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癌的发生率、病因、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5例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癌的发生率为3.2%(45/1389);异期癌两癌发生间隔时间最短8个月,最长19年;间隔5年以上者62%(16/26);子宫内膜癌合并生殖器官恶性肿瘤53%(24/45),其中大部分为同期癌(19/24);合并乳腺癌16%(7/45);合并大肠癌11%(5/45)。先期癌的临床分期中、早期者87%,治疗均采用相应的根治性治疗,其中31%(8/26)有放疗史,23%(6/26)有化疗史。本组多原发癌的治疗,全部为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为63%。【结论】①必须警惕子宫内膜癌合并生殖器官、乳腺、大肠等器官多原发癌的发生;②子宫内膜癌合并多原发癌的病因可能与共同的胚胎来源、共同的雌激素受体、放射线、抗癌药物的使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腺鳞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影响子宫内膜腺鳞癌预后的相关因素 ,并划分高危人群。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1980年 1月 1日~ 1999年 12月 3 1日收治以手术或手术为主综合治疗的子宫内膜腺鳞癌患者 78例。应用Cox多因素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 ,建立预后指数 (prognosticindex ,PI)方程 ,根据预后指数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 ,计算不同危险组的期望生存曲线。结果 :患者 5年生存率为 61 1%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病理分期 (FIGO分期 )、病理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P <0 0 5。预后指数PI =1 0 89(FIGO分期 ) 0 970 (病理分级 ) 1 3 67(浸润深度 )。根据PI值将患者划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 ,3组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10 0 %、77 74%、0 ,P <0 0 0 1。 3组的 5年生存率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手术病理分期、肿瘤病理分级和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子宫内膜腺鳞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PI值计算简单 ,可根据PI值对患者进行合理化分层 ,为临床个体化治疗和预测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预防血瘀型产妇产后恶露不绝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分娩的血瘀型产妇12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服用自拟加味生化汤,对照组予缩宫素10 U肌内注射,空白组服用安慰剂(多维元素胶囊)。观察3组患者中医证候的改变,产后恶露不绝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空白组分别为75.0%、82.5%,观察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空白组产后恶露不绝的发生率分别为15.0%、32.5%、35.0%,观察组产后恶露不绝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空白组(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生化汤能有效预防血瘀型产妇产后恶露不绝的发生,能明显改善其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53和P21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关系。方法108例上皮性卵巢癌标本用于研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53和P21蛋白表达。结果P53(10w)和P53(high)病人的5a生存率分别为60.47%和29.43%,差异有显著性(P=0.0228)。P21(10w)和P21(high)病人的5a生存率分别为31.58%和47.14%,差异有显著性(P=0.0246)。P53(10w)并且P21(high)病人的预后明显优于其他病人(P=0.0013)。P53蛋白表达与P2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P53、P21蛋白联合分析是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子。结论联合分析P53、P21蛋白表达在判断上皮性卵巢癌预后上的意义优于单纯检测P53或P21蛋白表达,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不表达或低表达。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水平升高。Survivin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所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上调,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可能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uPA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uPAR蛋白表达.结果: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uPAR表达全部阴性.7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uPAR表达率为43.59%.Stage(Ⅰ Ⅱ)的uPAR表达率为35.5%,明显低于Stage(Ⅲ Ⅳ)的75.O%(P<0.05).高分化组(G1)、中高分化组(G2)、低分化组(G3)的uPAR表达率分别为28.9%、46.2%、7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中uPAR蛋白表达上调.uPAR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分期及癌细胞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它有可能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MMP-9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MMP-9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例正常卵巢组织、15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和89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MMP-9蛋白不表达或低表达.上皮性卵巢癌中,MMP-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高表达率为56.18%.MMP-9高表达与肿瘤晚期、瘤细胞的低分化、肿瘤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P均<0.05).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MP-9蛋白表达上调.MMP-9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生长和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能作为判断卵巢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腺鳞癌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影响子宫内膜腺鳞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在1980年1月到1999年12月共收治子宫内膜腺鳞癌104例,其中78例采用手术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本文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按FIGO1988年分期Ⅰ期22例,Ⅱ期17例,Ⅲ期30例,Ⅳ期9例,中位随访时间43.7个月(1-216个月)。总的5年生存率61.1%,Ⅰ、Ⅱ、Ⅲ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3.1%,87.2%,35.8%,0,病理分级G1、G2、G35年生存率100%,73.0%,34.1%(P=0.0003)。病灶侵及子宫内膜,浅肌层,深肌层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41.8%(P=0.0000)。COX模型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手术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内膜腺鳞癌总的预后较典型内膜腺癌差;但其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并不低,可见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手术病理分期,吸瘤的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是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动脉化疗加全身化疗有利于改善晚期患者的预后。其确切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与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道成  邓高丕  朱玲 《广东医学》2008,29(3):450-45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以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Survivin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状况,探讨它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39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39份异位子宫内膜及21份在位内膜为研究组;26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为对照组。Survivin蛋白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用TUNEL法检测。结果EM组在位及异位内膜增生期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子宫内膜水平(P<0.05)。EM组在位及异位内膜分泌期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子宫内膜水平(P<0.05)。EM组在位及异位内膜增生期凋亡指数(AI)分别明显低于同期正常子宫内膜(P<0.05)。EM组在位及异位内膜分泌期AI分别明显低于同期正常子宫内膜(P<0.05)。EM组在位及异位内膜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均与AI负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凋亡水平下降。凋亡水平的下降导致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生存和种植的能力增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Survivin蛋白表达上调是导致其凋亡水平下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益母生化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52例予口服益母生化汤,西药组53例予缩宫素肌肉注射及头孢拉定胶囊口服,均连续治疗7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子宫复旧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为92.30%,西药组为77.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子宫三径均值明显小于西药组(P<0.05)。结论:益母生化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