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评价ABCD3-Ⅰ评分结合经颅多普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09月至2017年09月期间,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入院的患者,计划入选100例.入选标准:患者突发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且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24 h,症状均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套神经科分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入组患者住院时间不少于7天,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行TCD检查及ABCD3-Ⅰ评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本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排除住院时间少于7天者,排除意识不清者,排除最终确诊为脑卒中者,排除非脑血管事件者,排除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者,排除未完成TCD检查ABCD3-Ⅰ评分调查或病史资料不完全者.结果:在经过ABCD3-Ⅰ评分并结合经颅多普勒观察后,发现高危组患者在第二天、第七天、第三十天、第九十天内发生终点事件脑梗死的几率明显高于中、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3-Ⅰ评分结合经颅多普勒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预后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和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在学习情境的设计上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基于工作过程,依托症状为载体,把临床典型工作任务融于学习情境中,使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贴近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结合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为以“突出实践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快速适应临床工作并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前庭性偏头痛3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结果及冷热试验、颈肌性前庭诱发电位检查(cervical vestibular myogenic potential, cVEMP)、摇头试验结果,并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低频听阈异常、高频听阈异常与声导抗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冷热试验、cVEMP、摇头试验结果异常或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庭性偏头痛34例前庭症状持续时间:1 min为2例(5.9%)、1~5 min为6例(17.6%)、5 min~1 h为7例(20.6%)、1 h~1 d为15例(44.1%)、1 d为4例(11.8%)。前庭性偏头痛34例均出现眩晕,发作时伴随症状包括偏头痛21例(61.8%)、畏光18例(52.9%)、畏声17例(50.0%)、视觉先兆12例(35.3%)。结论前庭系统作为人体重要空间感知器官,对维持人体正常姿势与保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前庭功能损伤可加重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并增加其并发症发生,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IH)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脑脊液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对12例PIH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头颅CT及MR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IH好发于30~40岁,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为100%。腰椎穿刺脑脊液鹾力低于60mmH2O(1mmH2O=0.0098kPa),严重者为负压,多数患者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头颅CT显示脑室狭小,头颅MRI增强扫描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局部脑组织移位,基底池狭窄,为可逆性。结论体位性头痛与MRI增强扫描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为PIH的特征性改变,其可逆性可与其他疾病鉴别,脑脊液漏可能为PIH的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4年9月入住我院的14例缺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头颅CT和(或)MRI特征。结果脑分水岭区最易受体循环低血压或有效循环血量的影响,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排血量减少,导致脑灌注量减少而发生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结论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易合并分水岭脑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神经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血栓形成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血栓形成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纳入脑梗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纳入对照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再将脑梗组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亚组。检测各组Hcy、NSE、hs-CRP、vWF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梗组的Hcy、NSE、hs-CRP、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患者的例数分别是46例、40例、34例;中、重度亚组的Hcy、NSE、hs-CRP、vWF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亚组(P<0.05);重度亚组的Hcy、NSE、hs-CRP、vWF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度亚组(P<0.05);Hcy、NSE、hs-CRP、vWF水平与血栓形成致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栓形成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NSE、hs-CRP、vWF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对血栓形成致急性脑梗死疾病筛查以及病情评估可能有较好...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0岁,主因胸闷、憋气4 h双下肢无力、腰痛3 h收入干部病房治疗.入院前4 h因与人争吵生气后出现阵发性胸闷、憋气伴大汗,后憋气减轻,3 h前出现双下肢无力、腰痛且呈进行性加重,自觉双下肢麻木、胀痛、感觉减退.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不明确冠心病、血糖偏高病史.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取了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部 MRI 及 MRA 检查,以期对 MRI 及 MRA 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初步评估。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经最终确诊为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260例,同时误诊为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过 MRI 和MRA 两种方法进行诊断。结果:MRA 异常率在糖尿病病程0.5~5年,6~10年,11~15年均高于 MRI 异常率,其中0.5~5年,11~15年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病程逐渐延长,16~22年时,MRA 异常率与 MRI 异常率趋于一致。2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最终检查出215例,漏诊45例,误诊6例,筛查出非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24例,灵敏度为82.7%,特异度为80%,符合率为82.4%。2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最终检查出242例,漏诊18例,误诊3例,筛查出非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27例,灵敏度为93.1%,特异度为90%,符合率为92.8%。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符合率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MRA 组显著高于 MRI 组。特异度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诊断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 MRA 具有一定的优势,MRI 和 MRA 结合可同时检出脑实质梗死灶,并能够同时了解病变血管,是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探讨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特点.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55例(A组),非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B组),均行颅脑MRI和MRA检查.结果 (1)A组患者的再发性梗死、大面积梗死、多灶性梗死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大脑中动脉、椎动脉病变、多支病变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A组脑血管狭窄程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以多发性、再发及大面积硬死多见,其血管病变以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较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金属基质蛋白酶-10(MMP-10)和钙结合蛋白β(S100β)的血清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ACI患者135例为ACI组,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损伤亚组、中度损伤亚组和重度损伤亚组,以健康体检者122例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血清NSE、MMP-10、S100β的含量,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3种指标含量和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CI组的NSE、S100β、MMP-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ACI组中,随着NIHSS评分的增加,血清NSE、MMP-10、S100β含量随之增加(P=0.000)。ACI组中,血清NSE、MMP-10、S100β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46,P=0.032;r=0.62,P=0.017;r=0.79,P=0.025)。结论:血清NSE、MMP-10和S100β水平在ACI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