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目的:研究SARS病人临床特征及其免疫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52例确诊SARS病人,35例1周内入院者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17例在院外接受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组1周以上者为对照,探索SARS治疗方法。检测病人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水平及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研究SARS病人免疫功能变化规律。结果:SARS病人69%具有双峰热型特点,病情演变呈阶段性,可分为四个时期:发热期、肺损伤期、免疫麻痹期、恢复期。早期以联合抗病毒治疗35例,重症3例,无1例死亡;早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者17例,重症7例,死亡7例,死亡均与严重机会感染有关。SARS病人起病初即有T细胞、B细胞、NK细胞下降,在病程8~12天降至最低,普通病人第3周恢复正常,重型死亡病例持续低下。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与流式细胞仪T细胞亚群直线相关,可代替后者观察病情。结论:SARS病人主要矛盾是免疫力低下,病毒直接杀伤淋巴细胞可能是其原因。早期联合抗病毒治疗有较好疗效,不宜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剖宫产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选择1996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AFLP患者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共计19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27.9±3.5)岁,其中初产妇14例(73.7%)前驱症状为乏力、纳差、恶心、呕吐、黄疸。实验室检查示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白细胞升高、肾功能损伤等。入院后密切进行胎儿监测、对围手术期孕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在术后密切注意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同时加强产后护理,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干预后,产妇死亡2例(10.5%),无围产儿死亡。结论对妊娠急性脂肪肝围手术期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改善预后起到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新发的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蔓延。目前,该病已经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人感染、近30万人死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等众多方面。本文通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该疾病特点及疾病演变规律的总结,为新冠肺炎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胸部影像特征。方法对20例肝衰竭合并肺侵袭性曲霉菌病(IPA)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以及胸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3例肝衰竭患者中发生侵袭性曲霉菌病20例(4.3%),其中药物性肝病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6例、代谢性肝病2例、乙型肝炎5例。肝衰竭合并IPA的危险因素包括:70%患者长期使用2种以上抗生素,60%患者有糖皮质激素暴露史,55%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400/mm3。胸部平片缺乏特征性改变,而肺部CT改变以双肺多发结节和近胸膜楔形实变最为常见,晕轮征和新月形空气征较少。5例IPA患者经伏立康唑治愈,其余死亡或自动出院。结论肝衰竭患者易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多数患者具有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胸部CT特征对于肝衰竭合并IPA具有重要的提示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脑炎(CMVE)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地收集北京地坛医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8名合并CMVE的AIDS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病毒学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8例病人脑脊液CMV脱氧核糖核酸(DNA)或CMV-IgM抗体阳性,但血清中CMV DNA可阴性。7例CD4+淋巴细胞计数均〈30/μL,轻症、早期病人可不伴随神经精神症状,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可无异常,7例患者经抗CMV及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均获得临床好转。结论合并CMVE易出现在CD4+淋巴细胞计数低的AIDS病人中,及时对可疑病人进行脑脊液CMV DNA或CMV-IgM抗体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根据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不同可将甲型流感病毒分为16个亚型[1],其中感染人类并能引起一定范围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包括H1N1(甲1)和H3N2(甲3)亚型。2009年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导致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2]。本院于2010年11月3日收治1例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水痘合并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临床特征、细菌学特点以及预后等。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40例水痘合并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中,水痘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发生率35.4%(40/113),为住院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水痘患者继发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最常见病原菌。脓毒症休克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组水痘合并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患者无一进行水痘免疫接种。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肌酐(C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痘合并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者病死率仍较高,积极进行脓毒性休克的预防及治疗尤为关键,接种水痘疫苗可能是从根本上降低并预防水痘并发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急性肾损伤(AKI)在肝硬化患者中普遍存在,会导致病死率明显升高。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KDIGO)标准具有很高的预后预测能力,但是最近国际腹水俱乐部(ICA)提出了一项新的诊断AKI标准。本研究比较了这两种标准诊断AKI及其预测预后的效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5年收治的245例入住ICU的肝硬化患者,收集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不同AKI标准对预后的预测能力和拟合优度。结果 本组住院死亡156例(63.7%);根据KDIGO和ICA标准,AKI发生率分别为63.7%和58.4%;AKI和尿量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KDIGO标准(OR=1.703)的OR值比ICA标准(OR=1.547)更高;KDIGO标准和ICA标准预测死亡的AUROC分别为0.762和0.708,差异显著(P=0.014)。 结论 KDIGO标准比ICA标准预测入住ICU的肝硬化患者住院死亡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慢性腹泻患者31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慢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所有入组病例均进行大便病原学检查,对其中240例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将311例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辨证分为健脾祛湿治疗组(健脾止泻颗粒)102例、补肾固涩治疗组(泻痢康胶囊)106例及对照组(盐酸洛哌丁胺胶囊)103例。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腹泻量表积分、大便频次变化和慢性腹泻临床有效率。结果艾滋病慢性腹泻病原学阴性者263例占84.57%,而病原学阳性者中隐孢子虫32例。治疗2周后,健脾祛湿治疗组、补肾固涩治疗组与对照组腹泻量表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与治疗2周后各组大便频次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健脾祛湿与补肾固涩为主两种治疗方案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慢性腹泻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每日大便频次,明显提高慢性腹泻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艾滋病(AIDS)患者相关慢性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9年11月至2011年2月全国范围内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311例,采用腹泻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面谈调查,并行粪便检查和CD4+ 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 入组患者中检出真菌者121例(38.9%),检出隐孢子虫者32例(10.3%),抗酸染色(+)者6例(1.9%).艰难梭状芽孢杆菌检测(+)者4例(1.3%),空肠弯曲菌(+)者2例(0.6%).沙门菌培养(+)者1例(0.3%).入组患者的真菌检出率各地区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4.317,P< 0.05 ).隐孢子虫感染率各地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9.9484,P< 0.05),农村和城市感染率分别为15.0%(25/167)和4.9%(7/1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8.5605,P< 0.05).患者腹泻程度和大便形状均与CD4+T细胞计数密切相关.结论 我国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感染病原学有一定地域和人群特点,且与CD4+T计数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