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1篇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生脉逐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运动耐量、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 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194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每组各97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医药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脉逐瘀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运动耐量、NT-pro BNP及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患者给予生脉逐瘀汤辅助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7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6.29%(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Lee氏心衰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中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中药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NT-pro 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中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中药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两组LVESD、LVESV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中药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生脉逐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和心功能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90~1993年采用灭滴灵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4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反复血便,混有脓或粘液,多次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找不到阿米巴,按细菌性痢疾治疗2~3周无好转。结肠镜检查见肠粘膜充血水肿,有散在小出血点,病变区粘膜较脆,触之易出血。或有0.1~0.3cm溃疡或溃疡融合成片,溃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ized radiography,DDR)在腰椎侧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1例患者的DDR腰椎侧位影像,使用图像后处理方法中多级图像对比增益法,又称“交响乐”功能(multi—scale image contrast amplification,MUSICA)进行后处理,同时取另81例患者进行普通X线摄影,由放射科经验丰富的医生、技师各2名对所有的腰椎侧位影像进行分析,采用常规影像质量评价指标评价两组的影像质量。结果(1)DDR腰椎侧位影像质量影像评分为13.00,普通X线影像评分为8.96,经非参数检验的配对符号秩和检验,依赖负秩计算的统计量(X^2=-7.88,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R腰椎侧位组明显优于普通平片组;(2)81例中DDR腰椎图像显示满意率为92.6%(75/81),普通X线平片显示满意率为61.7%(50/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9,P〈0.01)。结论与普通X线影像相比,DDR影像能更好的显示下部腰椎椎体、附件及周围软组织,可获得良好的图像,有利于放射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4.
兔坐骨神经挤压伤的MRI与SEP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和体感诱发电位以及两者结合在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4只兔按钳夹力的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左后肢为损伤侧,右后肢为对照侧,建立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于伤后1、2、4、8周行MR扫描,同时行双侧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损伤侧24条神经,有23条MR显示异常,诊断正确率95.8%,假阴性率4.17%(1/24);24条损伤侧坐骨神经,有22条SEP显示异常,诊断正确率91.6%,假阴性率8.3%(2/24)。MRI与SEP对神经损伤的正确诊断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RI与SEP结合起来,24条损伤神经均显示异常,诊断正确率100%。结论:MR与SEP检查可无创、准确地判断神经损伤,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神经损伤的正确诊断率,重复性好,可作为神经损伤的较好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岁,汉族,1987年11月12日左眼被扬起之十字镐打伤半小时入院。入院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光感,左眼上睑中部纵形裂伤8mm,结膜混合性充血,12:00角膜缘后巩膜裂伤3mm贯穿角膜至6:00角膜缘后4mm,伤口总长约18mm,整个伤口似绽开的西瓜,有泥沙,虹膜部分脱出,晶状体破裂混浊,部分脱出,玻璃体外溢,前房消失,虹膜面积血。X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浆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骨膜蛋白(periostin)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260例行PCI手术AMI患者,统计术后1年内MACE发生率,并根据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单因素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vaspin、periostin及Lp-PLA2对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260例AMI患者,在行PCI术后1年内MACE发生率为9.62%(25/260)。两组年龄、高血压病史、疾病类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入院血糖、肌酐、三酰甘油(TG)、发病至治疗时间(OTN)、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分级、vaspin、periostin及Lp-PLA...  相似文献   
7.
盐酸吡格列酮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盐酸吡格列酮胶囊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受试制剂盐酸吡格列酮胶囊和参比制剂盐酸吡格列酮片30 m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max分别为(1.9±0.5),(2.1±0.6)h;Cmax分别为(1 480.0±234.9),(1 436.5±206.4)μg·L-1;t1/2β分别为(6.0±1.4),(6.4±1.4)h;AUC0→24分别为(8 893.6±1979.9),(8893.2±1913.8)μg·L-1·h;AUC0→∞.分别为(9 706.4±2 394.5),(9928.3±2512.4)μg·L-1·h,盐酸吡格列酮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4±17.5)%.结论:经统计学分析,盐酸吡格列酮胶囊与盐酸吡格列酮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9.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老年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未发现异常。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在脑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较大价值。探讨帕金森患者与健康老年人脑灰质体积变化,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信息。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本院临床诊断帕金森病患者48例,纳入标准:除运动迟缓外,至少符合下列表现之一:1肌强直;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T2弛豫时间图(T2 mapping)技术评估兔坐骨神经放射性损伤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2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取一侧后肢坐骨神经行单次立体定向照射,照射剂量35 Gy,照射中心位于神经层面距腓肠肌后缘3 cm,照射野直径1 cm,照射体积约0.79 cm3,对侧为对照侧。所有兔于照射前、照射后1 d、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评价肢体功能变化,并行T2多回波及T2WI/SPIR序列扫描。扫描完成后于上述各时间点随机处死2只兔,取照射段坐骨神经行电镜检查。结果照射后1 d,照射段神经T2值明显升高,神经肿胀、T2WI/SPIR信号稍增高;照射后1个月T2值较1 d降低,接近正常水平,T2WI/SPIR上信号未见升高;照射后2个月起T2值进行性升高,并至4个月达高峰,T2WI/SPIR上2个月起神经及周围肌间隙出现小片长T2信号影,3、4个月异常信号逐渐加重并出现条索状短T2信号影。结论 T2值能较好地反映周围神经放射性损伤的急性改变,但它对于评价放射性损伤时神经的细微改变可能并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