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产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相关指南的现状及质量,为规范化开发制定我国的临床指南提供参考。方法:使用AGREEⅡ工具对3部产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南的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我国的相关指南相较其他国家制定的指南,在制定的严谨性,应用性及编辑的独立性领域分数较低,需在以后制定与开发指南时进一步完善。结论:我国指南的制定需更加关注指南开发方法的严谨性和报告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替加环素的管理及使用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70家医院,分别从每家医院抽取5份病历,根据相关文件设计检查评分表对病历进行评分以评估合理性,并探索病历合理性的影响因素。结果:70家医院实际抽查病历329份,其中二级医院83份,三级医院246份,病历总体评分均分为(13.3±1.9)分(15分)。使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二级医院得分低于三级医院(P<0.001);中医医院低于综合医院(P=0.007)和专科医院(P=0.036),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无统计学差异(P=0.771);美罗培南病历的得分低于亚胺培南(P=0.003)。结论:各级医院,尤其是二级医院和中医医院仍需通过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替加环素的管理和使用培训,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碳青霉烯类不同药物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程度及两药联用后癫痫是否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前后丙戊酸血药浓度改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患者两药联用后癫痫发作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丙戊酸与碳青霉烯类的6个药物联用,其血药浓度降幅均大于50%。合并用药对丙戊酸血药浓度降幅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既往是否有癫痫史和使用美罗培南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与两药联用后癫痫是否发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个药物均可降低丙戊酸血药浓度,发现两药联用需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并考虑换药。本文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所得结论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等,收集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组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剂量与疗程不限;对照组患者采用其他抗菌药物单药治疗,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为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工作人员提供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相关信息、具体工作指导和防控策略。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背景1.1流行病学特点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novel coronavirus)感染在中国武汉暴发。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0年1月12日将这种致病病毒临时命名为2019-nCoV根据WHO应急委员会的建议,WHO宣布将2019-nCoV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U生事件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7.
万古霉素是临床常用的糖肽类抗菌药物,用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感染的一线治疗,具有治疗窗窄、肾毒性的特点[1]。2016年《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2]推荐对重症患者进行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对于重症成人患者推荐10~20 mg/L为目标谷浓度,并基于药代动力学原理和方法进行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计划(P)、执行(D)、检查(C)和处理(A)(PDCA)循环法构建标准化药学会诊模式。方法: 制订计划,通过回顾性分析、问卷调研、根因分析、医-药联合研讨、制度修订和标准化模板建立等初步构建会诊模板,通过效果评估,定期召开药学会诊交流研讨会,明确重点难点和持续改进方向。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0年药学会诊总量为327例,全部采纳292例(89.30%)。根因分析提示,标准化药学会诊流程、思路与模板的建立是关键因素。项目组开展了"药学会诊持续改进研讨会",并制订了3项改进措施,修订了药学会诊制度与流程,建立了10个标准化药学会诊模板。改进干预后,临床药师对药学会诊的书写规范进一步明确(P=0.029),且对会诊流程"非常明确"的构成比有增加趋势,药师对会诊的信心有所增加。结论: 基于PDCA循环法构建的标准化药学会诊模式,为同级别医疗机构药学会诊制度的优化和建立提供了模式探索和实践经验,也为付费药学服务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延长或持续输注方式(2~4 h输注或持续24 h输注)对比传统间断输注方式(0.5~1 h输注)治疗严重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延长或持续输注方式(观察组)对比间断输注方式(对照组)治疗严重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RCTs,合计1 69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RR=1.27,95% CI(1.18,1.36),P<0.000 01]和细菌清除率[RR=1.28,95% CI(1.18,1.39),P<0.000 0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持续输注的细菌清除效果优于延长输注;(2)观察组的耐药菌产生率显著降低[RR=0.30,95% CI(0.14,0.65),P=0.002];(3)亚组分析显示持续输注组[MD=-6.08,95% CI(-6.68,-5.48),P<0.000 01]和延长输注组[MD=-3.06,95% CI(-3.56,-2.56),P<0.000 01]均能使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4)观察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药疗程也显著缩短[MD=-0.76,95% CI(-1.29,-0.22),P=0.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98,95% CI(0.70,1.36),P=0.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对于呼吸系统感染,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增加。结论:与间断输注方式相比,延长或持续输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可提高治疗严重感染的疗效,两者安全性相当。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human immunoglobulin,IVIG)资源紧缺,临床药师运用循证医学手段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方法: 临床药师积极寻找临床证据,召开多学科临床专家会议,制订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应用指导意见,并确立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管理应用制度,进行标准化流程管理。结果: 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应用指导意见中的每项后都附有证据强度和推荐级别;在我院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管理应用制度中明确了临床的权限和药学部门的职责;形成标准化管理流程。结论: 临床药师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对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使用进行有效的调控管理,在静脉用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合理使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