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巨大胆总管囊肿伴胆道发育不良症患儿的诊断和手术难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道扩张症患儿278例,其中3例伴有肝外巨大囊肿的胆道发育不良症患儿.本组患儿术中都进行胆道造影检查,了解肝内、外胆管通畅情况以及肝内胆管扩张情况;术中行肝脏活检,行囊肿切除术,术中放置肝总管支架管,并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 结果 3例患儿手术年龄在1~2个月之间,术中造影显示囊肿较巨大,左、右肝管发育较细且与肝内相通,有黄色胆汁流出.切开囊肿时有1例损伤肝总管,行肝总管修补手术,并行肝总管部位囊肿成型术,再行肝门-空肠吻合术.3例患儿术后无吻合口狭窄和结石形成;肝活检病理证实有通畅胆管,但胆管数量减少,未见类似胆道闭锁的胆管增生以及胆栓形成.术后随访1~5年,未见黄疸发生,超声显示无肝内胆管扩张.结论 术中胆道造影检查非常必要,如遇囊肿巨大,左、右肝管较细,切开囊肿时应小心,切口位置选择在胆囊管水平以下,勿损伤肝管,造成吻合困难,吻合时放置支架管对于早期胆汁引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婴儿型胆总管囊肿形成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儿型胆总管囊肿形成的病因及炎症介质在其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1岁以下的胆总管囊肿29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CD4、CD8、CMV、EBV在胆总管囊肿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术中造影检查分析。结果:术中行胆道造影17例,其中显示胆胰管结合部囊肿11例,6例(54.5%)存在胆胰管合流异常。在囊肿壁上可以检测到CD4、CD8的表达,其中CD4表达11例(37.9%),CD8表达22例(75.9%)。在囊肿壁中可以检测到4例(13.8%)CMV表达,EBV表达为12例(41.4%)。结论:胰液逆流入胆道系统可以造成胆道上皮细胞破坏,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胆道上皮的炎症反应,引起CD8的高表达,胆道上皮破坏,脱落上皮形成蛋白栓阻塞胆总管远端造成胆总管囊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35例甲状舌管囊肿患儿的病例资料。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6.5岁。临床表现为颈前中线部位肿物。结果均经B超检查确诊,均行囊肿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康复顺利,伤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随访时间0.5~3年以上,无复发。结论B超是甲状舌管囊肿的首选诊断方法,囊肿切除并扩大切除舌骨中段及舌盲孔段的病变组织是防止甲状舌管囊肿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小儿好动,特别是两岁以后的宝宝,活动频繁,好奇心强,而自我控制能力差,运动协调能力不足,家长或护理人员稍有疏忽,就容易发生意外,如摔伤、烫伤等。对此,家长该怎样在家中进行紧急药物处理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NSL-3基因突变与隐睾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发生机制.方法:选取临床资料完整的隐睾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无先天性疾患)15例,提取人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INSL-3基因2个完整外显子,并行基因纯化、测序,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其基因突变与隐睾发生的关系,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解析其相关发病机制.结果:隐睾患者组检出2例276G/T杂合突变,1例477G/C杂合突变,276G/T杂合突变使其编码的92位谷氨酰胺变为组氨酸,从而引起其编码蛋白一级结构的改变,477G/C突变点不在编码序列之内,不引起编码氨基酸改变.隐睾患者组基因突变率为5.0%(3/60),正常对照组未见突变发生.结论:Q92H可能为致隐睾发生相关位点.而QPLPQ序列突变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6.
赵滨  李欣  宫济春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11):1146-1146
患者 男 ,出生 4个月。因发现左颌下肿物 3个月入院。体检 :左颌下可触及一肿物 ,大小约 3cm× 3cm ,呈实性 ,质软 ,稍可活动 ,无触痛 ,表皮无红肿 ,触压肿物患儿无哭闹 ,压迫肿物大小无变化。心、肺、腹无异常。B超表现 :左颌下肿物呈囊实性 ,实质内血流丰富。MRI表现 :T2 WI示左颌下腮腺下方肿物 ,呈中等偏高信号 ,内部无明显流空血管影 (图 1)。T1WI上肿物呈等信号 ,信号强度均匀 ,肿物边界清晰 ,肿物紧邻颈内动、静脉 (图 2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见肿物呈高信号 ,信号强度均匀一致 ,对周围组织无侵犯 (图 3)。增强T1W…  相似文献   
7.
巨结肠类缘病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之一,临床表现为顽固性便秘、腹胀等,研究证实它是一种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病变,其病变肠段神经节细胞缺如、神经纤维增生的病理改变已被人们所熟悉[1]。近年来随着病理组化,电镜等方法的运用,学者们[1 ̄4]发现并证实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法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55例应用腹腔镜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法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结果 55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随访曲张静脉均消失,术后无不良表现。结论腹腔镜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法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小儿外科常见的胆管发育畸形,多年来囊肿切除,胆道重建的术式有多种,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端端吻合已成为本病的首选术式[1],但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胆道结石是较常见的问题[2-3].我院外科自2002年10月-2009年6月采用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端侧吻合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6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3个月.主因腹胀,食欲差20 d入院.入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略差,贫血貌;腹部较膨隆,可以触及肿物,边界清,肿物活动性略差;腹部叩诊实音,听诊未闻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音.B-超检查提示:腹腔内巨大实性肿物,大小12 cm× 10 cm× 8 cm,占据腹腔正中,肠管被推向两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