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KX- 2 1血球分析仪是临床实验室常用的分析仪之一 ,操作简便、快速 ,极大的提高了血液检验结果的质量 ,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显微镜检查而被广泛应用。但如果不经过严格的校准 ,盲目使用 ,其检验误差将大大超过手工操作。手工操作的误差常常是个别的 ,而血细胞分析仪造成的误差则是成批的 ,将给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带来很大影响。血液分析仪的校准国内也有过报道 [1 ] ,本文主要对 KX- 2 1的校准具体介绍如下。1 清洗仪器校准前要对旋转阀、检测部、废液容器及其管道用清洁剂做彻底清洗。测定空白值 :WBC≤ 0 .3× 10 9/ L ,RBC≤ 0 …  相似文献   
2.
自从 198 7年Palmer等首次证实内皮舒张因子 (EDRF)即一氧化氮 (NO)。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使物质和神经递质 ,其生理和病理作用引起学者们广泛的重视。 90年代以来 ,人们日益重视NO与心肌舒缩功能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NO可能通过参与心肌能量代谢而调节心脏的功能 ,本文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1 NO的生物学特征NO是一种易扩散 ,低分子量的物质。在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下 ,其前体L -精氨酸 (L -arg)末断胍基上的氮原子氧化而生成NO。NOS为一含铁的单氧化酶 ,是NO合成的限速酶。通过原位杂交 ,RT …  相似文献   
3.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 chemokine,SLC)是重要的CC趋化因子,对多种免疫细胞特别是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及NK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研究证实,SLC通过募集T淋巴细胞、DC和NK等免疫效应细胞到肿瘤组织、促进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增强肿瘤局部非特异性免疫以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达到其显著的抗肿瘤效果,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效应分子.为了进一步探索SLC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我们构建了小鼠SL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1-mSLC,为今后开展体内基因治疗肿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分期双调转解剖矫治术治疗先天性左心室退化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CTG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4例左心室退化CCTGA患儿经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6例;年龄2.5~72.0(34.4-24.0)个月;体重5.1~23.0(12.7±4.9)kg。术前经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或心导管检查确诊。主要合并畸形:三尖瓣关闭不全13例,限制型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7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在全身麻醉下完成一期左心室训练术,在体外循环下完成二期心房大动脉双调转术,平均间隔时间0.67~34.0(10.23±9.47)个月。结果一期左心室训练术后无住院死亡,随访结束时形态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mLVEDd)及形态左心室(mLV)后壁厚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室间隔位置较术前略向形态学有心室侧(mRV)移位,三尖瓣关闭不会(TR)较术前减轻,跨肺动脉环缩带压差显著增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无显著变化;形态左心室压力与形态右心室压力比值(PmLV/PmRV)显著增大(P〈0.05)。二期心房大动脉双调转术住院死亡2例,死亡率14.3%(2/14);死亡原因:严重心律失常、循环衰竭、猝死。术后早期并发症:肺部感染6例,房性心律失常2例,胸腔积液2例,气胸、膈肌麻痹行膈肌折叠术、气道出血、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腹膜透析、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二次气管内插管各l例。生存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例,随访时间2~8年。随访期间死亡1例,死亡率8.33%(1/12),死亡原因:严重心律失常、循环衰竭。心功能I级8例,Ⅱ级3例。主要晚期并发症:左心功能不全3例,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3例,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1例。结论分期双凋转解剖矫治术治疗左心室退化CCTGA早期临床疗效满意,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但术后左心功能不良和新出现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MPPT)治疗的34例MC病人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临床评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滴度,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数量检测。结果:MPPT治疗MG后,1wk时临床显效率56%,3 mo时临床显效率为79%,总有效率为91%。治疗3mo后血清AChRAb滴度无明显变化(P>0.05),CD4~+CD25~+Tr百分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甲泼尼龙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好,可促进CD4~+CD25~+Tr细胞比率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胃癌组织巾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等方法检测46例人胃癌组织(C组)、癌旁3cm组织(M组)和第1、2站淋巴结(L1、L2组)中HO-1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胃组织作对照(N组)。结果 胃癌组织HO-1 mRNA表达水平最高,与M组、L1、L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L1、L2组HO-1 mRNA表达显著强于N组(P〈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HO-1呈高表达状态,可能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76年1月至1986年1月共收治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50例(均为手术证实),全部临床治愈,无手术死亡.体会如下:一般资料:男性46例,女性4例;发病年龄l0个月~74岁,平均29岁;病程最短9天,最长者10年,平均4年8个月.有胃病史者38例,占76%:穿孔前临床症状加重者35例,占70%;症状加重一周内穿孔者31例,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Kangjia Pill(抗甲丸,KJP)on the cell proliferation in rat goiter model induced by methimazole(MMI).Methods:Fifty-six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the normal group,MMI model group(MMI),low dose of KJP group(LKJP),and high dose of KJP(HKJP). Except the normal group(20 rats),the other groups(12 rats in each)were given 0.04%(w/v)MMI through the drinking water until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One week later,the rats in the LKJP and HKJP grou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在分流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及预测LSIL转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廉江市人民医院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组织学证实为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的4组标本(分别是102例、75例、68例、5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前期细胞学标本的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观察4组研究对象的细胞学、组织学诊断结果中p16/Ki67双染结果的差异,统计分析p16/Ki67双染检测诊断HSIL及以上(简称HSIL+,包括HSIL和宫颈癌)的效能。并对确诊的75例LSIL患者随访2年,分析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与LSIL转归的关系。结果(1)宫颈细胞学结果为未见上皮内瘤变及恶性病变(NILM)、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LSIL、ASU-H+(包括ASU-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鳞状细胞癌)组的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8.79%、41.67%、58.57%、91.57%,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ASCUS组与LSIL组之间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外,其余组两两之间比较,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2)宫颈组织学结果为宫颈炎、LSIL、HSIL、宫颈癌组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7.84%、30.67%、88.24%、94.92%,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HSIL组与宫颈癌组之间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外,其余组两两之间比较,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p16/Ki67双染检测诊断HSIL+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1.34%、82.49%、86.18%、78.91%、92.99%。(4)p16/Ki67双染阳性的LSIL患者病变进展率是p16/Ki67双染阴性的5.28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Ki67双染阳性率随着宫颈疾病的诊断结果加重而不断增加。p16/Ki67检测在诊断HSIL+病变、分流LSIL/HSIL、预测LSIL的转归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二尖瓣病变的病理特点,探讨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1996年10月至2009年6月,外科手术治疗62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病人,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6~68岁,平均(34.05±15.26)岁;体重27~83 kg,平均(60.42±12.71)kg.术前超声心动图(UCG)均提示二尖瓣SAM征,50例合并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关闭不全(MR).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按常规经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同期完成二尖瓣置换术(MVR)12例,二尖瓣成形术(MVP)9例.围术期常规UCG、心电图及X线胸片检查,评价左心房(LA)、左心室(LV)、左窒流出道流速及压差(LVOT)、左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的结构和功能.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40~290 min,平均(104.23±47.14)min,主动脉阻断20~195 min,平均(66.76±36.32)min;气管插管5~21 h,平均(13.23±11.76)h.LA术前(43.46±7.21)mm,术后(34.56±5.23)mm;左室流出道压差术前(103.84±44.04)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23.54±17.78)mm Hg;室间隔厚度术前(26.93 ±5.23)mm,术后(17.12±5.67)mm,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MR和SAM症基本消失或显著减轻.手术死亡4例(6.4%,4/62例),主要死因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并发症有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33例)、室内传导阻滞(7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左前分支阻滞(5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心房颤动(4例).远期随访生存者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Ⅰ~Ⅱ级,二尖瓣结构功能良好;无远期死亡、并发症或再次手术.结论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常常合并二尖瓣病变,室间隔肥厚心肌切除术,充分的疏通左心室流出道可基本消失MR和SAM征;如二尖瓣本身有严重先天性发育异常或继发性病变,首选MVP,疗效满意,因人工心脏瓣膜及术后抗凝治疗并发症,MVR不作为常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