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寻找一种能客观地反映复方磺胺类抗菌药物中微生物污染状况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3种不同方法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并对几种方法的阳性菌回收率结果进行数理统计。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要客观、真实、准确地检查出复方磺胺制剂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不能采用单一的钝化剂中和法,而需将几种方法综合应用。结论:沉降法、钝化剂中和法、离心法综合应用是复方磺胺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稳定的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规范其操作方法。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后,选择白色念珠菌(C.albicans)和非白念珠菌(C.parapsilosis)分别接种ICR小鼠,从免疫抑制、菌株制备、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等方面对建模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通过生存分析、组织载菌量和病理学检查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我们建立的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显示肾脏为靶器官,多器官弥散性真菌感染的典型病理组织学改变。结论 通过对建模过程各环节进行规范,可得到稳定的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该模型可应用于系统性念珠菌感染的致病机理,免疫防御及抗真菌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附子与山茱萸配伍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增效减毒作用。方法 ip盐酸阿霉素构建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分别给予附子提取物、山茱萸提取物和附子-山茱萸提取物3周后,检测动物血清脑钠素(BNP)含量,心肌细胞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镜下观察左心室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造模3周后,模型组大鼠普遍出现腹水、消瘦、稀便、弓背等症状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明显下降;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左心室组织出现心肌纤维断裂及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连续ig给予附子-山茱萸提取物3周后,大鼠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清BNP水平下降,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升高,左心室组织病理学形态有明显改善。附子提取物和山茱萸提取物分别连续给药3周,上述指标未见明显改善。结论附子与山茱萸配伍可能通过提高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提高心力衰竭的心肌活性,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4.
5.
霜斑样溃疡与十二指肠球部HP感染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霜斑样溃疡与十二指肠球部HP感染的关系进行探讨。霜斑样溃疡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十二指肠球部HP感染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球粘膜活检涂片Giemsa染色检测确定,胃窦部仅行尿素酶试验检查。结果27例霜斑样溃疡患者胃窦部尿素酶试验均阳性。球部尿素酶试验20例阳性,阳性率74.07%,Gicmsa染色均检到HP。说明霜斑样溃疡是一种与HP感染关系更为密切的病变,可能是球部HP感染的特殊表现。并提出球部HP感染可能是胃窦部HP生长繁殖泛溢到球部,造成“潮式”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胃部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胃部病变占相当比例.我们对122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和122例非肝病非门脉高压患者进行胃镜下观察对比,旨在进一步了解肝硬化门脉高压时的胃部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微波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有效性.方法 本次试验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所收治的9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人,并保证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采用G Z Y-I型国产功能治疗仪进行子宫微波治疗并结合综合性的护理方法,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乙烯雌酚和安宫黄体酮联合治疗并结合传统的护理手段,分析对比两种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两组患者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状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有效40人,无效5人,总有效率为89%,而对照组中有效患者为25人,无效患者为20人,总有效率为56%.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微波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应该联合综合性的护理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甚至避免子宫切除和各类并发症问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禽流感H5N1病毒感染BALB/c小鼠后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探讨禽流感H5N1病毒感染哺乳动物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选用鹅源禽流感H5N1病毒感染BALB/c小鼠,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和脾脏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采用ELISA检测血液中细胞岗子(IFN-γ、TNF-α、IL-4、IL-18、IL-10、IL-2)及禽流感H5N1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变化.结果 禽流感H5N1病毒感染可引起对宿主短暂的、可恢复的细胞免疫功能损伤:血液CD3+、CD4+、CD8+ T淋巴细胞数量于染毒后第2~4天下降(第4天为最低值),脾脏T淋巴细胞数最于染毒后第5~8天下降(第6天为最低值),然后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染毒后血液细胞因子变化表现为:血清IFN-γ、TNF-α水平下降,IL-4、IL-18、IL-10水平上升,IL-2水平无明显变化.从感染第7天开始检测H5N1禽流感特异性抗体为阳性,抗体水平逐渐升高至实验结束的感染第14天.结论 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宿主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其主要的免疫病理改变之一,细胞因子表达失平衡或过多的表达都可能对宿主产生免疫病理损伤.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ell immunity and eytokines responses to avian influenza A H5N1 virus infections in a BALB/c mode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athogenesis of H5N1 avian influenza disease.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twenty BALB/c mice of the infected group were inoculated with 0.1 ml (10-4.875 TCID50) of A/Goose/Guangdong/NH/2003 ( H5N1 ) virus intra-nasally. Fifty control mice received noninfectious allantoic fluid and another fifty control mice received normal sodium. Blood and splee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live mice every 24 h during the 14 d post-infection. The changes of CD3 + T cells , CD4 + T cells, CD8 + T cells for cell immunity in blood circulation and spleen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the cytokines and antibody responses in blood circulation were detected by ELISA. Necropsy was performed on mice that died during the experiment and those euthanized at end of study. Results Avian influenza A( H5N1) virus infections can make damages to the cell immune system transiently. The CD3 + T cells, CD4 + T cells, CDS + T cells declined at 24 days post infection in blood circulation and declined at 5-8 days in spleen, then recovered to the normal level gradually. The eytokines responses to the infections can be detected: the level of IFN-γ,TNF-α declined, IL-4, IL-18, IL-10 increased, and IL-2 changed little. The antibody increased rapidly from day 7 post infection until the end of the study (day 14 post infection). Conclusion Collectively, avian influenza A(H5N1) virus can cause cell immunity deficiency and an imbalance in the level of eytokines,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the unusual severity of disease caused by the H5N1 avian influenza virus.  相似文献   
9.
李文德  吴玉娥  闵凡贵  黄家园  黄韧 《河北医药》2009,31(23):3181-3184
目的 观察颅内灌注Aβ1-42和Thiorphan给药后恒河猴基底、核大脑皮质等部位胆碱能神经元的改变.方法 将恒河猴4只,分为对照组(1只)与实验组(3只),对照组开颅后只注射0.9%氯化钠溶液,实验组开颅后先注射Thiorphan到猕猴的基底核和大脑皮质消耗已存在的Neprilysin,然后再缓慢的注射孵育好的纤丝状Aβ1-42,再植入含有Thiorphan的微渗透泵到基底核.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脑切片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免疫反应活性及阳性神经元数量及形态学改变.结果 给药后实验组恒河猴基底核、皮质等部位的胆碱能神经元数量减少和ChAT水平降低.结论 Aβ1-42和Thiorphan联合颅内给药后损害大脑基底核、皮质等部位的胆碱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10.
8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空腹血清甘氨胆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