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筛选出HBsAg或HBeAg阳性孕妇产前检测HBV-白蛋白受体滴度并对其分娩婴儿随访观察母婴传播机率。23例HBeAg阳性组中有18名婴儿慢性携带HBsAg(78.26%),17名HBV-白蛋白受体滴度为1∶100者中有15名婴儿慢性携带(88.23%),其中1∶1000滴度9名婴儿慢性携带为100%。结果表明HBV-白蛋白受体是一项比HBeAg更能反映传染性的检测指标,是目前研究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和考核乙型肝炎疫苗阻断传播效果的最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2.
对上海市南市区1986年出生并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了9年的血清学随访。这些儿童乙肝疫苗的免疫量为母亲乙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给予三剂20μg,阴性者给予三剂10μg,其中母亲HBsAg阳性者约占6.16%。免疫后1-9年内各次随访的血清HBsAg阳性率在1%以下波动,没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免疫后第9年共检测468例血清,无1例HBsAg阳性,大大低于免疫前本底对照5-  相似文献   
3.
过量蛋氨酸对大鼠肝、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观察了过量蛋氨酸对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基本饲料为大米,添加小量黄豆,蛋白质水平12%。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蛋氨酸添加组,2.0%蛋氨酸和3.0%甘氨酸添加组。4周后实验结果表明,过量蛋氨酸使大鼠生长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提示过量蛋氨酸的毒性可引起鼠肝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添补甘氨酸能改善大鼠生长,但未能使鼠肝LPO与SOD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反之,添加过量蛋氨酸,或添补过量蛋氨酸和甘氨酸,大鼠脑组织的LPO与SOD水平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说明过量蛋氨酸的毒性并未影响鼠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应用国产甲型肝炎(下称甲肝)减毒活疫苗采用整群随机分组方法进行流行病学效果考核,经一年半时间观察,疫苗组发病率为15.91/10万(5/31421),对照组为95.92/10万(30/31277);而接种组中拒(漏)种的2081人中,发病1例,发病率为48.05/10万,对照组误种760人中则无病例发生。外对照的714461人中,发病644例,发病率为90.14/10万。外对照人群、对照组、接种组拒(漏)种人群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接种组发病率与以上三组人群发病率比较,保护率分别为82.35%、83.41%和66.89%,而与对照组的误种人群比较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了过量蛋氨酸对大鼠大脑大脑额叶、颞叶和下丘脑等脑区以及大鼠肝细胞L-[^35S]Met掺入的变化。实验分三组,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基础饲料添加0.2%DL -蛋氨酸为适量蛋氨酸组,基础饲料添加2.0%DL-蛋氨酸为过量蛋氨酸组,饲养21天,断头杀鼠取上述组织作离体L-[^35s]Met核素标记。结果表明大鼠进食添加2.0DL-蛋氨酸饲料,鼠脑额叶及颞叶脑区[^35S]Met掺入量与对照及适量蛋氨酸  相似文献   
7.
以HBsAg、HBeAg阳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婴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和婴儿疫苗免疫成功两组孕妇分娩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进一步用定群方法研究母亲HBV-DNA含量与其婴儿免疫后HBsAg持续携带率的关系,证实孕妇血清HBV-DNA高含量是婴儿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根据孕妇血清HBVDNA含量可预测婴儿常规疫苗免疫失败的危险度。为改进乙型肝炎免疫减少免疫失败比例提供指针。  相似文献   
8.
非放射性的生物素(Biotin)和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乙肝病原基因探针(Bio-HBVDNA和Dig-HBVDNA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最低检出值分别为1pg和0.5pg。320份血清检测了HBVDNA和HBeAg,并与α-_(32)P标记的探针检测结果相比较,它们的特异性分别为96.5%、98.1%和88.9%;灵敏度分别为81.7%、86.7%和61.7%;符合率则为93.8%、95.9%和83.8%。应用Dig-HBVDNA探针,作斑点杂交试验,在乙肝患者血清、白细胞、尿、粪、唾液以及旅客列车的桌面、车箱门把手、厕所门把手和水笼头上,均可检得阳性结果。我所研制的非放射性乙型肝炎病原基因诊断试剂,为科学研究和临床检测提供了极为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新生儿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的远期效果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方法 对上海市南市区1986 年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至少隔年随访一次,抽血检测HBsAg、抗- HBc 和抗- HBs。在第5 年,对同年出生但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邻近行政区儿童进行调查,以此作为外对照计算疫苗的远期保护效果。结果 11 年HBsAg 阳性率在0 .46 % ~0.98 % 之间,平均0.70 % (25/3 578) ,大大低于免前本底对照和外对照,而且没有随免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的趋势。同外对照相比首针接种后5 年的保护效果为85 .42 % (95% 可信区间:70 .11 % ~100% )。结论 新生儿首针接种后11 年内无加强免疫的必要,是否或何时加强,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0.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通常采用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Vero-E_6细胞系)或人肺癌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传代细胞(A_(549)细胞系)增殖,但二者均为传代细胞。且A_(549)细胞乃来源于人的肿瘤组织,不宜用来制备疫苗。我们试将EHFV培养于原代地鼠肾单层细胞,获得了成功。 将EHFV76-118株的10%乳鼠脑悬液,按营养液1/10量接种于已长成单层的地鼠肾细胞,37℃吸附2h后,奔去接种浓,加含2%小牛血清的含糖Hank's液为维持液,置37℃温箱中孵育。从第3d开始,每天用直接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片,持续至接种后第13d,每次检查均能在细胞浆中观察到特异性EHFV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