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345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粘膜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对妇女的身心有较大的伤害,近年来对此病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免疫学机制在临床和实验动物方面的研究表明,本病的反复发作主要与阴道局部的免疫学因素有关,提示免疫学治疗将成为本病治疗上一个较有前景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脉冲电泳用于确定念珠菌染色体数目和大小的初步研究刘维达,柴建华,吴绍熙,郭宁如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PFGE)是80年代中期发展的分离大分子DNA技术,已用于人及其它生物基因组分析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角蛋白是表皮和毛发角质形成细胞内主要结构蛋白,其编码基因位点簇集在染色体上两上区域内,故称为角蛋白簇。现综述了已知的角蛋白基因簇及其突变后所导致的多种遗传性皮肤病和其他疾病,旨在揭示发病机理,为尚未解决的遗传性皮肤病研究提供思路,并且为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春夏交替时节,气候温热潮湿,各种真菌繁殖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异常迅速,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癣病也进入高发阶段。作为治疗癣病的常用药物,达克宁对广大患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但皮肤科专家却说,其实很多患者对达克宁的认识远远不够明了,甚至不能正确的使用。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5.
春夏交替时节,气候温热潮湿,各种真菌繁殖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异常迅速,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一癣病也进入高发阶段。作为治疗癣病的常用药物,达克宁对广大患者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但皮肤科专家却说,其实很多患者对达克宁的认识远远不够明了,甚至不能正确的使用。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专家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6.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率较高,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严重影响患者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近来研究发现,真菌及真菌感染可能是银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之一,可以互相影响,甚至有些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会诱发真菌感染.故有必要了解熟悉念珠菌、马拉色菌及皮肤癣菌与银屑病的相互关系及鉴别诊断.就这些病原真菌与银屑病关系的相关研究新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银屑病的学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皮肤癣菌的药的敏感试验新方法。方法:建立反向扩散法,将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稀释成不同浓度加入固体培养基中,用定量取材器从沙保罗琼脂上切取须癣毛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的菌落,种子药物培养基中,并采用抑制率行回归分析。结果:药的培养基药物浓度越高,受试菌株生长菌落越小。接种标本的大小与菌落直径的大小呈正相关。接种标本取靠近菌落中央或边缘部位,对菌落大小基本没有影响。结论:反向扩散法具有可靠、迅速和重复性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足癣是由皮肤癣茵引起的足部真菌感染,主要累及趾间、足跖及侧缘。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80%以上足癣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导致。文献报道,足癣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30%-70%,湿热地区、高湿季节多见,运动员、煤矿工人、士兵、糖尿病患者等多发。治疗足癣的目的是清除致病菌,快速消除症状,防止复发。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局部治疗、系统治疗,以及二者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的差异,探讨其致病性差异。方法:采用PDA培养,对临床分离的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枝孢样枝孢霉和卡氏枝孢霉超微结构有所不同,显示枝孢样枝孢霉真菌易于发生衰老,真菌细胞壁出现明显增厚等改变。结论:了解枝孢样枝孢霉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可用于对暗色枝孢霉病诊治,也能从一个角度说明枝孢样枝孢霉的致病性弱于卡氏枝孢霉。  相似文献   
10.
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料和方法 调查对象 2002年5月~2003年11月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协作组医院皮肤科临床确诊的甲真菌病患者进行多中心、开放性研究,调查协作组的参加单位均为全国皮肤真菌病学重点科室,分布在不同地域,具有较好的真菌培养鉴定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