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4例阳萎患施行了药物导阴茎海绵体造影。根据造影的X线表现,将阴茎静脉异常回流分为5型:背深静脉漏、脚静脉漏、肾线静脉漏、间静脉漏及混合静脉漏。目的在于提高手术疗效。讨论了阴茎静脉系统的解剂和罂粟碱在造影中的药理作用。我们认为此造影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静脉性阳萎具有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贲门癌高发病区,常规的钡餐造影(包括双对比造影等),仍是一个普遍采用而重要的检查方法,也是临床上首选的检查项目,在当前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由于该部位解剖、生理及正常变异较为复杂,且部位高,处于肋弓下。不能加压及触摸给检查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贲门癌高发病区,常规的钡餐造影(包括双对比造影等),仍是一个普遍采用而重要的检查方法,也是临床上首选的检查项目,在当前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由于该部位解剖、生理及正常变异较为复杂,且部位高,处于肋弓下,不能加压及触摸给检查带来困难,因之极易为检查者忽略而漏诊。这是一些作者与放射学工作者的共同体会和感觉。  相似文献   
4.
1904年德国放射科医师ALbevs—Sehonbere首先报告此病,故又称Aebers—Sehonbere氏病。1926年后有人称该病为石骨症。本病十分罕见,是骨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软骨钙化并持久存在,引起广泛骨质硬化甚至髓腔封闭,发生贫血。本病常为家族性约20%有血缘性,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疾病。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甲状腺滤泡细胞有关,该细胞可产生过多甲状腺磷钙素,导致石骨症。  相似文献   
5.
阴茎海绵体造影诊断静脉性阳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茎海绵体造影诊断静脉性阳萎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蚌埠233000)刘浩冀荣俊李尚前静脉性阳萎是指阴茎海绵体静脉异常回流而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在血管性阳萎中占72%[1]。笔者1988年8月~1992年6月行药物诱导阴茎海绵体造影24例,...  相似文献   
6.
在经过胆道手术的患者中有部分病人于术后若干时期时又出现右上腹部胀痛、消化不良、甚至有发热与黄疽,临床概以“胆道术后综合征”名之。其实这一综合征所包含的病理改变甚多,治疗方法也互异,一般临床检查(包括B超与X线),往往不能完全明确诊断。我院自开展ERCP检查以来,遇到四例胆道术后综合征,发现每一病例各有其独特的原因,去除病因后均告痊愈,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8.
在经过胆道手术的患者中有部分病人于术后若干时期时又出现右上腹部胀痛,消化不良、甚至有发热与黄疽,临床概以“胆道术后综合征”名之。其实这一综合征所包含的病理改变甚多,治疗方法也互异,一般临床检查(包括B超与X线),往往不能完全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CT引导行硬膜外腰椎间盘(简称盘外)胶原酶溶解术的操作方法,评价CT引导的价值,与X线电透引导比较优势。方法:对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CT引导下行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结果;本法疗效评定优良率87%,有效率97%。结论:当X线电透引导比较.CT引导:①定位精确,避免盲穿,减少组织损伤。②避免病人转动体位.防止穿刺针进科蛛网膜下腔或脱出硬膜外腔。③省去昂贵的非离子型造影剂和等待造影剂缓慢吸收的过程,避免降低脏原酶效价,缩短手术时间。④术可完全避免X线损伤。⑤扩大了CT介入治疗的范围。提高CT机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较多的血液参数.但仪器还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检验,针对仪器的一些异常参数还需要人工进行复检,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本科室2007年购进法国产ABX-MICROS60血液分析仪,该仪器性能参数:一次测定可以提供18项参数指标,分别给出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直方图,主要指标变异系数(CV)为WBC 1.2%,RBC 0.30%,血红蛋白(Hb)0.36%,血小板(PLT)1.89%,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0.49%.近4年来仪器运行正常,主要针对仪器的几项指标进行复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