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承亮  徐锋  张伟刚  陈勇  蒋铭  张强  汤国庆 《中国中医急症》2023,(8):1360-1363+1372
目的 观察骶管封闭术联合四步松解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行骶管封闭术联合四步松解法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治疗14 d后,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每个时间节点VA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 <0.05),对照组治疗后1 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后3、7、14 d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ODI、JOA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组间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在治疗后1、3、7 d时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14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每个时间节点ODI评分、JOA评分均较对照...  相似文献   
2.
从199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们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98例,其中4例为纤维增生型前列腺增生(FBPH),因为FBPH开放手术徒手摘除困难,效果不理想,为提高术前诊断水平及术中处理能力,结合文献,报导如下。病例例1:男,72岁,排尿困难十余年,曾做前列腺扩张术,术后一月排尿困难复现,服用保列治6个月无效,IPSS评分:35分,B超示:前列腺3cm×3cm×2cm,回声较粗;残余尿400mL;双肾重度积水。开放手术腺体分块剥离8克。病理报告:符合前列腺增生症。术后三月再次出现排尿困难,IPSS评分32。后行TURP,随访四年,IPSS评分:3分。例2:男,53…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新型光敏剂CPD4和CPD6对小鼠S180移植肉瘤的光动力学疗效。方法:给昆明小鼠接种S180肉瘤,建立移植肿瘤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成7组(n=8),分别为CPD4和CPD6中、低剂量组,血卟啉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未经任何治疗组。尾静脉注射给药,给药后20min以波长670nm激光垂直照射瘤区20min(血卟啉组照射60min)。治疗后30d将各组小鼠断颈处死,取瘤称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做病理切片、常规染色,镜下观察形态学差异。结果:CPD4中、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4.5%,97.9%;CPD6低剂量组的抑瘤率为46.9%;血卟啉组的抑瘤率为55.8%.镜下观察各组切片形态学差异明显。CPD。低剂量组的疗效高于血卟啉组,亦高于同剂量CPD6组。CPD6低剂量组疗效与血卟啉组相近。结论:光动力学治疗对小鼠S180移植肉瘤有抑制作用,该研究可为生产治疗恶性肿瘤的新药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OPS3基因的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系HOS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COPS3 mRN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COPS3si)和阴性对照载体(Lenti-NC),并将其感染高表达COPS3基因的人骨肉瘤细胞系HOS.实时定量PCR检测COPS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COPS3的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HOS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实验检测HOS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转染Lenti-NC的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48h后Lenti-COPS3si组COPS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降低,转染48h后,Lenti-COPS3si组HOS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的迁移能力下降(P<0.05).结论 慢病毒载体Lenti-COPS3si可以特异性抑制骨肉瘤细胞系HOS中COPS3的表达,并显著降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此技术有望成为抑制骨肉瘤生长和转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腰椎滑脱的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入路影像解剖学特点.方法 将40例门诊腰痛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按照是否存在腰椎滑脱分为腰椎滑脱组(均确诊为L4椎体Ⅰ~Ⅱ度退变性滑脱,20例)和非腰椎滑脱组(20例).在腰椎MRI的L4~5椎间隙中央层轴位T2加权像上辨识左侧腰大肌、左侧腹主动脉、左侧腰交感干、节段动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通道下经多裂肌间隙单边椎弓根钉固定减压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6例,本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37—49岁,平均43.5岁,应用可扩张微创手术系统(Quadrant系统)~((图1)),对18例单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经椎旁多裂肌间隙入路单边椎弓根钉内固定,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后通过X线及CT观察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采用微创切口,长约3.2-4.3cm,平均3.7cm,术中出血约100ml-220ml,手术时间平均约65mm。随访6-11月,无断钉等情况,均获骨性融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状况。结论: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单边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好、创伤小、出血少,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12诊治的128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61例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67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比较2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椎体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结果1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12.4个月,平均12.2个月。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ODI指数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单节段胸腰段椎体骨折可以明显减少创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8.
骨肉瘤是源于间叶组织以能产生骨样组织的梭形基质细胞为特征的恶性肿瘤,占原发性骨的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手术、放疗以及化疗水平的提高,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明显提高,但仍有大部分患者死于肺转移.骨肉瘤的肺转移涉及一系列过程,包括肿瘤细胞从原发瘤成功地进入循环系统、在循环系统的存活、定居转移灶、浸润周围的组织、转移灶肿瘤血管的生成、肿瘤的生长等[1].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中,后外侧植骨融合与非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46例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一未植骨组、B组一植骨组)进行治疗,对比术前、术后及随访时伤椎后凸畸形角(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anterior vertebral height,AVH)的变化。结果随访时间18—26个月,平均20个月。无固定失败病例。A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小于B组,两组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的Cobb’S角、AVH相对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非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与行后外侧融合的疗效相似,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