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68篇
  免费   5792篇
  国内免费   4425篇
耳鼻咽喉   1046篇
儿科学   1161篇
妇产科学   744篇
基础医学   5578篇
口腔科学   1385篇
临床医学   15703篇
内科学   9355篇
皮肤病学   1099篇
神经病学   3144篇
特种医学   44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4篇
外科学   9788篇
综合类   35179篇
预防医学   13820篇
眼科学   1640篇
药学   13562篇
  144篇
中国医学   14274篇
肿瘤学   3204篇
  2024年   582篇
  2023年   2084篇
  2022年   1765篇
  2021年   1666篇
  2020年   2042篇
  2019年   2236篇
  2018年   2508篇
  2017年   1504篇
  2016年   1968篇
  2015年   2207篇
  2014年   5635篇
  2013年   4638篇
  2012年   5399篇
  2011年   6093篇
  2010年   5972篇
  2009年   5978篇
  2008年   6121篇
  2007年   6183篇
  2006年   5802篇
  2005年   5984篇
  2004年   5531篇
  2003年   5059篇
  2002年   4196篇
  2001年   4184篇
  2000年   4346篇
  1999年   4059篇
  1998年   3540篇
  1997年   3465篇
  1996年   3250篇
  1995年   3201篇
  1994年   2783篇
  1993年   2211篇
  1992年   1940篇
  1991年   1847篇
  1990年   1514篇
  1989年   1395篇
  1988年   991篇
  1987年   876篇
  1986年   740篇
  1985年   662篇
  1984年   572篇
  1983年   545篇
  1982年   467篇
  1981年   448篇
  1980年   329篇
  1979年   216篇
  1978年   113篇
  1977年   69篇
  1965年   81篇
  1964年   7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治疗前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预后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142例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的最佳临界值,应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变量的预测价值。  结果  NLR、PLR、SII和LM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60、167.32、687.39和3.13。根据最佳临界值分别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高NLR、PLR和SII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及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均显著低于低值组中相应值,高LMR组mPFS及mOS较低LMR组延长。  结论  治疗前升高的NLR、PLR、SII和降低的LMR可能与接受靶向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调研江苏省公立医院编内及非在编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方法:对江苏省内公立医院发放调研问卷,收集数据整理后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法描述其运营概况、编内及非在编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运用公平理论分析公立医院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结果:江苏省公立医院编内人员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非在编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省属公立医院非在编人员占比最高;编内人员缴费基数及养老待遇均显著高于非在编人员;编内人员参加职业年金,非在编人员尚未建立年金计划。结论:树立底线公平理念,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改革完善非在编人员年金计划政策;建立健全参保成本财政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Thermo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测定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含量。结果:研究表明,不同批次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的含量差别明显,平均含量为1.236 5 mg·g~(-1),最低含量为0.368 7 mg·g~(-1),最高含量为2.500 7 mg·g~(-1),相差6.8倍。结论:建立了黑参中人参皂苷Rg_3含量的测定方法,对不同批次样品进行测定后发现,人参皂苷Rg_3含量差别明显,为黑参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面瘫复正散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三七、熟大黄、紫花地丁、厚朴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测定处方中人参皂苷Rg_1的含量,色谱柱为Aglient ZORBAX SB-C_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结果: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Rg_1进样量在0.832~4.992μg(r=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78%,RSD为0.5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面瘫复正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穴位埋线是长效针灸,是在传统针具和针法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针灸技术的发展和延伸,穴位埋线的核心技术是穿刺技术,穴位埋线的三大要素中,针具、埋藏物、穿刺技巧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针具的改进成功实现了穴位埋线疗法的第一次飞跃,埋藏物的改进成功实现了穴位埋线疗法的第二次飞跃,穿刺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穴位埋线疗法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单药在标准治疗方案失败晚期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设计,用PASS15 软件计算研究所需的样本量,从2017 年7 月到2018 年8 月入组标准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CRC患者52 例,给予阿帕替尼起始剂量750 mg或500 mg单药治疗;评估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随访评价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研究终点为PFS,次要研究终点为ORR、DCR、OS和安全性。结果:纳入研究的52 例CRC患者中45 例可以评价疗效及安全性,其均为既往接受过至少2 次系统性化疗的晚期CRC患者。疗效:完全缓解0 例、部分缓解5 例、疾病稳定30 例、疾病进展10 例,ORR为11.11%、DCR为77.78%;预后:45 例患者的中位PFS 为3.95 个月(95% CI=3.16~4.74),中位OS为10.3 个月(95% CI=5.70~14.90);3 级以上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6 例(13.33%),高血压5 例(11.11%),蛋白尿5 例(6.67%),转氨酶升高4 例(8.89%),腹泻3 例(6.67%),疲劳2 例(4.44%),出血1例(2.22%)。结论: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标准方案失败的晚期CRC患者具有潜在的临床获益,安全性事件总体可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诱发的急性接触性皮炎与慢性接触性皮炎皮损特点以及皮损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al stromal,tymphopoietin,TSLP)表达的差异性。方法选取三伏天接受穴位贴敷治疗哮喘且诱发急性或慢性接触性皮炎的患者20例,取皮分为急性接触性皮炎组(简称急性组)和慢性接触性皮炎组(简称慢性组),观察两组患者皮损特点及皮损组织中TSLP表达的差异性。结果急性组有大量的TSLP分布,弥漫性分布在表皮层(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以及真皮层血管周围;慢性组TSLP数量较急性组少,集中分布在表皮层的角质层、棘层以及真皮层血管周围。结论 TSLP在穴位贴敷诱发的急性接触性皮炎与慢性接触性皮炎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数量差异性,而分布部位差异性不明显。推测皮炎性质(急性或慢性)会影响穴位贴敷疗效,而TSLP可以作为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多生牙也称额外牙,发生率占恒牙列人群的1%~3%,发生于牙弓腭侧者约占85.2%、牙弓内占13.8%、唇颊侧区占1%[1],发生于上颌前牙区者约占98.24%[2]。本病例2颗多生牙萌出于患者右上颌第二、第三磨牙颊侧。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因"右上颌后牙食物嵌塞"于2013-09-25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检查:全身一般状况良好,口腔内牙齿咬合关系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为实施前,2018年1-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均选取50例外科ICU患者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实施前后外科ICU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观察。结果实施后外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人员素质、环境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及质量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ICU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总满意率为98.00%,明显高于实施前总满意率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质量控制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ICU病房护理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