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7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对39个化合物进行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比较同一叠合规则下不同系列之间以及同一系列下不同叠合规则之间的关系,从CoMFA静电场和立体场可以看出苯环2位负电势及4位大基团的负电势增加对活发表利,同时Triazole-nitride杂环的取代中1,2,3-三唑-1-取代和1,2,3,4-四唑-2-取代最好,而Triazole-sulfide中去掉杂环取代中相当N3位上  相似文献   
2.
(E)3〔3(4氟苯基)1(1甲基乙基)1H吲哚2基〕2丙烯醛(2)是合成氟伐他汀的关键中间体.从苯胺经异丙基化、与2氯1(4氟苯基)乙酮缩合、氯化锌催化的分子内环合、在Vilsmeier反应条件下与3(N甲基N苯基)丙烯醛反应合成(2),四步反应总收率为54%.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高雌激素血症对雌性心肌梗塞(MI)大鼠心肌舒缩性能的影响。结果:(1)MI组血浆雌二醇(E_2)先略升高而后降低,雌二醇处理MI组(MIE_2)血浆雌二醇明显升高。(2)MIE_2组心肌纤维直径比对照假手术组(CS)及MI组显著增大(10.65±0.59 VS 7.65±0.40及10.15±0.54gm,P<0.001,<0.02)。(3)两MI组的LVSP、±dp/dt max均显著降低,T-值明显延长,尤以MIE_2组更为显著(10.5±4.1 VS 6.2±4.6ms,P<0.02)。(4)两MI组动脉压显著降低,HR减慢,LVET延长;在9天观测点,MIE_2组的HR仍较MI组显著减慢、LVET明显延长。提示高雌激素血症可使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肌舒缩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睾酮(T)对心脏调控作用的机理,本文观察了肌注T对心肌梗塞大鼠非梗塞区心肌线粒体膜脂流动性(FMML)的影响实验方法实验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心肌梗塞组(MI)、睾酮处理的MI组(MIT),各组按术后观察时间再分为1、3、9天三个不同观察时点组。结扎左冠状动脉主干以复制心肌梗塞模型,并于术前1小时及术后2、4、6、8日分别肌  相似文献   
5.
用麻醉开胸狗,观察了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后2小时内,左,右心室舒缩性能、泵功能及肺循环压力和阻力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扎LAD所造成的心肌缺血范围占左心室(LV)重量的35.2±1.4%。LAD结扎后,依次出现LV舒缩性能、肺动脉压、左、右心室泵功能、LV收缩性船、右心室(RV)舒张性能和肺血管阻力的改变,而RV收缩性能则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较大范围的LV心肌梗塞(MI)早期,LV功能降低可直接导致RV舒张性能降低,还可直接和通过肺循环压力和阻力升高间接使RV泵功能降低。但对RV收缩性能无明显影响。因子分析提示,LV收缩性能与两心室泵功能的改变是LVMI后心功能改变的主要方面;依次为两心室舒张性能和肺循环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新型三唑苄胺类化合物体外抗真菌活性及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3个1-[2-(N-甲基-N-取代苄基)氨基-2(2,4-二氟苯基)乙基]-1H-1,2,4-三唑类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并初步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选择8种临床致病真菌为试验菌,观察本类化合物对它们的体外抑菌作用,并与布替萘芬和益康唑作比较。结果和结论:所有目标化合物对8种试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大部分化合物对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的活性明显高于布替萘芬;化合物2、13对新型隐球菌的活性是益康唑的64-128倍,化合物2、3、13、16对多数真菌显示较强活性。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苄胺类和氮唑类化合物的特征结构组合在一起,对某些真菌的抑菌活性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但苄基为萘苄时,对多数深部真菌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朱杰  盛春泉  张万年 《药学学报》2005,40(9):775-781
目前抗真菌药物主要针对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唑类抗真菌药物)[1]、真菌细胞膜脂质(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2]和真菌细胞壁β1,3葡聚糖合成酶(脂肽类抗真菌药物)[3]这3个靶酶,但所研发的药物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抗菌谱窄、耐药性严重、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较强等问题[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改进喜树碱关键中间体5′-RS-,5-二氧代-(5′-乙基-5′-羟基-2′H,5′H,6′H-6-氧代吡喃)-[3′,4′,f]-△^6(8)-四氢中氮茚(1)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6-氰基-1,1-亚乙二氧基-7-(1′-乙氧羰基)丙基-5-氧代-△^6(8)-四氢中氮茚(2)为原料,经氢化和亚硝化、脱氮、混合金属催化氧化、环合及三氟乙酸脱保护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结果与结论 新工艺简化了操作、缩短了反应时间,总产率达到了72.4%。  相似文献   
9.
抗真菌药物的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一套集分子设计、化学合成和分子筛选三大系统为一体的抗真菌药创新设计体系.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药效构象搜寻、3D-QSAR研究,建立了抗真菌药物与受体作用模型,预测设计高活性化合物;另一方面,根据抗真菌药靶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的已知序列,采用同源蛋白模建技术构建其三维结构,再通过药物-靶酶对接研究,确定活性位点,设计与活性位点最佳匹配的活性化合物;然后针对设计的化合物类型,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合成方法,完成化合物的合成;最后以靶酶为模型,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的分子筛选方法,用筛选结果指导进一步的设计与合成,直至得到最佳的新化学单体(NCE).将该体系用于抗真菌药物设计,获得了一个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新药--艾迪康唑.  相似文献   
10.
新结构类型抗真菌先导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律成  盛春泉  张万年 《药学学报》2007,42(11):1129-1136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率不断升高,而目前临床上现有的抗真菌药物均存在较大缺陷,难以满足治疗所需,因此寻找全新结构类型和全新作用机制抗真菌先导化合物对研发新一代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新报道的抗真菌先导化合物,详细讨论了它们的化学结构、抗真菌活性和构效关系,并评述了它们的现有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