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汪志美  唐正  邹雪 《河北医药》2014,(2):306-307
肿瘤患者受自身疾病的影响,会使得其出现一定的不良心理情绪及睡眠障。放疗为治疗肿瘤的常用辅助手段,患者经治疗后会产生多种不良反应,从而使得心理、睡眠状态严重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对我院118例肿瘤患者放疗后影响心理、睡眠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予以有针对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唐正 《中国医药指南》2014,(25):272-273
目的利用胸部X线平片观察煤矿工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经高压氧治疗的肺部表现情况。方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肺部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肺部病变高压氧治疗有显著疗效。结论胸部X线检查能较好地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肺部病变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的关系,探讨血清细胞因子在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丙型肝炎患者(丙型肝炎组)与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各51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丙型肝炎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血清IL-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水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437,P=0.013)。结论丙型肝炎感染患者血清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Th2)细胞因子水平失衡可能与丙型肝炎的炎性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颈部巨大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创面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对15例侵犯皮肤的颈部巨大恶性肿瘤行肿瘤根治术,应用VSD覆盖创面(治疗组)。术后持续给予665~798mmHg负压引流72h,然后改用间歇负压治疗(负压治疗5min,间歇2min)。术后7~14d停止负压封闭引流,如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创面植皮术,肉芽组织生长不良则再次行VSD覆盖创面治疗1周后,行创面植皮术。另选取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颈部肿瘤切除加游离组织瓣移植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为2~4h,平均3h;出血量为300~800ml,平均500m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4~8h,平均6h;出血量为500~1200ml,平均800ml。治疗组15例患者共接受17例次VSD创面治疗,经治疗后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并完全覆盖颈动脉等重要组织结构,术后1~3周创面顺利植皮,植皮愈合率为947%。对照组中1例出现移植皮瓣坏死。结论 VSD用于颈部巨大肿瘤术后缺损创面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减少交叉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患者易耐受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颈部巨大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2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有严重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者49例(73眼),采用经鼻、结膜联合进路内镜手术切除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鼻和口进路内镜下显微外科在腺样体再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青少年的常见多发病,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由于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复发性中耳炎、鼻窦炎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小肠脂肪瘤致成人肠套叠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较多 ,常见有手术后肠粘连、肿瘤、息肉、炎性肠病、憩室、内疝等。本文报道 1例小肠脂肪瘤引发的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治过程。1 病历简介病人女性 ,65岁。因反复腹痛、腹胀伴呕吐 2年加重2 0d于 2 0 0 2年 7月 2日入院。 2 0 0 0年 8月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 ,之后出现右上腹间歇性剧痛 ,伴腹胀、恶心、呕吐 ,进食后尤明显 ,呕吐物为黄色液体 ,无发热、黄疸等 ,使用镇痛剂后症状稍改善 ,经补液、对症治疗 10余天缓解。此后病人症状反复发作 ,呈周期性 (10余日 ) ,予补液、对症治疗均能缓解。 2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