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氯胺酮对内毒素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和呼吸氧爆发的影响.方法 腹腔内注射内毒素(10 mg/kg)复制脓毒症模型.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内毒素刺激组;内毒素刺激 氯胺酮(5 mg·kg-1·h-1)治疗组;内毒素刺激 氯胺酮(25 mg·kg-1·h-1)治疗组;内毒素刺激 氯胺酮(50 mg·kg-1·h-1)治疗组.在1、4、6 h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11b和呼吸氧爆发.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内毒素刺激后中性粒细胞的CD11b的表达和呼吸氧爆发明显增加(P<0.01).与单纯内毒素刺激组相比,使用氯胺酮治疗组CD11b表达和呼吸氧爆发明显减少(P<0.01).结论 氯胺酮抑制内毒素休克大鼠中性粒细胞的CD11b表达和呼吸氧爆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讨吸烟对丙泊酚麻醉下胃镜检查男性患者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行无痛胃镜检查男性患者80例,年龄40~50岁,ASAⅠ或Ⅱ级,按照吸烟与否分为非吸烟组(NS组)和吸烟组(S组),每组40例。静脉注射丙泊酚至BIS降至60及以下时停止首次给药;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且影响操作时或BIS64时追加丙泊酚0.5mg/kg,记录丙泊酚诱导量和追加例次,胃镜操作时间、苏醒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呛咳、喉痉挛等呼吸道不良反应和其它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S组丙泊酚诱导量明显高于NS组(P0.05),追加次数明显多于NS组(P0.05),S组出现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NS组(P0.05),S组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NS组(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吸烟增加了男性受检者的丙泊酚的用药量,及术中追加丙泊酚次数,同时呼吸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新型钙增敏剂左西孟旦(LS)通过增加细胞收缩蛋白对Ca2+的敏感性及K+通道的开放而兼有强心和扩血管作用.LS强心时不增加心肌耗氧,因此适用于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及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强心治疗.最新研究表明,LS具有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提示LS在感染性休克强心治疗可能有优势.本文主要就LS新近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左西蒙旦联合精氨酸加压素对猪脓毒血症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14只雌性猪麻醉后行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建立腹腔感染模型,动物随机均分为去甲肾上腺素(NE)组和左西蒙旦+精氨酸加压素(LS+AVP)组?当平均动脉压(MAP) < 60 mmHg时,NE组静脉泵注NE;LS+AVP组静脉泵注LS[0.4 ?滋g/(kg·min)]与AVP[0.57 mU/(kg·min)],必要时泵注NE以维持MAP在65~75 mmHg?记录模型建立前(基础值,T1)?休克时(T2,MAP < 60 mmHg)?休克后6 h(T3)及12 h(T4)时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乳酸(Lac)?血红蛋白浓度(Hb)?心输出量(CO),并计算动静脉分流率(Qs/Qt);记录两组动物休克发生时间?NE及液体需要总量;测定血浆中的TNF-?琢?IL-6?IL-10?NOax(一氧化氮代谢产物)及肺组织干湿比重(W/D)?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肺组织损伤程度及肺组织凋亡细胞数?结果:两组MAP?PCWP?休克发生时间?液体需要总量及Hb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NE组比较,LS+AVP组T4时MPAP?Qs/Qt?Lac?IL-6及NOax显著降低,SvO2及SaO2显著升高(P < 0.05);T3时HR?CO及TNF-?琢降低(P < 0.05)?LS+AVP组NE需要总量?肺组织MPO活性?W/D及细胞凋亡数及肺组织评分显著低于NE组(P < 0.05)?结论:与单独使用NE相比,LS联合AVP可改善脓毒血症猪急性肺损伤时的换气功能,降低MPAP并减轻肺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脓毒血症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血症模型,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均分为以下两组:CLP组及CLP+右旋美托咪啶组(分别于术前1h及术后1h和6h腹腔注射右旋美托咪啶40μg/kg)。CLP后24h测定血浆中的IL-6、IL-10、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及肺组织NF-κB活性;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计算氧合指数;检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CLP组相比,CLP+右旋美托咪啶组中血浆IL-6及HMGB1水平明显降低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MPO活性、W/D、NF-κB活性及病理学损伤也明显减轻(P<0.05)。两组中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旋美托咪啶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脓毒血症引起的ALI。  相似文献   
6.
等效剂量芬太尼、舒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诱发咳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芬太尼、舒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方法 315例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在5s内注入芬太尼2μg/kg(芬太尼组)、舒芬太尼0.2μg/kg(舒芬太尼组)、雷米芬太尼2μg/kg(雷米芬太尼组)。观察注药后2min内咳嗽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SpO2及咳嗽患者的SBP和HR变化。结果雷米芬太尼组咳嗽的发生率为54.3%,明显高于芬太尼组的33.3%和舒芬太尼组的30.5%(P0.01);雷米芬太尼组咳嗽的程度比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严重(P0.01)。咳嗽患者的SBP从基础值(128±12)mmHg升高至(139±16)mmHg(P0.01),HR从基础值(74±10)次/分增快至(87±16)次/分(P0.01)。给药2min内,59%的雷米芬太尼组患者因低氧血症(SpO290%)需面罩辅助通气,而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患者未发生低氧血症。结论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相比,雷米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更高,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RIPre)对老年小鼠神经认知功能及小胶质细胞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的影响。方法采用异氟醚麻醉+腹腔探查术建立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模型。15月龄老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缺血预处理组(RIPre组)、手术麻醉组(S组)和手术麻醉+缺血预处理组(S+RIPre组)。RIPre组和S+RIPre组于PND模型建立前行远隔缺血-再灌注,小鼠后肢血流阻断5 min后血液复流5 min,共重复缺血-复灌3次。术后第3天行旷场实验,第4、5天分别行条件性恐惧实验训练和测试。每组另外取6只小鼠于术后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术后第3天海马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和PSD95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术后第3天海马IL-6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S组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明显减少,僵直反应百分比明显降低,术后第3天海马IL-6浓度明显升高,PSD95蛋白含量明显降低,Iba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S组比较,S+RIPre组中央区域停留时间明显延长,僵直反应百分比明显增加,术后第3天海马IL-6浓度明显降低,PSD95蛋白含量明显升高,Iba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RIPre可减轻异氟醚麻醉手术诱发的老龄小鼠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RIPre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从而减轻对突触可塑性的损伤,并减弱海马神经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去甲肾上腺素(NE)联合左西蒙旦(LEVO)或多巴酚丁胺(DOB)对脓毒性休克猪的影响。方法:12只雌性猪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取自体粪便(1 g.kg-1)注入腹腔建立腹腔感染模型。当动物平均动脉压(MAP)<60 mmHg时,动物随机均分为NE+LEVO 0.4μg.kg-1.min-1组(LEVO组,n=6)和NE+DOB 10μg.kg-1.min-1组(DOB组,n=6)。调整NE剂量以维持MAP在65~75 mmHg之间。记录模型建立前(T1)、休克时(T2)、休克后6 h(T3)、休克后12 h(T4)的心率(HR)、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输出量(CO)、动脉血酸碱值(pHa)、乳酸水平(Lac);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及氧输送(DO2);测定血浆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NO代谢产物(NOax);记录NE需要量。结果:两组动物的体重、休克发生时间、NE需要量、MAP、MPAP、pHa、Lac、CO、IL-10、PaO2/FiO2、D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OB组比较,LEVO组T3及T4 HR显著降低(P<0.05),T3时TNF-α及T4时IL-6、NOax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与NE联合DOB相比,NE联合LEVO可降低脓毒性休克猪的HR,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神经外科头皮切开术中局部浸润注射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可引起血压下降,其可能机制为小剂量肾上腺素通过激动β2受体,引起外周阻力血管扩张.但小剂量肾上腺素可否引起容量血管扩张尚不清楚,本研究采取阻抗心动图(ICG)和中心静脉置管监测全身麻醉下神经外科手术中局部浸润注射肾上腺素引起平均动脉压(MAP)、外周血管阻力(SVR)和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文中评价依达拉奉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作用。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24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依达拉奉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依达拉奉30 mg,对照组给予等量等渗盐水。术前1 d及术后1 d采用意识混乱评估法对患者进行评估,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观察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急性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及POD发生率;于术前1 d及术后1 d测定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及S100β蛋白(S100β)表达水平。结果 2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围术期急性肺栓塞、心肌梗死及脑梗死发生率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PO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7%vs 30.3%,P<0.05)。2组患者术前血浆MDA、SOD、NSE及S100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术后1 d血浆MDA及NS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2±0.5)nmol/L vs(3.6±0.7)nmol/L,P<0.05]和[(6.3±2.2)μg/L vs(8.6±2.8)μg/L,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POD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