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9篇
  2022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次和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再住院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 1次和≥ 2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 ,初步探讨影响再住院的相关因素。 方法 :1999年度出院的 833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调查 ,使用自制的再住院及其相关因素调查表 ,于 2 0 0 3年 12月底前电话或入户调查出院后至少 4 8个月的情况。 结果 :6 6 4例完成调查 ,分为 1次住院组 (333例 )和多次住院组 (331例 )。用生存分析 (Kaplan Meier公式 )比较两组未再住院率 ,12个月末 (分别为 6 7 0 %和 6 1 6 % )、2 4个月末 (5 6 2 %和 4 8 9% )、36个月末 (4 6 0和 35 1% )和 4 8个月末 (4 1 1%和 2 8 7% )。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再住院的相关因素显示 ,与药物依从性、生活事件、自知力和家庭照顾相关 (P <0 0 5 ) ,药物依从性对再住院的贡献值 (1 719)最大。 结论 :1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较多次住院者低。药物依从性是影响再住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后神经内分泌副作用对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利培酮治疗的女性患者(18~43岁)58例,首次抗精神病药治疗前月经规律,利培酮单一治疗至少6个月,测血清催乳素、皮质醇、雌二醇、睾酮、促甲状腺素水平及基础体温,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利培酮治疗后58例中,14例月经规律,23例月经不规律,21例闭经。44例有溢乳。研究组53例雌二醇≤50.0ng/L。研究组催乳素(中位数98.0μ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9.3μ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17.0,P<0.01);睾酮水平(μg/L)研究组(1.1±0.4)显著高于对照组(0.5±0.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32,P<0.01)。两组间皮质醇、促甲状腺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按月经情况分组比较,月经规律组、不规律组与闭经组3组间HAMD量表的绝望感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71,P<0.05)。3组GQOLI-74的睡眠与精力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968,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各激素水平与各临床量表的焦虑,抑郁因子间均无显著关(r=-0.132~0.258,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后出现的内分泌副作用可能对患者情绪、生活质量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内氯氮平引起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文献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常用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在我国应用引起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情况。方法 :依托北京 7家图书馆 ,对《中华 (神经 )精神科杂志》等 9种精神科杂志 ,《(中国 )新药与临床杂志》等 3种药学杂志逐年进行手工检索 ,收集国内自 1979年至 2 0 0 2年 1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氯氮平引起白细胞减少和 或粒细胞缺乏的文献 10 7篇 ,其中个案报道 39篇 ,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 3 92 % (12 4 3 3174 9) ,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率为 0 2 1% (92 4 330 2 )。收集到的 6 2例个案报道中 ,死亡 2 1例 (33 87% ) ,粒细胞缺乏发生者的平均年龄 (34 12± 12 39)岁 ,平均剂量 (318 33± 14 5 81)mg d。在 4 7例有发生距用药时间记录的病例中 ,4 2例发生在 90天内 (89 36 % ) ,2例的应用时间分别长达 5年半和 10年 ,由其余 4 5例得到的平均发生时间为 (4 6 4 7±2 6 4 0 )天。 6 2例中有 7例指明了与其他精神药物联用 ,4例死亡 (5 7 14 % )。结论 :应用氯氮平发生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风险较高 ,用药前 3个月是粒细胞缺乏的相对高发期 ,长期应用或联用其他精神药物仍有一定风险 ,建立定期的血象监测等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以利司哌酮(昔名利培酮)为对照,受试者分别口服阿立哌唑10~30 mg.d-1与利司哌酮2~6 mg.d-1,疗程42 d。结果:共收集精神分裂症病人222例,其中阿立哌唑组111例与利司哌酮组111例。治疗结束时,2组PANSS总分与BPRS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PANSS总分减分率阿立哌唑组(65±s28)%,利司哌酮组为(67±26)%,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阿立哌唑组为77.0%,利司哌酮组为79.2%,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震颤、失眠、心动过速,不良反应较利司哌酮组少。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司哌酮相似,不良反应较利司哌酮为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临床超高危人群血浆多巴胺 β 羟化酶(DβH)活性的变 化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成组设计研究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 61 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35 例临床超高危人群以及性别匹配 的 86 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分析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对血浆 DβH 的影响,本研究同时纳 入 39 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 采用高效液相相色谱 - 电化学的方法检测受试者的血浆 DβH 活性,分析各组血浆 DβH 活性以及与精 神病性症状的关系,并进一步比较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以及慢性用药患者的血浆 DβH 活性差异,分 析抗精神病药对患者血浆 DβH 活性的影响。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组、临床超高危组以及健康对照 组的血浆 DβH 活性分别为(12.35±8.55)、(19.59±13.95)、(17.51±11.04)nmol/(ml·min),组间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F=6.591,P=0.002);首发精神分裂症组的血浆 DβH 活性低于健康对照组和临床超高危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临床超高危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首发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 DβH 活性与病程、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性症状间均无相关性(P> 0.05)。首发未用药患者的血浆 DβH 活性低于首发已用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3,P=0.048)。 慢性用药患者的血浆 DβH 活性为(18.52±7.00)nmol/(ml·min),高于首发未用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F=7.053,P=0.010)。结论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浆 DβH 活性降低,而短期或长期服用 抗精神病药能够增加患者的血浆 DβH 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 RNA 干扰技术建立多巴胺 D2 受体(D2R)低表达的高催乳素大鼠垂体瘤 MMQ 细胞模型。方法 设计 3 对可沉默 D2R 基因表达的小干扰 RNA(siRNA)序列,转染 MMQ 细胞,建立包 括 siRNA1 组、siRNA2 组、siRNA3 组、阴性对照(siNT)组和空白对照(CTRL)组的 5 组细胞模型,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 MMQ 细胞 D2R 蛋白表达。选择干扰高表达细胞株,加入溴隐亭 1 μmol/L 进行 干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Western blot 法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分别观 察干扰后 MMQ 细胞催乳素的分泌、催乳素蛋白相对表达量及催乳素 mRNA 水平。结果 5 组 D2R 蛋 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36,P< 0.01);其中 siRNA1 组、siRNA3 组 D2R 蛋白相对 表达量[(0.23±0.12)、(0.57±0.24)]与 siNT 组(0.81±0.24)、CTRL 组(0.94±0.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均P< 0.01);siRNA1 组、siRNA3 组对 MMQ 细胞的 D2R 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 74% 和 35%。干扰 后,siRNA 组、CTRL 组、siNT 组 MMQ 细胞催乳素分泌、催乳素蛋白相对表达量、催乳素 mRNA 水平比 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98、7.485、7.898,均P< 0.05);siRNA 组催乳素分泌高于 siNT 组、CTRL 组[(2.91±0.12)ng/ml 比(2.14±0.15)、(2.09±0.44)ng/ml];siRNA 组催乳素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 siNT 组、 CTRL 组[(0.99±0.67)比(0.85±0.13)、(0.82±0.12)];siRNA 组催乳素 mRNA 水平高于 siNT 组、CTRL 组 [(1.00±0.07)比(0.69±0.09)、(0.73±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基于 RNA 干扰 技术构建的 D2R 低表达的高催乳素 MMQ 细胞模型为目标药物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靶点研究提供了可 靠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甲磺酸瑞波西汀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方法以麦普替林为内标,取血浆样本1mL,用饱和Na2HPO4碱化后以重蒸乙醚5mL提取,再用0.2mol.L-1盐酸0.2mL反提取,80℃~100℃热水浴下氮气吹干盐酸层,用50μL流动相重组后进样。采用InertsilODS-3柱(GLSciense,5μm,4.6mm×150m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50mmol/L磷酸钠缓冲液(pH=6)(40:60,v/v),流速为0.6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10nm。结果瑞波西汀对内标的峰高比与血浆甲磺酸瑞波西汀浓度直线相关,相关系数r=0.9997,线性范围3.12~200ng.mL-1。甲磺酸瑞波西汀的最低检测限0.5ng,最低检测浓度2ng.mL-1,提取回收率在82.50%~86.08%之间,批内和批间RSD分别为2.02%~5.33%和3.83%~8.50%。结论本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度和特异性,适用于甲磺酸瑞波西汀的药代动力学和治疗药物监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CYP1A2在体内氯氮平去甲基代谢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检测咖啡国及其代谢产物,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的亚型1A2(CYP1A2)在体内氯氮平去甲基代谢的作用。9例男性健康志愿者口服单剂咖啡因150mg,5h时采用取血样的尿样,咖啡因代谢产物与咖啡因的比值反映CYP1A2活性。两天后单剂氯氮平10mg,收集0~24h尿和药代动力学设计的血样。0~24h尿中氯氮平剩余量占给药剂量的百分率(CLZ%dose)以及氯氮平0~24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  相似文献   
9.
氯氮平的合理使用:中国的经验(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ccording to surveys conducted in ten provinces and independent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clozapine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 in the country. These surveys reported that it was administered to 39.0% of all patients taking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 in 2002 and to 31.7% of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血浆、红细胞内氯氮平及其代谢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5 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治疗 8周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清、血浆和红细胞内的氯氮平、去甲氯氮平和N 氧化物氯氮平浓度。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血浆、红细胞之间的氯氮平及其代谢物浓度呈两两正相关。血清氯氮平、去甲氯氮平、N 氧化物氯氮平浓度分别比血浆低(11± 13) % ,(15± 17) % ,(2 2± 2 9) % ;红细胞内氯氮平、去甲氯氮平、N 氧化物氯氮平浓度分别为血浆浓度的 (2 7± 5 ) % ,(5 0± 10 ) % ,(2 8± 18) % ;血清、血浆、红细胞内去甲氯氮平 /氯氮平比值分别为(6 2± 17) % ,(6 4± 15 ) % ,(12 1± 2 3) % ,N 氧化物氯氮平 /去甲氯氮平比值分别为 (18± 11) % ,(18±8) % ,(17± 15 ) %。结论 在氯氮平的血药浓度监测中 ,测定血浆浓度可以减少误差 ;红细胞内浓度与血浆浓度相关良好 ,去甲氯氮平在红细胞内分布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