、IL-6、 IL-10的mRNA含量以及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IκB-α、p-IκB-α、NF-κB p65、IRAK4、p-IRAK4(Thr345、Ser346)、 p-IRAK4(Thr342)、TRAF6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在光镜下观察3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休克组相比,醋酸钠林格液组 肺组织炎症浸润程度稍减轻,其中miR-146a、IL-4 和IL-10 的mRNA水平升高(P<0.05),IκB-α、p-IRAK4(Thr342)及p-IRAK4 (Thr345、ser346)的蛋白表达增加(P<0.05);TNF-α、IL-1和IL-6的水平降低(P<0.05),TLR4、MyD88、NF-κB p65、p-IκB-α、IRAK- 4及TRAF6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醋酸钠林格液组比较,乌司他丁组的肺组织炎性损伤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升高了miR- 146a、IL-4 和IL-10 的mRNA水平(P<0.01)及IκB-α、p-IRAK4(Thr342)及p-IRAK4(Thr345、ser346)的蛋白表达(P<0.01),降低 了TNF-α、IL-1和IL-6的水平(P<0.01)和TLR4、MyD88、NF-κB p65、p-IκB-α、IRAK-4及TRAF6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乌 司他丁联合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可能是通过增强miR-146a的表达,负反馈调控TLR4/NF-kB信号通路,进而 调节体内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平衡,以达到保护肺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对其心肌炎性介质及NF-κB、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未复苏组(CR组)、0.9%氯化钠溶液复苏组(NR组)、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组(LR组)和醋酸钠林格液复苏组(AR组),各8只。各组大鼠制备休克模型(平均动脉压维持30 mmHg),CR组不予复苏,NR组、LR组及AR组于休克后60 min应用相应液体进行复苏,复苏后观察4 h。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进行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并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R组、LR组、NR组大鼠心肌组织TNF-α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CR组(P < 0.01),AR组和LR组IL-10 mRNA均高于CR组(P < 0.01和P < 0.05),AR组IL-4 mRNA均明显高于LR组、NR组和CR组(P < 0.01)。AR组、LR组、NR组大鼠p65(Ser536)磷酸化、p65(Lys310)乙酰化、JNK磷酸化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CR组(P < 0.05~P < 0.01),且AR组均低于NR组和LR组(P < 0.05~P < 0.01);AR组、LR组、NR组MKP-1乙酰化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CR组(P < 0.05~P < 0.01),且AR组和LR组均明显高于CR组(P < 0.01)。结论醋酸钠林格液复苏失血性休克大鼠可能通过调控NF-κB和MAPK信号的表达保护心肌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肌组织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女性老年人认知障碍与其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2002-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运用Cox回归模型,以是否认知障碍为因变量,调整基线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居住地、民族、婚姻和教育程度)和健康变量(日常生活能力、高血压、中风和糖尿病,以及乐观和快活),分析女性老年人认知障碍与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 认知障碍组死亡风险是非认知障碍组的2.22倍(HR=2.22,95%CI:2.08~2.37,P<0.001);在校正混杂因素后,认知障碍仍然与高死亡风险相关联(HR=1.14,95%CI:1.05~1.22,P=0.001)),农村女性认知障碍与高死亡风险无统计学意义(HR=1.09,95%CI:0.99~1.20,P=0.075),城镇女性认知障碍仍然与高死亡风险相关(HR=1.21,95%CI:1.08~1.36,P=0.001)。结论 女性老年人认知障碍与高死亡风险相关,且具有城乡差异。通过干预影响认知障碍发生发展的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患女,50岁,因“肾移植术后4个月,发热1个月”于2003年8月29日入院。患于2003年4月16日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侧。肾移植术。人院前1个月患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最高达39.3℃,且多在上午出现发热,下午自行降至正常。略伴头痛,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及少尿、腰痛等症状,于院外先后静脉滴注先锋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人院。人院查体:体温38.2℃,双肺呼吸音略粗,无干、湿性哕音。胸片示双下肺片状模糊影,以左下肺为主。血、尿、大便常规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针对护理中专实习生文化素养欠缺、专业基础差、沟通能力差等特点,本院在带教过程中积累了部分实践经验,从日常技能培训、理论学习、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环孢素治疗重症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环孢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关节功能分级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功能分级、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孢素治疗重症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断肢再植术是一种近20多年来的创伤外科手术,它在彻底清创和行骨、神经、肌腱和皮肤等软组织重建的基础上。将断离的血管重新吻合,恢复肢体的血循环,其最终目的是使肢体的成活并恢复功能。因此断肢再植术后护理对于断肢再植术是否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自1976年至1993年。先后为30例断肢(指、趾、臂)病人施行再植手术,通过对30例再植术后护理我们初步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