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球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分离出的352株肠球菌,应用常规方法或Vitek系统进行鉴定,琼脂扩散法(k-b法)予以药敏试验。结果肠球菌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血液、创面及伤口分泌物、痰液。其中粪肠球菌216株(61.4%),屎肠球菌132株(37.5%),母鸡肠球菌与铅黄肠球菌各2株,共4株(1.1%)。结论肠球菌在血液、创面及伤口分泌物和痰液中具有较高分离率,与目前侵入性治疗方法增加,免疫抑制剂大量使用,重症患者免疫力下降具有一定相关性;肠球菌对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具有较高敏感性,对其他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性,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方法将40例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和45例肾脏内科住院患者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比分析。结果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躯体化(1.862±0.149)、人际关系(1.411±0.113)、抑郁(1.430±0.161)、焦虑(1.797±0.095)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存在不良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积极给予护理干预,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责任制护理模式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和功能制护理模式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在肾芽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11月在解放军总基院行肾穿刺术以明确诊断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功能制护理模式组)40例和观察组(临床路径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服务满意率、肾穿相关知识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治疗积极性,以及质量控制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路径组的基础护理服务满意度、肾穿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100%、100%VS87.5%、62,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懈22.5%),路径组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积极性较好者比例高于对照组(82.5%、85%"s62.5%、65%),路径组的质控评分高于对照组(196分 vs 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穿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肾穿患者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是医院感染中常见的非发酵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布广泛,空气、水内均有存在,寄居于正常人的体表、呼吸道等,在医院环境中可长期存活,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常引起危重患者伤口感染、肺部感染等。近年来,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导致多重耐药的菌株不断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我们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分布特征和耐药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保双  常婧舒 《河北中医》2012,34(1):19-20,23
目的观察复方枳苏汤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GERD患者,以复方枳苏汤为基础方应证化裁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0例,总有效率82.3%。40例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及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低(P<0.05)。结论复方枳苏汤可明显改善GERD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8岁,主因餐后血压降低2年于2010年5月5日入院。患者自2008年10月开始,于餐后10~15min后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症状,当时血压90~95/45~50mmHg(1mmHg=0.133kPa),坐位或平卧位30min后症状缓解,平  相似文献   
8.
2008年2月,我科收治1例高龄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中血小板严重减少,经对症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鼠PC方案化疗后不同时机运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早期治疗(A)、晚期治疗(B)、预防用药(C)、阴性对照(D)四组,然后按PC方案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继以在外周血中白细胞(WBC)低于正常低值(A组)、外周血WBC降至正常低值一半(B组)及化疗后48h外周血WBC仍在正常范围时(C组)分别连续给予皮下注射rhG-CSF,对照组(D组)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代替。观察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结果①化疗后预防组外周血白细胞值未降至正常范围以下,A组较B组低于正常值的持续时间短、rhG-CSF连续用药后至正常水平恢复时间快。②与治疗组相比,预防用药组化疗后外周血WBC下降的最低值和用rhG-CSF后上升的最高值均高于治疗组,A组又较B组疗效好。③rhG-CSF用药前后相应时间点预防组的WBC值高于治疗组,其中A组高于B组。结论化疗后应用rhG-CSF可有效升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预防用药较治疗用药、早期用药较晚期用药更能够恢复小鼠化疗后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78岁,主因"发现血压升高51年"于2007-10-11入院.患者1956年查体时发现血压升高,当时无头晕、头痛等症状,血压多波动于120~135/90~95 mmHg(1 mmHg=0.133 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