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总结1966年2月至1994年2月的足趾移植术400例,以正确评佑足趾移植在拇、手指再造中的作用。再造方法:单纯第2趾移植(带或不带跖趾关节)299例,第2、3趾联合移植28例,第2趾带第3趾近节趾骨1例,第2趾伴各种皮瓣移位或移植66例,甲瓣伴第2趾第2趾移植6例。移植成活386例,失败14例,成活率为96.5%。240例获得2年以上的功能随访,再造指的运动与感觉功能优良率达90%以上·足的功能满足率达86%-91%。对各种再造方法的手术指征,血循危象的防治,提高功能效果的关键及趾移植后足的功能影响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评价为:(1)足趾移植是再造拇、手指比较理想的方法。(2)单纯切除第2趾不论跖骨头是否保留均不造成足的功能及生物力学的明显改变。(3)随着足部切除组织的增加,术后足的外形、功能及生物力学的变化也加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心脏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治疗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有效剂量和安全剂量,观察不同剂量的CT-1对正常骨骼肌、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副作用.方法 取Swiss小鼠80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分别于胫神经切断术后连续腹腔注射重组小鼠CT-1(rmCT-1)40、60、80、100、120、140、160μg·kg-1·d-1,剩余1组腹腔注射等体积CT-1溶媒,28d后称量失神经侧腓肠肌、正常侧腓肠肌和心脏的湿重;测量胸主动脉平滑肌厚度;检测正常腓肠肌中α-actin和MHC Ⅱa以及心肌中β-MHC的表达、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α-actin的含量.结果 采用腹腔注射给药,当CT-1用量达到60μg·kg-1·d-1时,开始对失神经骨骼肌产生营养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当给药剂量超过100 μg·kg-1·d-1后,出现对正常骨骼肌、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影响.给药剂量达到120μg·kg-1·d-1时,开始促进心肌β-MHCmRNA的表达,增加正常心脏的湿重.当给药剂量达到140μg·kg-1·d-1时,开始促进正常骨骼肌α-actin和MHC Ⅱ amRNA的表达,以及骨骼肌湿重的增加,同时提高了主动脉血管平滑肌α-actin的含量,增加了血管平滑肌的厚度.结论 腹腔注射CT-1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有效剂量为60 μg·kg-1·d-1,最高安全剂量为100 μg·kg-1·d-1.当给药剂量达到120 μg·kg-1·d-1时,开始出现心肌肥厚,当给药剂量达到140 μg·kg-1·d-1时,可导致正常骨骼肌的肥大和血管平滑肌的增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长神经卡压致翼状肩胛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胸长神经卡压致翼状肩胛采用锁骨上部胸长神经探查松解术。结果术后1年随访患者颈肩不适及翼状肩胛消失,患肩外展上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手术行胸长神经松解术是治疗翼状肩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桡动脉鼻烟窝筋膜穿支皮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5.
掌背动脉远端皮支皮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告5例掌背动脉远端皮支皮瓣治疗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均获得成功,介绍了应用解剖、皮瓣设计及手术方法。该皮瓣解剖容易,血供可靠,皮肤质量好,是修复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理想的轴型皮瓣。  相似文献   
6.
7.
大多角-掌骨关节常有关节炎变,尤其在较年轻妇女。诱发因素有单纯性损伤、反复应力作用和需要拇指与食指在内收位相捏的特种工作。若关节囊和韧带松驰可以造成严重的关节炎。造成关节炎变的基本原理:大多角-掌骨关节存在两个易使第一掌骨基底脱位的力。一为拇长展肌的牵拉力,尤其出现在手几乎充分抓、捏而向尺侧偏斜时;二为拇收肌强力牵拉第一掌骨头,造成第一掌骨基底的脱位力。这在拇指内收捏薄物体时内收肌止点角度增大而更具危险。而拇指外展时肌肉止点角度小,只将第一掌骨基底向大多角骨挤压,因而脱位作用较少。一般认为,对早期病例稳定关节可避免关节炎变或减慢其变化速度,增加肌力,缓解疼痛。过去的一些方法复杂而不可靠,作者为此  相似文献   
8.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被卡压引起的一组症状与体征。解剖特点腕管由骨和韧带形成的隧道,其底及两侧由腕骨组成,腕横韧带横跨其上;尺侧附于豌豆骨和钩骨钩,桡侧为舟骨结节和大多角骨嵴。腕横韧带致密坚固缺乏弹性,近侧1/3平均厚2.5mm,中、远1/3约厚3.6mm。管内有拇长屈肌腱、8根屈指浅、深肌腱和正中神经。10%的人尚有一根较大的正中动脉通过腕管。正中神经位置最浅,在肌腱和腕横韧带之间。腕管内肌腱由尺侧和桡侧滑囊包绕。在腕中立位时腕管容积最大,掌屈则变小。由于这些解剖特点,一旦腕管缩小或内容物增大、增多,正中神经即易被卡压。大鱼际肌运动支在腕横韧带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二期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2001年8月~2003年4月8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年龄18~38岁。平均伤后6个月内,均应用以下术式治疗。手术步骤:一期手术,膈神经移位至臂丛上干前股,副神经移位至肩胛上神经;健侧C7神经移位至患侧尺神经;二期手术,第4、5、6、7肋间神经移位至桡神经和胸背神经,健侧C7神经经尺神经移位至正中神经。结果 术后8例均获随访,时间为二期术后l3~25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相应靶肌肉肌力恢复大于或等于M3为有效恢复,肌皮神经有效恢复6例,恢复率为75.0%;肩胛上神经有效恢复3例,恢复率为37.5%;桡神经有效恢复3例,恢复率为37.5%;胸背神经有效恢复6例,恢复率为75.0%;正中神经有效恢复5例,恢复率为62.5%。感觉恢复情况:正中神经感觉4例为S3,3例为S2,1例为S1。结论 二期多组神经移位安全有效,对部分早期臂丛神经损伤并要求缩短手术次数的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阿霉素神经干注射联合神经瘤切除或松解治疗痛性神经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痛性神经瘤的新方法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2006年,应用阿霉素神经干注射联合神经瘤切除或松解治疗痛性神经瘤患者9例.其中8例切除残端神经瘤后.将神经近端置于正常的软组织内;1例连续性神经瘤仅做神经松解.所有病例均在神经瘤切除或松解后,根据神经干粗细的不同分别用1%的阿霉素0.3~1.0 ml作近端神经干注射.结果 经过24~60个月的临床随访,7例残端神经瘤患者的疼痛明显缓解,1例疼痛减轻,1例无效(仅做神经松解),手术优良率为77.8%.结论 阿霉素神经干注射联合神经瘤切除能有效缓解残端神经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