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床资料32例病人,男16例,女16例;年龄34~74岁。均经胸片、CT证实为恶性肿瘤,26例经病理学证实。肺癌12例,原发性肝癌7例,乳癌5例,胃癌4例,直肠癌1例,胰腺癌1例,睾丸非何杰金淋巴瘤1例,黑色素瘤1例。根据TNM分期32例均为Ⅳ期。榄...  相似文献   
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1例化疗分析陈维刚1李长严2刘希光1于爱卿1雷炜1化疗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主要手段之一。顺铂(DDP)、阿霉素(ADM)、足叶乙甙(VP16)是目前临床治疗肺癌疗效较高的抗癌药。现将1992年6月~1996年6月我科...  相似文献   
3.
肺癌脑转移并不少见,而以尿崩症为首发者国内报道极少,现报道如下:患者李某,女性,42岁,于1990年1月因口渴、每日饮水4000~5000 ml 及多尿,在当地县医院中药治疗无效,于1990年2月转省级医院,诊断为尿崩症,按尿崩症治疗病情加重,伴有头痛。3月份颅脑 CT 示弥漫性转移瘤,同时胸片提示左肺周围型肺癌,于1990年3月转本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CDH8(protocadherin 8)基因在人胃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甲基转移酶1(Dnmt1)表达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取60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距癌组织5 cm以上),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CDH8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状态;以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PCDH8基因蛋白及Dnm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中PCDH8甲基化率为55.0%(33/60),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CDH8的甲基化率为3.3%(2/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P〈0.001),PCDH8甲基化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及TNM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P〈0.001)。PCDH8蛋白在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90.0%)明显高于胃癌组织(11.7%)(χ2=73.65,P〈0.001),Dnmt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的表达率(5.0%)(χ2=58.79,P〈0.001)。胃癌组织中PCDH8蛋白与Dnmt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44,P〈0.001)。结论PCDH8基因甲基化及Dnmt1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癌术后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药物拉米夫定结合胸腺肽治疗对HBV相关性肝癌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合并HBV感染的肝癌患者65例,分为对照组32例,单纯接受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组33例先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接受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清除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和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3年后HBV-DNA 清除率和HBeAg 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共56 例复发,其中治疗组27 例,对照组29 例。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3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1%、44.2% vs 90.9%、27.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拉米夫定结合胸腺肽治疗合并HBV感染的肝癌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肝功能,有利于清除病毒复制,提高生存时间,可作为HBV相关性肝癌患者术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对慢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8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组(治疗组40例).两组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的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门静脉内径、肝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门静脉流速(A/P)和脾脏厚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CⅢ、HA、Ⅳ-C水平及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降低(P<0.01),A/P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具有阻止和逆转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青岛市市立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共67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局限性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发生确切转移性病灶;28例转移患者中,伊马替尼治疗23个月后临床及影像学评价:部分缓解6例,稳定14例,病情进展8例,其中3例患者对伊马替尼耐药,治疗期间病情持续进展,追加剂量后病情仍未控制,后患者放弃治疗,33个月后临床及影像学评价:部分缓解6例,稳定14例,病情进展8例,其中3例患者对伊马替尼耐药,治疗期间病情持续进展,追加剂量后病情仍未控制,后患者放弃治疗,36个月后患者死亡。另5例患者在开始治疗66个月后患者死亡。另5例患者在开始治疗612个月内病情稳定,后出现病情进展,在追加剂量后未能控制病情,患者行姑息性手术部分切除进展病灶后继续行伊马替尼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能改善患者的愈后,长期使用伊马替尼的患者肿瘤复发率较低,且多数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对于高风险的GIST患者推荐手术结合伊马替尼长期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选择目前临床常用的保肝药物还原型谷胱甘肽与传统中医认为有强大保肝作用的虫草菌丝联用,观察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疗效果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小细胞肺癌(SCLC),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决定化疗在其治疗中占重要地位。1988年2月~1996年6月,我院及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SCLC病人42例,现将其化疗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2例病人中,男34例,女8例;年龄30~...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肺癌发病率的提高,有关肺癌心包转移的报道也日益增多。但大多数是根据尸检发现,生前能做出诊断者约4%左右。我院于1986年9月~1989年6月共收治肺癌123例,证实有心包积液者33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诊断依据:①33例心包积液患者,其原发肺癌均经细胞学和/或病理证实;②经B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