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怒江地区民族医药考察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怒江州为著名的三江并流区域之一,其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了大量的野生药用植物,其种质资源之丰富,特产药材之多,令人惊叹。据现有资料统计有药用植物2000余种,据《怒江中草药》记载,现已查明的药用资源有166科、502属、689种。怒江地区为多民族杂居地区,除傈僳、怒、彝、纳西、普米族之外,还有白族、藏族和汉族。这一区域的民族医药源远流长,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交相辉映,堪称云南民族医药的一枝奇葩。就对怒江地区民族医药所进行的初步考察做一概述,以窥其一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盐酸曲马多注射液与硫酸镁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方案,观察盐酸曲马多与硫酸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168 h内的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曲马多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 配伍液在室温条件下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均无明显变化,两药配伍后盐酸曲马多相对质量浓度>99%。结论 盐酸曲马多注射液与硫酸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条件下168 h可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有毒药物雷公藤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雷公藤在临床上效果显著,但是大量研究表明其临床上的毒副作用不容小视,由于其有效成分亦就是其毒性成分,所以雷公藤的广泛应用一直受到限制,如何在不影响其疗效的基础上降低或者是消除其毒性,一直是研究人员广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蒜素抗感染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蒜(Allium sativum)为百合科葱属两年生草本植物,当中有效成分为大蒜素。大蒜素化学名为二烯丙基三硫化物,被誉为天然广谱抗生素。19世纪巴斯德首先发现大蒜具有抗菌活性。此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大蒜素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容易透过磷脂膜和红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从而与一些截留化合物相互作用,实现其药理价值。另外,它也具有抗肿瘤、降低胆固醇、抗血小板聚集、护肝、预防心血管疾病、降血压等生理学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大蒜素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为此,笔者就近年来大蒜素在抗感染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小剂量环孢菌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滔  常瑛 《河北医药》1999,21(6):516-518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以骨髓造血衰竭、全血细胞减少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已有大量实验及临床资料表明再障的发病,确有免疫机制的参与。临床应用抗胸腺或淋巴细胞球蛋白(Atgoralg)和甲基强的松龙(MP)等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型再障(SAA)有效,也是再障患者存在免疫紊乱的有力佐证[1]。环孢菌素A(cyslosporinA,简称CSA)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免疫抑制剂,近年来被用于治疗再障已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我院199408至199806应用CSA治疗16例再障患者,报告如下。1 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C;)在腹水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腹水患者55例,门脉高压41例、非门脉高压14例,测定血清和腹水总蛋白、白蛋白、乳酸脱氢酶、并进行对比。结果门脉高压组SAAG为(17.86±4.66)g/L,非门脉高压组SAAG为(11.05±6.74)g/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对门脉高压诊断的准确率SAAG为94.55%,腹水总蛋白为61.82%、腹水血清总蛋白比值83.64%,腹水乳酸脱氢酶为67.27%。此外,SAAG大于11g/L的病人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高。结论SAAG对鉴别门脉高压性与非门脉高压性腹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结核菌耐乙胺丁醇药敏实验和embB基因突变情况,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初步鉴定96株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种,并进一步分析其embB基因。结果:分析56株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的16S rDNA SSCP电泳图谱均与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相同。21株药物敏感株的embB基因SSCP均泳动正常;35株耐乙胺丁醇分离株中,17侏(48.6%)embB基因SSCP泳动异常。结论:部分结核分支杆菌耐乙胺丁醇是由于其embB基因突变所致。且embB基因突变均发生在药敏实验高浓度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对小鼠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IL-4与小鼠小胶质细胞共同孵育,观察不同处理组细胞形态的变化。ELISA法检测IL-4孵育小胶质细胞培养上清中ICAM-1的浓度,同时采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ICAM-1mRNA水平。结果 IL-4与小胶质细胞共同孵育后细胞形态随孵育时间发生变化,贴壁细胞逐渐减少,IL-4减少小胶质细胞分泌ICAM-1并下调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 IL-4可能通过抑制ICAM-1的产生及分泌而参与小胶质的细胞迁移过程,从而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46岁,汉族,因"左肩背部疼痛1周"就诊.查B超发现盆腔及肝脏有实性占位,自述既往月经规律,一年半前早孕自然流产后,月经稀发,周期2-4月不等,经量少,无痛经、无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多,无异味.精神睡眠尚好,纳差,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及盗汗史,无进行性消瘦史,尿频数,无尿急尿痛,大便正常.入院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好,BP14/9 kPa,T36.2℃,P82 次/分.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Ⅰ度糜烂,宫体前位偏右、如孕40+天大小,于其左侧可触一15cm×10cm×10cm大小包块,实性、质硬、固定、表面高低不平,右侧附件无异常.化验检查:Hb13.1×109/L,WBC 7.1×109/L,ESR 40mm/h,尿常规阴性,生化全套及乙肝全套阴性,AFP<ng/ml(正常值<25ng/ml),CEA<9.8ng/ml(正常值<25ng/ml).宫颈涂片未找到瘤细胞,结核菌素试验阴性.B超示:(1)盆腔实性占位;(2)肝内多发性占位.胸部CT:两肺改变符合亚急性血播.初步诊断:①盆腔包块;②卵巢肿瘤;③腹膜后肿瘤.在腰麻+连硬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有少量清亮液体,子宫略大活动度好,双侧附件正常.于子宫左侧腹膜后有一13cm×12cm×10cm之实性包块,质硬、固定.打开后腹膜,见瘤体与盆壁、盆底紧密粘连.分离瘤体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是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淋巴、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失控性激活、增生且伴有噬血现象,并分泌大量炎性因子导致机体处于炎症状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