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蛋内膜贴补治疗早期外伤性鼓膜穿孔76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鸡蛋内膜贴补治疗早期外伤性鼓膜穿孔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用鸡蛋内膜对大、中、小型早期外伤性鼓膜穿孔实施贴补治疗,与传统方法治疗早期外伤性鼓膜穿孔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大穿孔18耳,愈合13耳,愈合率72.22%,对照组大穿孔8耳,愈合1耳,愈合率12.5%;实验组中型穿孔38耳,愈合36耳,愈合率94.74%,对照组中型穿孔17耳,愈合10耳,愈合率58.85%;实验组小型穿孔20耳,愈合率100%,对照组小型穿孔9耳,愈合率100%。结论:贴补治疗法对早期大、中型鼓膜穿孔的疗效显著,对早期小型穿孔的疗效与保守治疗法的疗效相比无明显差异,因此,早期外伤性大、中型鼓膜穿孔均应及早实施贴补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木蓝山豆根的主要来源植物之一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根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NMR谱数据及与对照品共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花木蓝根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cibarian(Ⅰ)、hetranthin A(Ⅱ)、3-硝基丙酸乙酯(Ⅲ)、6-氧-丙烯酰基-2,3-二-氧-(3-硝基丙酰基)-α-D-葡萄吡喃糖(Ⅳ)、2,3,4,6-四-氧-(3-硝基丙酰基)-α-D-葡萄吡喃糖(Ⅴ)、coronarian(Ⅵ)、corollin(Ⅶ)、3-硝基丙酸(Ⅷ)、豆甾醇-3-氧-葡萄糖苷(Ⅸ)、胡萝卜苷(Ⅹ)、β-谷甾醇(Ⅺ)、羽扇豆醇(Ⅻ)、白桦脂酸(ⅩⅢ)。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花木蓝根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Ⅳ、Ⅷ、Ⅸ、ⅩⅢ为首次从花木蓝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Ⅲ~Ⅷ可能为引起花木蓝根毒性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手术治疗脾亢门静脉高压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21年4月为1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及断流术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0例手术顺利完成,2例中转开腹。1例术中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造成膈肌损伤,行腹腔镜膈肌修补及胸腔闭式引流术。手术时间120~280 min,平均(215.0±52.1)min,其中切脾时间80~130 min,平均(107.0±16.4)min;断流时间40~90 min,平均(63.8±18.5)min;取脾时间30~80 min,平均(54.0±14.3)min。术中出血量50~1 000 mL,平均(400.0±245.9)mL。术前患者均放置胃管,于术后24 h内拔除。术后2~4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4~12 d,平均(9.8±2.1)d。术后发热(T>38.5℃)2例,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12例术后血小板均升高,1周左右达峰值,均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1例于术后1周超声检查发现门静脉血栓形成,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1个月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弥漫性大肠非特异性炎症,有复发、缓解、反复发作的特点。病变以粘膜为主,常有糜烂和浅溃疡形成。临床症状为腹泻、粘液脓血便和不同程度周身症状,如病程长,严重可累及全结肠者易有癌变倾向,治疗比较困难。我院在3700例结肠镜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粮食作物中T-2与HT-2毒素的高灵敏度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方法。方法染毒的粮食样品以柱淋洗方式用甲醇提取后,采用C18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再经七氟丁酰咪唑衍生化后,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上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在染毒大米、小米、糯米和玉米样品中,T-2与HT-2毒素在0.5~100μg/kg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最优分析条件下,两种毒素的最低检出限均在0.05~0.5μg/kg。在2、30、60μg/kg 3个加标浓度下,T-2与HT-2毒素的方法回收率均在47.2%~110.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各类粮食样品中T-2与HT-2毒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我们把我院 1997- 0 1~ 2 0 0 1- 0 2经电子肠镜检查及病理证实的大肠癌 41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以便为大肠癌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45例 ,女 171例 ,男女之比为 1.4∶ 1。年龄 2 0~ 83岁 ,平均 5 3.1岁。其中 35岁以下青年患者 48例 (11.5 % ) ,36~5 9岁中年患者 2 2 8例 (5 4.8% ) ,6 0岁以上老年患者 140例(33.6 % )。病程 15 d~ 3a。粘液血便 30 9例 (74.3% ) ,贫血 2 16例 (5 1.9% ) ,腹泻 2 0 9例 (5 0 .2 % ) ,腹痛 183例 (4 4.0 % ) ,大便习惯改变 148例 (35 .8% ) ,里急后重 10 7例 (2 5 .7% ) ,腹部包块5…  相似文献   
7.
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合并胆囊息肉1例河南省驻马店市159医院463000任占武,李春正患者,女,43岁。主诉上腹部不适,灼热感,反酸疼痛6个月,饭后加重,家族有消化道息肉病史。纤维胃镜检查:贡门至幽门粘膜间有大小不等的息肉弥漫生长,大者约20~30mm...  相似文献   
8.
胃粘液囊肿内镜误诊1例报告李春正,任占武胃粘液囊肿极为少见,笔者在内镜检查中曾误诊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5岁。因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引起上腹疼痛,有时呈阵发性加重,前来我院就诊,X线钡餐检查见胃窦大弯侧有核桃大小密度减低影,边界光滑,诊断胃窦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牡荆属(VitexL.)多种植物为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所含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二萜类、环烯醚萜类以及植物甾体激素类等。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牡荆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具有调节激素水平、解热镇痛、抗炎、抗肿瘤、保肝、平喘、抗菌、抗氧化等多种作用。综述近年来牡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0.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弥漫性大肠非特异性炎症,有复发、缓解、反复发作的特点。病变以粘膜为主,常有糜烂和浅溃疡形成。临床症状为腹泻、粘液脓血便和不同程度周身症状,如病程长,严重可累及全结肠易有癌变倾向,治疗比较困难。我院在3700例结肠镜检查中发现溃疡性结肠炎212例,占被检6%,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00例,获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