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1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灌注氟脲苷(FUDR)同时联合草酸铂(OXA)静脉化疗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8例结直肠癌或胃癌肝转移患者,经肝动脉灌注FUDR,静脉输入OXA治疗2~6个周期.所有病例均行术前术后CT扫描评价治疗效果.随访44个月,评价疗效、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42.8%,中位生存时间(MST)为25个月,出现肝转移后的MST为15.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3%、67.8%和25.0%.结论采用新的化疗方案FUDR加OXA局部联合全身同时化疗安全有效,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  相似文献   
2.
化学疗法和化学预防是控制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而针对氧化性/亲电性胁迫的细胞防御机制对这两种手段中都有重要影响。这种细胞防御机制主要由代谢消除氧化性/亲电性物种的细胞保护酶和蛋白组成,而转录因子Nrf2调控着很多这些酶和蛋白的基础和可诱导表达,是协调细胞防御响应的枢纽。Keap1蛋白可以感受氧化性/亲电性信号,正常情况下与Nrf2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在氧化性/亲电性胁迫下,这种结合被破坏并导致Nrf2的激活和细胞保护酶/蛋白的表达。因此,Nrf2成为了化学预防药物的重要作用靶标。然而,在不同细胞环境下Nrf2的激活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后果。Nrf2对细胞不加区别的保护作用在癌症发生和癌细胞化疗耐药性中扮演了不受欢迎的角色。Nrf2信号的激活给癌变细胞以生长优势,也保护癌细胞免受化疗药物杀伤,导致不良的临床后果。从这方面而言,Nrf2信号的抑制剂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效果,也值得深入研究开发。而对Nrf2的调控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和了解,对化学预防和化学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1998-01/2005.12我科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131例,主要脏器功能正常,活动状态ECOG评分均0~2分.老年组70例患者中位年龄68(65~84)岁,非老年组61例患者中位年龄53(25~6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发病部位、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化疗方案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背景 与目的恶性胸腔积液是肺腺癌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之一,肺腺癌初诊时合并胸腔积液提示预后不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主要发生在肺腺癌患者中,不同亚型预后不同.初诊时不同亚型EGFR突变阳性合并胸腔积液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目前尚不明确,本...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居世界第一。研究发现运动处方是提高癌症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和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减轻癌症及其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但目前我国缺乏癌症患者的运动指南及运动处方,导致医护人员和患者在选择运动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基于此,本文对运动处方定义、运动在癌症治疗和预后中的重要作用及癌症患者运动处方制定与指南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癌症患者运动处方研究与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骨内单次注射辛伐他汀对小鼠乳腺癌肿瘤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小鼠乳腺癌原位模型,分别给予骨内单次注射辛伐他汀(50μg)或空白载体。α-SMA/CD31免疫荧光双染观察肿瘤血管的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覆盖率;尾静脉注射伊文氏蓝染料观察肿瘤血管渗透性;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内部HIF-1α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双染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辛伐他汀组肿瘤血管周细胞覆盖增多(P0.05);肿瘤组织内伊文氏蓝含量显著降低(P0.05),提示肿瘤血管渗透性减低,肿瘤血管趋于成熟;免疫组化显示肿瘤内部HIF-1α的表达水平降低,乳腺癌肿瘤组织缺氧改善。结论骨内单次注射辛伐他汀能够提高新生血管的周细胞覆盖,促进乳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不同背景学生的真实反馈,从而优化肿瘤临床药学高级临床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突出重点并寻找短板。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参加药学高级实践的临床药师共43人为调查对象,其中,本科为临床药学方向21人,本科为非临床药学(包括药事管理、药剂学、药理学等)方向22人;轮转科室>3个者23人,轮转科室≤3个者20人,评价其课程设置、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效果。结果 临床药学专业的本科生更希望获得临床思维的锻炼和提高(P=0.018),同时在静脉配置(P=0.001)以及临床试验数据解读(P=0.021)方面的学习积极性更高。轮转科室数量≤3个的学生对学习目标明确性(P=0.02)、学习量(P=0.014)的评分偏低。轮转科室数量>3个的学生在临床实践丰富度方面(P=0.015)的评分偏低。整体学生在临床思维、检验指标解读、不良反应处理能力方面相对薄弱。结论 不同专业背景及轮转经历的学生对课程设置及教学满意度有差别,实施分层教学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CD13抑制剂乌苯美司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53、PARP-1、Bcl-2、Bcl2-xL和Caspase蛋白水平;酶活性底物法检测CD13活性;Hoechst33342染色联合流式细胞术检测侧群细胞。   结果   乌苯美司单药对A549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乌苯美司(100 μg/mL)联合顺铂作用A549细胞24、48、72 h后,乌苯美司可显著增强8、16 μmol/L顺铂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P < 0.05),并呈时间依赖性,72h时,8、16μmol/L顺铂组和顺铂联合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62.06± 7.60)% vs.(27.92±5.84)%和(19.22±1.57)% vs.(0.67±0.42)%(P < 0.05);但对64 μmol/L顺铂的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影响(P>0.05)。16 μmol/L顺铂联合组细胞凋亡的比例明显增加(P < 0.05)。乌苯美司对P53、PARP-1、Bcl-2、Bcl2-xL及Capsize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但显著抑制A549细胞CD13活性和降低A549侧群细胞比例(P < 0.05)。   结论   CD13抑制剂乌苯美司体外条件下显著提高低剂量顺铂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可能成为CD13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顺铂的增敏剂。   相似文献   
9.
血液毒性(或称骨髓抑制)是癌症化疗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毒副作用,而转录因子Nrf2控制着包括骨髓在内的许多组织对化学刺激的敏感性。本文研究了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小鼠外周血细胞中Nrf2调控的基因表达和环磷酰胺(CTX)导致的血液毒性的影响。CTX处理导致了小鼠外周血有核细胞的凋亡和白细胞减少,伴随着骨髓造血细胞的动员。tBHQ处理则可以在体外和体内激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细胞中Nrf2信号和下游基因如血红素氧化酶1和谷胺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等的表达同时,tBHQ预处理可以减轻CTX导致的小鼠外周血有核细胞的凋亡和白细胞减少,说明Nrf2可能在减轻CTX血液毒性中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化疗所致血液毒性的了解,并提示Nrf2可能作为减轻化疗毒副作用的化疗保护剂的药物靶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激酶1(TAK1)Lys 63连接多聚泛素化在辐射导致的NF-κB激活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及其作用位点。方法 通过基因瞬时转染技术将FLAG-TAK1和HA-Ub-K63质粒共同转染至HEK-293T细胞,应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技术研究辐射对TAK1泛素化的影响;用稳定转染TAK1表达的HeLa细胞,证实辐射对TAK1泛素化的影响。通过免疫印迹技术,比较分析辐射对稳定转染TAK1 K158R的MEF细胞与TAK1野生型MEF细胞比较分析辐射对它表达IKKs、p38及JNK的影响,以证明辐射诱导的TAK1-Lys 63多聚泛素化的位点是否在TAK1赖氨酸158位点。结果 瞬时转染的HEK-293T细胞接受辐射后1 h开始出现明显的TAK1泛素化表现,2 h更明显。在稳定表达FLAG-TAK1的 HeLa细胞系中得到证实。与TAK1野生型MEF细胞相比,TAK1 K158R突变的MEF细胞中辐射诱导的IKKs和 p38 磷酸化作用减低。结论 TAK1多聚泛素化在辐射导致的NF-κB激活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辐射所致TAK1-Lys 63连接多聚泛素化发生在TAK1的赖氨酸158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