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朝鲜参注射液在抢救重症休克中的作用张国培休克是临床各科常见的在严重疾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循环不全综合征,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我院自1982年以来,应用朝鲜参注射液抢救重症休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30例均为198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饲管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的强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在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营养治疗模式,治疗组应用肠内营养治疗联合促胃动力药物。比较2组患者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Glu)水平。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留置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营养达标时间、28 d病死率。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3、7天,治疗组PA、ALB、TF、ALT、AS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2组其他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留置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营养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而2组患者28 d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组发生呕吐4例,腹胀6例,腹泻2例,吸入相关性肺炎5例;对照组发生呕吐2例,腹胀5例,腹泻2例,吸入相关性肺炎3例。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鼻饲管给予胃肠动力药物的强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AECOPD患者的预后,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留置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营养达标时间。  相似文献   
3.
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间隔缺损(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25%[1]。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方兴未艾,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的介入封堵治疗已普遍应用于临床[2],我院应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的方法,指导室间隔缺损封堵术(VS-DO)成功18例。本文探讨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形态、封堵器大小的选择原则和TTE在VSDO中的研究价值。1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2002年6月~2004年3月,以先天性心脏病VSD患者来我科检查,选取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5~35岁,平均20岁。仪器与方法:使用美国HP5500型及东芝Aplio彩…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4岁。因胃脘痛3天入院。入院后8天感右下及左上腹持续性隐痛,并于左上腹可扪及横形包块,约5×5×3厘米大,右下腹可扪及肿块约8×6×5厘米,质硬,边缘不规则。血白细胞18,400,分类:中性52%,淋巴23%,啃酸25%。初诊:①卵巢囊肿;②胰腺肿瘤;③蛔虫性包块。后转  相似文献   
5.
室间隔缺损(VSD)是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先天畸形,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畸形合并发生。国内自2001年应用镍钛合金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以来,由于提高了对VSD解剖形态的认识,以及封堵器的不断改进,使VSD的封堵治疗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早期应用的VSD封堵器为对称的圆盘形,边缘比腰部大2mm,如VSD上缘距主动瓣小于2mm,则不宜封堵治疗。嵴内型VSD靠近主动脉瓣,一般认为不适合封堵治疗。我们应用国产偏心VSD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提供,已通过国家医药卫生部门的鉴定)治疗了8例嵴内型VSD患,全部获得成功。提示应用国产偏心VSD封堵器治疗嵴内型VSD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肺动脉漂浮导管研究肺保护性通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24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予机械通气治疗及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先予常规通气,根据潮气量(VT)及气道平台压(Pplat)的状况,分为A、B两组,A组(14例):VT 12 ml/kg,Pplat<30 cm H2O(1 cm H2O=0.098 kPa);B组(10例):VT12 ml/kg,Pplat≥30 cm H2O.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然后换用VT6 ml/kg的肺保护性通气,机械通气0.5 h后再次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两组患者常规通气和肺保护性通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在常规通气更换为肺保护性通气后,A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而B组的HR、MAP、C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VP、MPAP、PAWP无明显变化.结论 为了减少机械通气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限制Pplat比限制VT更加重要,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肺保护性通气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
邹其银  刘洪  张国培 《当代医学》2010,16(32):79-80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的危重病患者共126例,其中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82例,常规外科气管切开术组(ST组)44例。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PDT组的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较ST组明显减少。结论改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快速、创伤小、并发症少的微创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机制主要以房室结折返(AVNRT)或房室折返性(AVRT)等较常见,其它类型较少见。其中AVNRT由多径路同时存在国内文献报道极少。我们在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RFCA)中发现6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诊治危重心脏瓣膜病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资料和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治情况。结果:16例中经TEE检查后需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的患者9例,其中7例恢复良好,无IABP相关并发症;2例病死;经TEE检查无需行IABP的患者7例,其中再次开胸探查2例,其余5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改善内环境后好转。结论:TEE可用于鉴别诊断危重心脏瓣膜病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病因,并为IABP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PHC)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 ,将 82例老年PHC病人分成氟伐他汀组 (试验组 ) 42例和安慰剂组 (对照组 ) 40例 ,氟伐他汀 2 0mg/d~ 40mg/d ,治疗 12周后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用药 12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三酰甘油 (TG)结果升高 ,两组较治疗前均值下降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0 .0 1) ,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7.5 %和5 .1% (P >0 .0 5 ) ,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 ,均可耐受。结论 :服用氟伐他汀 2 0mg/d~ 40mg/d治疗老年PHC ,能明显降低TC、TG、LDL -C ,升高HDL -C ,且安全性好 ,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