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 NPM)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及其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3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NPM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磁共振表现特点。结果43例NPM均为单侧乳腺发病,T2WI上病灶以低信号(17例)或高低混杂信号(22例)为主,21例病灶可见灶周水肿,11例病灶增强后可见簇状小环形强化,皮肤增厚者10例,动态增强曲线主要为Ⅰ型(7例)或Ⅱ型(33例),43例中16例有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中13例判断为良性淋巴结。结论磁共振上NPM的一些征象,如病灶周围水肿,簇状小环形强化,动态增强曲线Ⅰ、Ⅱ型,淋巴结转移征象少,有助于其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王志龙  季远  吕岩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9):1204-1206, 1210
目的研究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对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88例手背软组织缺损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手功能评定量表,并分析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供区创面愈合时间、受区创面愈合时间、皮瓣存活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88例病人治疗后6个月的对指、对掌、手指内收及外展等评分及手功能评定总分高于治疗前(P < 0.05~P < 0.01)。88例病人的手术时间(95.32±10.59)min,术中出血量(305.21±26.87)mL,住院时间(10.53±1.65)d,供区创面愈合时间(7.26±0.95)d,受区创面愈合时间(8.47±1.16)d。88例病人中85例皮瓣存活,存活率96.59%;其余3例中,2例皮瓣发紫,经积血引流、血管扩张药治疗后改善,1例皮瓣部分坏死,二次清创及再次移植皮瓣后存活。术后发生3例血运障碍,1例血肿,1例感染,2例瘢痕增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7.95%。结论手背软组织缺损采取胸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能显著提高病人的手功能,且皮瓣存活率高,适合在临床中深入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省基层部队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基层部队卫勤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该省基层部队等级不同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卫勤机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问卷调查,并对影响应对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发放636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606份,有效回收率95.3%。基层部队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问题知晓率为98.3%,仅74.9%能够准确判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合格率为38.4%。应对能力的可能影响因素主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意识(OR=3.741,95%CI:2.844~4.921);参加救助培训(OR=2.427,95%CI:1.597~3.690);参加应急演练(OR=1.822,95%CI:1.207~2.751);年龄(OR=1.465,95%CI:1.165~1.843);学历(OR=1.423,95%CI:1.085~1.867)。[结论]该省基层部队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整体应对能力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须加强人才培养,开展应急演练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危机风险意识,提升应对突发事件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新一代基因测序平台(HiSeq2000)在甲基丙二酸血症(MM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采集已经临床确诊的9例MMA患儿外周血并提取DNA,将设计好的基因捕获探针与患儿DNA文库混合,然后利用基因捕获联合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有机酸代谢相关的48个基因全部外显子区域进行测序.2.获得原始数据,去除接头和过滤低质量数据,对数据进行SNP、InDel等分析,并采用Sanger测序方法对异常位点进行测序验证.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尿液标本的有机酸测定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1.突变基因:7例存在MMACHC基因突变,7例患儿中共检测出7种突变,包括c.482G>A、c.567_568insT、c.609G>A、c.440_ 441del、c.80A>G、c.315C>G、c.90G>A,其中c.440_441 del为未见报道突变;1例存在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UT)基因突变,均为内含子异常,分别是c.754-1G>C、c.1677-1G>A,其中c.754-1G>C为未见报道突变;1例未检测到突变.2.临床症状:9例患儿均存在智力运动发育迟缓,伴抽搐3例,反复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头痛及面瘫、反复性溶血各1例.脑电图异常9例,头颅磁共振异常8例,尿液中甲基丙二酸水平均升高(273.4 ~146 022.8倍),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8例(27.13~ 396.84 μmol/L,正常<20 μmol/L).3.Sanger测序验证:均符合新一代测序平台结果,无假阳性存在.结论 1.进一步证明c.609G>A突变位点为中国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的热点突变位点.MMA基因突变类型较多,与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性.2.推测MMACHC基因c.440_441 del突变及MUT基因c.754-1G>C突变为新发突变.3.基因捕获联合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一次性捕获突变基因数量大,获取疾病的遗传信息量广,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效等特点,适合于MMA患儿检测,也可为其他儿科临床常见遗传性疾病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探讨产后出血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630例,期中经阴道分娩的420例随机分为6组,每组70例;第一组:胎儿娩出断脐后经脐静脉推注5%糖20ml+缩宫素20μ,然后手法按摩宫底持续约5—15分钟;第二组: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5%糖20ml+缩宫素20μ;第三组:5%糖20ml+缩宫素20μ静脉推注加手法按摩;第四组:于胎儿娩出后将卡孕栓1枚塞入产妇肛门内;第五组:胎儿娩出后手法持续宫底按摩5分钟以上,适度牵拉脐带;第六组: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5%葡萄糖60ml+Vitc2.5g静推,0.85%生理盐水500ml静点。另210例剖宫产分娩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70例,第一组:缩宫素20μ子宫肌壁注射;第二组:手法按摩加5%葡萄糖20ml+缩宫素20μ静脉推注;第三组:手法按摩。正确测量产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情况。结果阴道分娩各组中,第三组产后出血量最少,第一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最短,产后出血相对少。第五组、四组、二组依次减少,剖宫产术分娩各组中,第二组产后出血量少,第一组与第三组次之。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与阴道产分娩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后的24小时内阴道总出血量来探讨产后出血防治措施,通过胎儿娩出后及时使用缩宫素或卡孕栓,并采取主动手法辅助娩出胎盘,可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青霉素酰化酶(penicillin acylase,PA)又称为青霉素酰胺酶或青霉素氨基水解酶,主要从大肠埃希菌胞内酶和巨大芽孢杆菌胞外酶获得,该酶已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关键中间体,并试图开发应用于半合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工业生产。本文概述近年来PA在非水相催化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提高非水相酶的稳定性的方法,如固定化方法、生物学方法和介质工程等。  相似文献   
9.
<正>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我科自1997年11月-2002年7月使用该法治疗68例胫骨骨折病人,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19-56岁,平均33.3岁。骨折部位:胫骨中下1/3占40例,其它部位28例,其中6例为多段骨折。1.2手术方法麻醉后患者取平卧位,屈髋45º,屈膝90º。在胫骨结节与髌骨  相似文献   
10.
刺五加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剃五加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用神经元尼氏体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后缺血区神经元损害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脑皮层缺血侧神经元缺失以及尼氏体消失明显(P〈0.01);治疗组虽然也存在神经元缺失及尼氏体消失情况,但完整神经元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结论:经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建立的大鼠脑缺血模型证实了刺五加总黄酮的脑保护脑作用,抑制缺血性脑损伤,对神经细胞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