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中神经活性物质的提取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离纯化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lnal cells,BMSCs)条件培养液以获得某些神经活性物质。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并收集其培养液,超滤浓缩后采用Sephadex G-100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SDS-PAGE)等技术分离其培养液中的蛋白组分并利用细胞培养技术验证其神经活性作用。结果骨髓基质细胞培养液经Sephadex G-100层析及HPLC分析,证实Ⅲ峰中的A峰和B峰对神经细胞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000和14000。结论骨髓基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8000和14000两组分对神经元有营养活性。  相似文献   
2.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etodermal tumor,PNET)好发于青少年,多位于幕上大脑和鞍上,脊柱少见,上胸段罕见。本院收治1例T2椎管内PNET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游离串联皮瓣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受区血管受限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人体防滑倒腕部保护支具对手腕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验证腕保护器防护腕部骨折的有效性。方法:以中国力学可视人原始资料为依据,应用Abaqus6.51软件构建带软组织的正常手腕和佩带腕保护器手腕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整个手腕模型加载2m/s的速度载荷,经程序运算后对比手腕部三维有限元模型佩带腕保护器前后的应力应变分布云图及腕部尺骨远端掌面最大应力值随时间变化规律图。结果与结论:与未佩带腕保护器比较,佩带腕保护器后在跌倒过程中小鱼际和腕关节背面的软组织等效应力、腕部桡尺骨下段的等效应力均明显变小,力学结构最薄弱的桡尺骨远端应力变小尤为最明显,而第2~4掌骨、食指近节、钩骨等力学结构相对坚强的短管状骨和不规则骨所受应力明显增大,提示腕保护器可分散、吸收一部分桡尺骨远端应力,转移至腕、掌、指骨上一部分,对保护腕关节尤其是防止桡尺骨远端骨折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运用于大面积皮肤撕脱脱伤的创伤病人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了骨折合并有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的病人9例,治疗予以清创原位植皮通过3_4次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创面。结果9例大面积皮肤撕脱脱伤的创伤病人通过3-4次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一次性保肢成功,均取得满意结果。结论大面积皮肤剥脱伤的病人通过应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保肢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兔的疗效及对其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matrix metalloproteinase/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MMP/TIMP)的影响。方法将42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单纯减压组、联合组和对照三组各14只,对单纯减压组及联合组建立双侧激素性股骨头(steroid induced femoral head,SANFH)坏死模型并对联合组制备PRP,造模方式:静脉注射10μg/kg大肠杆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2次,注射间隔为24 h,在第2次注射LPS后,臀肌注射醋酸泼尼松龙20 mg/kg,注射3次,每次注射间隔为24 h;而对照组则同期仅在模型兔臀肌位置注入与醋酸泼尼松龙等量生理盐水。SANFH动物模型修复方法:减压组单纯接收髓芯减压,联合组接收髓芯减压联合PRP移植,对照组不予处置。减压组、联合组于术后2、6、10周拍摄双侧髋关节X线片,并进行Lane-Sandhu X线评分,计算新生骨面积百分比。于第10周拍片完成后抽取三组模型兔静脉血,然后同时处死三组模型兔,取出双侧股骨头,右侧股骨头骨组织检测MMP-2、MMP-9、TIMP-1、TIMP-2的mRNA表达水平,左侧股骨头统一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术后减压组MMP-2和MMP-9均显著高于联合组和对照组,而TIMP-1和TIMP-2则低于联合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减压组的IL-6和骨陷窝空缺率也显著高于联合组和对照组,同时联合组上述两项指标也高于对照组(P0.05);X线评分方面,术后6周和10周,联合组均高于减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新生骨面积百分比上,术后2周、6周、10周联合组均高于减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减压组骨头骨组织切片HE染色可见大量不连续的骨碎片及骨髓坏死,骨小梁有断裂征象;联合组仅轻度炎性细胞浸润,但已可见成熟骨小梁及骨髓组织。结论髓芯减压联合PRP在治疗SANFH模型兔中能够对MMP/TIMP起到积极的正性作用,能有效促进组织修复,其机制值得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在国内的发病率为1/10万,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3%~5%.常发生于40岁以上成年人,男女之比为1.2:1,好发部位主要在四肢,其次为躯干[1].  相似文献   
8.
游离串联皮瓣在下肢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串联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块轴型游离皮瓣的远端血管与另一皮瓣的血管吻合,串联成一块复合皮瓣后,游离移植至已作清创的创面,修复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共计11例,其中小腿内侧皮瓣串联背阔肌皮瓣2例,股前外侧皮瓣串联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1例,股前外侧皮瓣串联背阔肌皮瓣8例.串联皮瓣最大面积54 cm×28 cm,最小面积38 cm×16 cm.[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8~1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游离串联皮瓣设计灵活,有多处供区可供选择,是治疗受区血管条件受限的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进  王发斌  周立义 《河北医药》2003,25(6):403-405
目的 了解明胶管 (gelatinconduit)在修复外周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用明胶制成长1.0cm、内径 1.0mm的导管 ,套接修复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 6.0mm ,左侧从同样规格的硅胶管套接作对照 ,于术后 3月进行电生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示踪等检查。结果 明胶管内有较多的再生神经纤维。明胶管套接侧胫前肌肌湿重、有髓神经纤维直径方面优于硅酮管 (P <0 .0 5 ) ,明胶管变薄无异物反应及炎症反应、无粘连。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证实在相应的背根神经节找到阳性的神经元。结论 作为一种新材料 ,明胶管能有效桥接坐骨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0.
背景生物材料在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中不仅有望代替神经移植,还可能改善神经修复吻合口处的选择性再生.目的观察明胶管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作用.设计随机分组实验观察.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3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实验室完成.选取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明胶管(1.0 cm,内径1.0 mm的导管)套接修复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6.0 mm,用同样规格的硅胶管套接作对照组大鼠.术后3个月进行电生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等检查.主要观察指标①体外观察术后足趾溃烂及愈合和抓笼动作,直接观察导管内神经再生情况.②肌湿重.③电生理学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④S-100免疫组织化学观察髓神经纤维直径和有髓神经纤维数.结果20只大鼠在实验过程中无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明胶管内有较多的再生神经纤维.明胶管套接侧胫前肌肌湿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18.77±13.61)mg,(293.90±14.27)mg,t=3.590,P<0.01].实验组右侧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29.45±2.15),(27.01±3.77)m/s t=1.583,P<0.05].实验组有髓神经纤维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514±0.161),(3.335±0.173)μm,t=3.003,P<0.01].结论作为一种新材料,明胶管能有效桥接坐骨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