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腺鳞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划分高危人群。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80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收治以手术或手术为主综合治疗的子宫内膜腺鳞癌患者78例。应用Cox多因素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建立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方程,根据预后指数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危险组,计算不同危险组的期望生存曲线。结果:患者5年生存率为61.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病理分期(FIGO分期)、病理分级、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预后指数PI=1.089(FIGO分期)+0.970(病理分级)+1.367(浸润深度)。根据PI值将患者划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3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7.74%、0,P<0.001。3组的5年生存率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病理分期、肿瘤病理分级和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子宫内膜腺鳞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I值计算简单,可根据PI值对患者进行合理化分层,为临床个体化治疗和预测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腺鳞癌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影响子宫内膜腺鳞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在1980年1月到1999年12月共收治子宫内膜腺鳞癌104例,其中78例采用手术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本文对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按FIGO1988年分期Ⅰ期22例,Ⅱ期17例,Ⅲ期30例,Ⅳ期9例,中位随访时间43.7个月(1-216个月)。总的5年生存率61.1%,Ⅰ、Ⅱ、Ⅲ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3.1%,87.2%,35.8%,0,病理分级G1、G2、G35年生存率100%,73.0%,34.1%(P=0.0003)。病灶侵及子宫内膜,浅肌层,深肌层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41.8%(P=0.0000)。COX模型逐步回归结果表明手术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内膜腺鳞癌总的预后较典型内膜腺癌差;但其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并不低,可见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手术病理分期,吸瘤的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是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动脉化疗加全身化疗有利于改善晚期患者的预后。其确切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CNA及P2 7Kip1相互之间的关系 ,以及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4 7例原发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为一组 ,2 0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 ABC法 )对两组的PCNA、P2 7Kip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采用TdT介导的脱氧尿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法 )对两组的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 :4 7例食管鳞癌组织中 ,P2 7Kip1阳性表达率、平均增殖指数 (PI)、平均凋亡指数 (AI)、PI/AI均较正常食管粘膜组有明显差异 (P <0 .0 5 )。P2 7Kip1蛋白的表达及PI与食管鳞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的浸润深度以及临床分期有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的部位和病变范围无关。AI则与肿瘤病理分级有关 (P <0 .0 5 )。PI/AI比值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P2 7Kip1蛋白表达阳性组食管鳞癌术后五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表达阴性组 ;PCNA低表达组食管鳞癌术后五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 (P <0 .0 5 )。结论 :PCNA的异常表达状态能够较好的反映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能力 ,有一定的预后判定价值。增殖与凋亡的失衡贯穿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P2 7Kip1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缺失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浸润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腺鳞癌临床特征的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7年7月至2007年5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共收治51例子宫内膜腺鳞癌病人。结果①腺鳞癌占同期全部宫内膜癌的4.78%,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14.0%。②肌层浸润〈1/2与〉1/2的宫外转移率分别为26%和62.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腺癌分化程度与浸润肌层深度有关(P=0.035)。④Ⅰ期5a生存率85.7%,Ⅲ期5a生存率66.7%,而Ⅳ期2a生存率分别为33.3%。结论子宫内膜腺鳞癌临床特征与普通子宫内膜样腺癌无明显区别。分化程度和肌层浸润深度是影响其预后的重大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理分级1-2级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影响因素及与微囊性/伸长/碎片状(microcystic, elongated, and fragmented, MELF)浸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多证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01月至2017年06月于我院诊治病理分级1-2级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共266例,由高年资病理医生重新阅片,根据是否存在MELF浸润分为MELF组(40例)和非MELF组(226例),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及随访生存资料,采用多因素法评估盆腔淋巴结转移风险和5年无进展生存独立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评估MELF浸润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MELF组CA125水平、子宫颈间质侵犯比例、子宫肌层侵犯达1/2以上比例、盆腔淋巴结转移比例及脉管癌栓比例均显著高于非MELF组(P<0.05)。整体人群MELF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低于非MELF组(P<0.05);FIGOⅠ期和FIGOⅡ期患者中非MELF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MELF组(P<0.05);FIGOⅢ期患者中MELF组和非MELF组5年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术前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与预后营养指数(PNI)在子宫内膜癌(EC)手术切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 访时间 回顾性总结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病理确诊EC患者101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及术后放化疗,随 38~60个月,中位时间50.5个月。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获得术前血清A/G和PNI预测总生存率的曲线下面 积(AUC)和最佳临界值,并将患者分为低A/G组58例(<1.5)和高A/G组43例(≥1.5),低PNI组62例(<45.0)和高PNI组39例(≥45.0)。 分析A/G和PNI与EC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肿瘤直径、FIGO分期、病理分型和分化级别、治疗方式、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 血管间隙浸润)的关系,筛选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ROC曲线显示,血清A/G和PNI预测总生存率的AUC 值分别为0.802和0.856(P<0.05),约登指数分别为0.742和0.739。低A/G组患者年龄、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血管间隙 浸润比高A/G组增加,低PNI组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低分化、放化疗比高PNI组增加(P<0.05)。单因素 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血管间隙浸润、分化级别、治疗方式、血清A/G和PNI是无进展生存率和总 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FIGO分期Ⅲ~Ⅳ期、肌层浸润深度≥1/2、淋巴血管间隙浸润、 A/G<1.5和PNI<45.0是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Kalpan⁃Meier曲线显示,低A/G组比高A/G组、低PNI 组比高PNI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术前血清A/G和PNI降低对预测EC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率 和总生存率有较好效能,其中A/G<1.5和PNI<45.0可作为指导临床早期评估EC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Li B  Wu LY  Li SM  Zhang WH  Zhang R  Ma SK 《癌症》2004,23(9):1085-1088
背景与目的: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但其中仅有少数因素对预后构成独立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子宫内膜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初治时行手术治疗的2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预后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并进行逐步筛查。结果:本组病例的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83.3%和84.3%。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受累、淋巴结转移、腹腔液性质、脉管瘤栓及附件转移与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有显著性相关(P<0.05),年龄、合并症因素与预后无显著性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后得出,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受累4个因素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均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临床分期仅对5年无瘤生存率有显著性影响(P<0.001),而对总生存率无显著性影响(P=0.074)。肌层浸润>50%者远处转移率(12.9%)明显高于≤50%者(0.6%)(P<0.001)。宫颈受累者的淋巴结转移率(21.1%)明显高于宫颈未受累者(3.6%)(P<0.001)。结论:FIGO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受累是子宫内膜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在估计预后方面,手术-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探讨ⅠB2~ⅡA2期子宫颈腺癌与腺鳞癌经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后的生存及复发情况,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4月—2011年10月50例ⅠB2~ⅡA2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接受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且术前均接受1次静脉化疗,宫颈肿瘤直径大于等于6 cm,给予阴道腔内放疗1次。回顾分析患者的生存及复发情况,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0例ⅠB2~ⅡA2期子宫颈腺癌和腺鳞癌患者中,随访期内死亡15例,2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是80.12%和72.2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68个月;2年和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是95.38%和73.56%,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宫颈间质浸润、宫旁浸润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最大直径缩短小于3 cm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而年龄、术后放化疗、淋巴管间隙受累分期、FIGO分期、是否保留卵巢和病理类型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放化疗后肿瘤直径缩小是宫颈腺癌和腺鳞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提高了ⅠB2~ⅡA2期宫颈腺癌和腺鳞癌手术切除率,而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放化疗后宫颈肿瘤最大径消退程度是宫颈腺癌和腺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1999年3月至2013年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诊断时中位年龄55岁,临床症状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或月经紊乱。49例患者术前子宫分段诊刮术病理示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腺鳞癌或子宫内膜腺棘癌。按FIGO分期(2009年),Ⅰa期27例,Ⅰb期7例,Ⅱ期7例,Ⅲa期3例,Ⅲb期2例,Ⅲc1期5例,Ⅲc2期2例,Ⅳb期1例。3年生存率8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总生存时间(OS)与FIGO分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卵巢转移、术后放疗和/或化疗有关(P均<0.05)。结论:FIGO分期、卵巢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术后放疗和/或化疗是影响子宫内膜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早期接受治疗可改善其预后,对于手术后病理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补充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和/或盆腔外照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蛋白磷酸酶2A(CIP2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EAC)及同期行门诊刮宫术获取的4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NE)组织标本。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EAC和NE组织中CIP2A mRNA及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IP2A阳性表达情况。分析CIP2A在EAC和NE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IP2A不同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通过COX分析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IP2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中,EAC组织中CIP2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E组织(P<0.01)。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EAC组织中CIP2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NE组织(P<0.01)。CIP2A表达与EAC的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宫颈管受累情况、p53表达及Ki-67增殖指数有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EAC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92.0%、总生存率为88.0%;CIP2A表达、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附件转移、脉管内癌栓及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及脉管内癌栓是影响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IP2A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呈高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下降相关,并非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子宫内膜家族史、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 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各组生存率曲线分布比较,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为2-13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52.4个月,因子宫内膜癌死亡者24例(21.8%)。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4%、85.5%、78.2%。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治疗方式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治疗方式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miR-367表达水平,并探讨不同病理分期、组织分化、肌层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及脉管浸润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分别收集了6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5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运用定量real-time PCR检测miR-3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表达量的差异,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iR-367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之间发现miR-367存在显著差异性表达,其中占85.25%的子宫内膜癌组织miR-367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0.05);在子宫内膜癌病例中,miR-367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分期(FIGO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肌层浸润深度三种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存在着统计学联系:miR-367低水平表达的病例通常表现出分化程度更低(P=0.001<0.05)和对肌层浸润程度更深(P=0.000 3<0.05)的特点.与年龄、淋巴转移、脉管浸润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统计学分析,还得出在FIGO分期Ⅲ-IV期子宫内膜癌病例中miR-367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FIGO分期I、II期内膜癌(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367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miR-367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参数中的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肌层浸润深度有统计学差异,并且它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发生及发展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3.
PURPOSE: Endometrial carcinoma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y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 Recognized prognostic factors include FIGO stage, histologic grade, depth of myometrial invasion, and age. Although determination of these factors may seem clear and reproducible, the histologic grade has recently been the subject of debat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long-term outcome and predictive factors in endometrial carcinoma was conducted, focusing on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umor grade.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253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Stages I to III, who were treated between 1984 and 1993. The histologic slides were reviewed and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stage, age, myometrial invasion (depth and pattern), tumor grade, and histologic subtype was analyzed. The end point was cancer-specific death; the median follow-up time was 11.7 years. RESULTS: The actuarial 5- and 10-year cancer-specific survival rates (CSS) were 85% and 82%, respectively. Five-year vaginal and/or pelvic recurrence and distant relapse rates were 7% and 15%.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stage, pattern of myometrial invasion, tumor grade, and age wer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At pathology review, a shift from Grade 2 to Grade 1 was seen in 112 of the original 144 Grade 2 (78%).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CSS between Grade 1 and Grade 2 (94 vs. 90% for original grade and 92 vs. 95% for grade after review), whereas Grade 3 was found to be a significant adverse prognostic factor (p < 0.001). CONCLUSIONS: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were stage, pattern of myometrial invasion, tumor grade, and age. Systematic grading led to a considerable shift from Grade 2 to Grade 1. However,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between Grade 1 and 2, whereas Grade 3 was a major adverse prognostic factor. A two-tiered grading system, instead of the currently used three-tiered system seems preferable, because it has a better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outcome and is expected to have less interobserver variabili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均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88例。并根据其年龄将其分为A组(≤35岁)35例,B组(36~45岁)53例,对2组患者的生存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对患者的预后因素中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附件转移、腹腔细胞学、雌孕激素受体等7个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附件转移、腹腔细胞学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P均<0.05)。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雌激素受体阴性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受体对患者预后无影响(P>0.05)。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术后放疗、化疗、孕激素治疗三者3年生存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未接受治疗患者3年生存率为57.14%,低于接受放疗、化疗、孕激素治疗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其发生与雌激素有关,尤其是≤35岁者,高危因素少,预后较好。对于早期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或卵巢。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核心,早期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是提高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92例卵巢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时间,应用Log-rank法进行组别间生存率差异检验,采用OR值对各因素间进行危险度分析.结果:年龄、手术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瘤的大小以及术后化疗疗程数是卵巢上皮癌的预后生存指标.以FIGOⅠ期患者的死亡风险为1,则Ⅱ期、Ⅲ期、Ⅴ期的死亡风险分别为Ⅰ期的3倍、14.7倍、21.8倍;以术后残余瘤直径≤2cm患者的死亡风险为l,则残余瘤直径>2cm的患者的死亡风险为残余瘤直径≤2cm患者的死亡风险的80.7倍;化疗疗程数<6疗程的死亡风险为≥6疗程的2.3倍.以高分化患者的死亡风险为l,则中、低分化的死亡风险分别为高分化的2.4倍、3.8倍.结论:FIGO分期,首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余瘤的大小、化疗疗程数、病理分化程度是卵巢上皮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因此尽力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术后辅以正规、足程的化疗是提高卵巢上皮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原发浸润性阴道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80-2007年本科治疗的83例原发浸润性阴道癌患者资料,其中体外照射+腔内后装治疗65例,单纯后装治疗7例,单纯外照射11例;31例联合化疗(8例经髂内动脉插管的导管化疗,16例静脉化疗,7例同步化放疗).FIGO分期Ⅰ期19例,Ⅱ期31例,Ⅲ期25例,Ⅳ期8例.病理类型鳞癌53例,腺癌22例,腺鳞癌2例,未分化癌1例,透明细胞癌2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3例.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39例,中+低分化44例.总中位照射剂量为75 Gy,剂量≥70 Gy者51例.结果 随访率为89%,随访满3、5年者分别为35、31例.总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42%.单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x2=11.30,P=0.010)、病理类型(x2=5.76,P=0.016)、病理分级(x2=5.76,P=0.016)、肿瘤大小(x2=4.81,P=0.020)、肿瘤部位(x2=23.50,P=0.000)、是否腔内联合体外照射(x2=29.76,P=0.000)对预后有影响,而多因素分析仅显示FIGO分期(x2=5.93,P=0.015)、肿瘤大小(x2=8.48,P=0.004)对预后有影响.10例患者出现严重放射晚期副反应.28例患者治疗失败后再治疗的3年生存率为14%.结论 早期原发浸润性阴道癌放疗有效,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对预后有影响,化疗联合放疗的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In 221 patients with FIGO stage I and II endometrial carcinoma, the impact on survival of age at diagnosis, menopausal status, FIGO stage, myometrial invasion, tumor grade and histology was evaluated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At a median follow-up of 50 months (range 45-210), 42 patients had died, and therefore overall survival was 81% (179/221).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menopausal status and histology did not influence survival, whereas FIGO stage, myometrial invasion and tumor grade were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s.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umor grade had a significant and independent impact on survival and confirmed that FIGO st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 influencing surviva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LGR5)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2例,分别取癌组织、癌旁组织并检测LGR5表达情况,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2例,作为息肉组。比较受检者的LGR5表达情况,并分析LGR5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COX多因素回归性分析明确LGR5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LGR5在癌组织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87%,高于息肉组、癌旁组织组的24.19%、1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GO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有远处转移、有淋巴脉管浸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LGR5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性分析发现,FIGO分期、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淋巴脉管浸润与LGR5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LGR5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临床可将LGR5作为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的辅助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宫颈腺鳞癌83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Yan M  Zhang YN  He JH  Huang H 《癌症》2008,27(9):956-961
背景与目的:宫颈腺鳞癌是宫颈癌特殊的病理类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凶素的分析报道比较少见.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来探讨宫颈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82年11月至2006年5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住院治疗的经病理确诊的83例宫颈腺鳞癌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病例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7个月,中位无瘤牛存时间为43个月.5年生存率为74.0%,复发率为30.1%(25/83).淋巴结阳性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和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58个月和54个月,淋巴结阴性患者分别为37个月和21个月,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和P<0.001).肿瘤直径>4 cm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为47个月.直径≤4 cm患者为16个月,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5).淋巴结转移与FIGO分期、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相关.保留卵巢患者的复发率为33.3%(3/9).结论:对于宫颈腺鳞癌,淋巴结转移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术后辅助外照射治疗可以改善生存时间和延长无瘤生存时间.肿瘤直径>4 cm是无瘤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尚不能确定保留卵巢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