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并发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伴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例乙肝肝硬化并发SPTCL伴HPS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T细胞受体(TCR)表型不同则该病的侵袭性、治疗反应性及预后明显不同,伴HPS者治疗效果不佳,生存期短。 结论 乙肝肝硬化并发SPTCL伴HPS罕见,早期骨髓形态学、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检测对确诊有重要意义,及早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尤为重要。早期诊断及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cytokine-induced killers,DC-CIK)治疗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生物治疗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6例结直肠癌患者信息,随访。在以性别、年龄、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接受手术的方式及是否接受靶向治疗为研究基础上,通过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重点探讨DC-CIK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接受DC-CIK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的预后;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是否接受DC-CIK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接受DC-CIK治疗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脾多肽组(脾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和对照组(单纯TACE),每组30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KPS评分)、免疫功能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RECIST 1.1标准)、KPS评分、免疫功能,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 脾多肽组的客观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63.3%(19/30),对照组为33.3%(10/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患者治疗后KPS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对照组免疫学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脾多肽组患者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o.05).脾多肽组与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3.3%、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多肽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40.0%,高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可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化疗的大量开展,继发性白血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笔者报道1例卵巢癌并发乳腺癌患者经化疗、放疗后出现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从初次化疗至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时间为37个月,起病急、生存期短。文献报道烷化剂、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铂类均易诱发继发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降低病死率、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溶血性疾病,以GPI-AP缺陷的异常造血细胞的出现为特征.临床表现是以与睡眠有关的、间歇发作性的血红蛋白尿为特征,可伴有全血细胞减少和反复血栓形成,其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塞,部分患者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近年来研究证实本病是造血干细胞PIG-A基因突变所致的克隆病.本文参阅近几年的文献,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克隆扩增机制的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根治性切除术后行辅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治疗对患者生存及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完成根治性切除术的ICC患者,按是否接受术后辅助性TACE,分为TACE组(术后接受辅助TACE)和非TACE组(术后未接受辅助TACE)。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肿瘤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用于评估独立的预后因素。Kaplan-Meier方法比较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总生存率(OS)。结果共有599例ICC患者纳入本研究,TACE组115例,非TACE组484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TACE组和非TACE组的1、3、5年OS生存率分别为67.0%、51.8%、36.6%和67.2%、48.5%、35.9%,两组患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29);TACE组的中位RFS时间要明显短于非TACE组(6个月 vs 11个月),TACE组和非TACE组的1、3、5年RFS生存率分别为32.3%、24.0%、18.8%,和46.1%、33.4%、2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6)。Cox回归模型显示,TACE组与非TACE组ICC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存在统计学差异(HR=1.51,95%CI: 1.151.96;P=0.0026)。结论I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性TACE不能延长ICC患者的总生存率,而且可能有增加ICC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张×,男,55岁,干部.1989年6月15日就诊。自诉:右手中指甲根桡侧数日前因木刺刺伤后,被雨水淋湿而感染,今肿至中指第三掌指关节处,灼热疼痛,不得屈伸,甲根部跳痛,甲部及甲下均有脓液淤积。用氦氖激光双管治疗机局部照射:甲根部,指尖腹部,每处照射10 min。每日2次,外涂碘酒,电流为16mA,距离为5cm,光斑直径为2 cm,治疗4天而痊愈。我们采用氦氖激光治疗机局部照射,未用任何药物,无痛苦,无副作用,收到显著效果。氦氖激光可改善甲皱微循环,促进微血管开放增多,血管直径增粗,血流加快。对  相似文献   
8.
IFN-α联合As2 O3对NB4细胞株VEGF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FN—α联合不同浓度As2O3对NB4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不同浓度的As2O3即0,0.1、0.5、1.0、2.0μmol/L及不同浓度As2O3联合IFN-α共10组,利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反应,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分析NB4细胞VEGF、Survivin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Survivin在未加药组阳性率为93.8%,VEGF在未加药组阳性率为82.4%。As2O3(≤1.0μmol/L)作用后VEGF表达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Survivin表达下降(P〈0.029)。2.0μmol/LAs2O3作用下两者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6;P=0.000);联合IFN-α组两者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0),分析两者呈正相关(r=0.8754)。结论IFN-α联合As2O3可降低VEGF、Survivin的表达,提示IFN可以降低As2O3对NB4细胞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胆系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多种肿瘤抗原刺激后进行扩增和培养,收获成熟DC制成疫苗进行皮内注射,同时联合自体CIK细胞静脉回输,观察85例胆系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 结果 85例胆系肿瘤患者经自体DC-CIK细胞治疗后,临床症状较前明显改善(P <0.05);临床疗效显著,完全缓解2例(2.3%)、部分缓解14例(16.5%)、疾病稳定54例(63.5%)及疾病进展15例(17.6%);免疫功能提高,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3+CD4+、CD3+CD8+、CD3+CD56+及CD4+/CD8+比值升高,而调节性T细胞降低(P <0.05)。至随访结束,58例患者死亡,2例失访,25例存活,中位生存期为16.5个月(95% CI:12.1~20.9个月)。 结论 自体DC-CIK细胞治疗是胆系肿瘤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少,但相关结论仍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程序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抗体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疗效。方法 选取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生物治疗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的18例晚期肿瘤患者,给予PD-1抗体静滴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经PD-1抗体治疗后,PR 5例、SD 7例、PD 6例,生活质量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至随访结束,共有5例死亡,2例失访,11例存活,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6个月(95% CI:1.8~3.3个月),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化验指标异常。结论 PD-1抗体是治疗晚期肿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少,临床耐受良好,但该结论仍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