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3篇
  免费   718篇
  国内免费   464篇
耳鼻咽喉   240篇
儿科学   82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540篇
口腔科学   138篇
临床医学   1505篇
内科学   1295篇
皮肤病学   118篇
神经病学   229篇
特种医学   4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1篇
外科学   725篇
综合类   3613篇
预防医学   1452篇
眼科学   147篇
药学   1371篇
  45篇
中国医学   1589篇
肿瘤学   33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40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500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581篇
  2009年   578篇
  2008年   558篇
  2007年   630篇
  2006年   585篇
  2005年   612篇
  2004年   666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781篇
  2000年   686篇
  1999年   511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260篇
  1996年   279篇
  1995年   270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111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52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6篇
  196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观察川陈皮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并从腺苷酸蛋白活化激酶(AMPK)和内皮型一氧化氮酶(eNOS)途径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复制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干预组以及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n=20)。实验中密切监测大鼠一般情况,治疗期结束后收集尿液检测24h蛋白尿,收集血液检测肾功能指标、抗氧化指标,收集肾脏观察肾脏病理学,同时检测肾脏组织中AMPK及e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结果 正常组肾小球正常,无明显病理特征;模型组出现肾小球增大,系膜和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贝那普利组和川陈皮素三个剂量组相较于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UREA、CREA和MDA明显升高(P<005);SOD和GSH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和川陈皮素三个剂量组24h尿蛋白定量、UREA、CREA和MDA明显降低(P<005),SOD和GSH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p AMPK、AMPK和eNOS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和川陈皮素低、中和高剂量组AMPK和eNOS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川陈皮素可保护肾功能,提高血清和肾脏抗氧化指标,同时增加AMPK和eNOS蛋白和mRNA表达,最终保护糖尿病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2.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国内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但形势依然严峻,境外多个国家也相继出现疫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截至2020年3月5日,全球共报告95333例确诊病例(其中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565例),85个国家有确诊病例报告,中国将面临输入性病例的传播风险,这为防治我国儿童的疾病疫情提出了新的挑战[1]。在这次疫情中,与成人病例相比,儿童病例相对较少、症状轻、预后较好。目前国内病例数据显示,18岁以下儿童占所有报告病例的2.4%,尚无死亡病例报告[2]。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学生学习《健康教育》课程的满意度、需求度现状及差异,为《健康教育》课程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以某医科大学在校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医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需求度和满意度及二者差异。课程内容包括服药依从性、戒烟干预、合理膳食、心理压力管理、中医康复技术、慢性传染病健康教育、急性传染病健康教育、移动健康技术教育、运动康复指导及健康促进理论。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指标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健康教育课程学习情况与专业/ 学制之间、相关课程内容学习的需求度与学制的差异,相关课程内容学习需求度与满意度的关联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戒烟干预、合理膳食、心理压力管理、中医康复技术、慢性传染病健康教育、急性传染病健康教育、移动健康技术教育及健康促进理论八项的学习需求度在长学制医学生与五年制医学生中的总体分布位置不同(U = 2.4、2.2、2.5、2.3、2.4、2.4、2.3、2.0,P 均< 0.05);服药依从性、戒烟干预、合理膳食、心理压力管理、慢性传染病健康教育、急性传染病健康教育、移动健康技术教育及运动康复指导八项的满意度与需求度之间的总体位置分布不同(U = 6.2、5.2、7.2、9.2、5.9、6.1、2.1、3.2,P 均< 0.05);不同学制的医学生对于慢性病人、老年人、孕产妇、传染病人、高危人群和职业暴露人群的健康教育重点关注人群侧重有所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8.9、14.2、9.9、6.9、23.9、17.8,P 均< 0.05);在教学方式上,不同学制的医学生对于教师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的偏好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9.5,P 均< 0.05)。结论 当前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结构未能完全满足不同学制、年级医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开设时间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和芳  陈伟  殷雯  何瑞仙 《护理学杂志》2022,27(8):111-113
综述心理痛苦的概念与内涵,胃癌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提出需构建胃癌患者心理痛苦模型,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轻胃癌患者心理痛苦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金铁锁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制定金铁锁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金铁锁药材的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集一年生金铁锁实生苗,以根长、根粗、根重为分级指标,采用标准差法对种苗进行分级,进一步开展田间栽培试验,观察比较种苗分级移栽后的存活率、产量、生长情况,对划分的等级进行验证。结果金铁锁种苗可分为3个等级,不同等级种苗存活率、产量、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状况差异明显。一级种苗根长≥17 cm,根粗≥6.5 mm,根重≥2.8 g;二级种苗:根长≥13.5 cm,根粗≥5.5 mm,根重≥2.0 g;三级种苗:根长≥10.00 cm,根粗≥4.0 mm,根重≥1.0 g。结论制定的种苗分级标准可用于金铁锁生产中的种苗选择。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诊治现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正逐步上升。美国的发病率已达120/10万,每8位妇女中有1位患乳腺癌。目前我国尚无发病率的确切报告,一些沿海大城市的报告已达40/10万左右,随着经济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还会逐步上升,故该病已得到普遍重视。另一方面,根据美国SEER报告,近30年来乳腺癌的死亡率在美国已呈下降趋势,主要归功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及综合治疗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的CT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分析28例经临床确诊的成人原发型肺结核患者的CT资料,并对肺内病变局部行高分辨CT扫描。结果:肺内厚发病变位于右肺21例,左肺7例。表现为小叶实变或斑片,结节影像者20例,扇形肺叶或肺段实变者8例。26例患者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结论:两肺内炎症浸润并合并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是原发综合征的基本特征。支气管播散病灶及淋巴结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2000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并发脂肪栓塞3例的体会,探讨减少脂肪栓塞并发症的注意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男128例,女48例,平均年龄35岁(19~71岁).股骨骨折57例,胫骨骨折62例,肱骨骨折50例,尺桡骨骨折7例.其中新鲜骨折179例,陈旧骨折20例.全部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176例中并发脂肪栓塞3例,3例抢救成功,无死亡.结论:①预防:术前充分准备,包括制动,抗休克,患者全身情况的检查和医师的技术培训;术中按操作规程施术;术后.必要的监护.②治疗:呼吸支持疗法:保护脑部:输血,抗休克;药物.  相似文献   
9.
杨威  和晖  廉爱玲  弥金霞 《护理研究》2006,20(5):406-406
下肢骨折或髋关节脱位的病人术前行下肢皮牵引时,由于牵引力和反牵引力的作用,踝关节为受力最重的部位,牵引时踝关节周围皮肤常发生红肿、水泡甚至破溃、感染,引起压疮。下肢的持续制动还易造成失用性足下垂。这些并发症使牵引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又造成了新的副损伤。针对以上不足,护理人员于2004年2月研制了多功能足部矫形器,并申请专利(专利申请号:200520020162.8),经临床255例病人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构造功能矫形器由皮革制成,形状类似鞋子,穿在牵引肢体的足部。足底侧由硬塑材料制成。足背的前上部有纵向开口,在纵向开口的两侧…  相似文献   
10.
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肱骨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8年12月~2005年5月共收治肱骨骨不连患者25例,均为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骨不连,其中3例并发骨髓炎,6例合并不同程度肱骨骨缺损,骨缺损长度为3~6cm。骨不连病程8个月~5年。15例行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10例采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进行肱骨固定并辅以自体骨植骨。结果术后25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6年2个月。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组中移植的腓骨段均与肱骨干形成骨性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3.1个月;交锁髓内针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3.8个月。按Crates和Whittle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腓骨移植组:优9例,良4例,差2例;交锁髓内针组:优5例,良3例,差2例。结论应用加压交锁髓内针辅以自体骨移植对硬化性肱骨骨不连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对合并骨髓炎、大段骨缺损及严重骨质疏松的肱骨骨不连,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可一期进行修复与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