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娟  杨朋康  张家豪 《安徽医药》2015,19(12):2406-240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脂联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6月诊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以及TNF-α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升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效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表达水平升高,血清TNF-α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斑块积分降低更明显,且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TNF-α水平降低,而APN水平升高,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患者血浆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阵发性房颤、39例持续性房颤、43例永久性房颤患者及40例窦性心律对照者血浆中OPG、RANKL水平。结果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血浆中OPG、RANK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与阵发性房颤组相比血浆中OPG、RANKL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持续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G、RANKL与房颤的发生和持续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216例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不同脉压时冠心病发病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 1 6例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脉压 ( PP)与冠心病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1冠心病组在年龄、高血压病程和冠心病危险因素 (吸烟、饮酒、糖尿病 )暴露比例上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2根据脉压 PP<5 0 mm Hg,5 0 mm Hg≤ PP<80 mm Hg,PP≥ 80 mm Hg 3组间经方差分析 ,SBP,DBP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 )和 ( P<0 .0 5 ) ;而 MBP之间无差异 ( P>0 .0 5 )。随着 PP值增大 ,SBP逐渐增大 ,DBP逐渐降低。 3 3组间随着 PP值增大 ,冠心病的发生率随之增加 ,经卡方检验( P<0 .0 5 )。结论 :在中老年高血压病人中 ,随着脉压增大 ,SBP增大 ,DBP降低 ,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显著增加趋势 ,PP与冠心病发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心病及其等危征、代谢综合征等脂代谢异常的高危患者,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其血脂的影响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冠心病及其等危征、代谢综合征等脂代谢异常患者8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组(联合组)4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非诺贝特200 mg;单用阿托伐他汀组(单用组)42例,予阿托伐他汀10mg,共12月。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中TC、TG及联合组中LD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单用组LDL及联合组Lp(a)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HDL水平升高(P<0.05);治疗12月后两组TC、TG、LD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单用组Lp(a)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Lp(a)显著降低(P<0.01);单用组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HDL水平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6周后,联合组TC、TG、LDL、HDL、Lp(a)均与单用组有差异(P<0.01);治疗12月后,联合组TG、Lp(a)下降均优于单用组(P<0.01);联合组TC、LDL下降均优于单用组(P<0.05),HDL升高优于单用组(P<0.05)。横纹肌损害无明显差异(P>0.05);肝功能损害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安全有效,调脂作用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骨保护素(OPG)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10例CHF患者(CHF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OPG、RANKL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HF组血浆OPG水平[(135.91±41.83)ng/L]显著高于对照组[(90.13±29.0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血浆RANKL水平[(90.82±32.14)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9.78±20.1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YHA分级的增高,血浆OPG、RANKL水平升高(P<0.05),CHF患者血浆OPG、RANKL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33、-0.36,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OPG、RANKL水平升高与心功能损伤程度有关,血浆OPG、RANKL可能参与了CHF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08a(miR-208a)表达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关系。方法:连续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我科的152例急性STEMI患者纳入病例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根据发病48 h内是否发生急性心力衰竭(AHF)将病例组分为AHF亚组和非AHF亚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血浆miR-208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浆miR-208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Z=10.919,P=0.000)。AHF亚组血浆miR-208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AHF亚组(Z=9.573,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血浆miR-208a相对表达水平与BNP、hsCRP和cTnI均呈正相关关系(r=0.612,P=0.000;r=0.447,P=0.000;r=0.378,P=0.00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miR-208a相对表达水平是急性STEMI患者并发AHF的危险因素(OR=2.118,95%CI 1.127~3.982,P=0.007)。血浆miR-208a预测AHF的AUC为0.896(0.844,0.948),cut-off值为32.00,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4%和83.3%。结论:急性STEMI患者血浆miR-208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可能是并发AH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