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病概率对危险因素的回归方程,不会是直线,而将是曲线。logistic曲线是最适合配发病概率对危险因素的回归曲线,适用于医学上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近视成因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均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学生视力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但报道结果不尽一致,为进一步探索学生近视成因,我们选择近年报道的对  相似文献   
2.
病历摘要 病例1:患者贾XX,男,22岁,学生.主因"发现HBsAg(+)16年,反复乏力、纳差8年,加重1个月"于2007年6月17日人院.患者于16年前体检发现HBsAg(+),无不适,肝功能正常,未系统诊治.  相似文献   
3.
7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72例确诊PBC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 72例中男 8例 ,女 6 4例 ,男 :女为 1:8,平均年龄 (5 0 .8± 12 .5 ) (2 6~ 81)岁 ,近年来确诊人数显著上升。 (2 )主要临床特征为黄疸 (93.0 % )、乏力 (87.5 % )、食欲下降 (80 .5 % )、皮肤瘙痒 (41.7% )及脾肿大 (6 3.9% )、肝肿大 (2 9.2 % )。 2 0例(2 7.8% )合并其他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 (3)主要异常检测包括 :高胆红素血症 (93% )、ALP升高 (95 .8% )、γ -GT升高 (88.9% )、AST升高 (93.0 % )、ALT升高 (80 .6 % )、血清IgM升高 (83.8% )。抗线粒体抗体 (AMA)阳性率 81.4 % ,抗M2 阳性率 70 .3%。AMA阴性PBC与AMA阳性PBC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 (4) 38例病情好转 ,总有效率 5 8.5 % ,常规保肝药效果欠佳 ,加用熊去氧胆酸或皮质类固醇有一定疗效。结论 PBC多见于中年女性 ,近年来确诊病例数显著增加。血清ALP、γ-GT、IgM明显升高及AMA、抗M2 阳性有助于诊断本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临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患者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患者的病原学。方法 采用巢式PCR(nPCR)检测HBV、TTV、B19、和SENV DNA;用逆转录巢式PCR(RT-nPCR)检测HGV和HCV RNA。结果 60例临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中,单独HBVDNA阳性30例(阳性率为50.0%),HBV和TTVDNA阳性10例(16.7%),HBV和B19DNA阳性6例(10.0%),HCVRNA、HBV和SENVDNA阳性1例(1.7%),单独HCVRNA阳性1例(1.7%),HCVRNA和B19DNA阳性1例(1.7%),HGVRNA无一例阳性,单独B19DNA阳性2例(3.3%)。单独TTVDNA阳性1例(1.7%),另8例(13.3%)上述病毒核酸均为阴性。HBV合并感染TTV或B19对其血清学生化指标无影响。结论HBV是临床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原,HGV、TTV、B19和SENV与非甲-戊型肝炎无关。  相似文献   
5.
中草药叶下珠不同品种和制剂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2.15细胞为模型,对不同品种,剂型和添加成份的叶下珠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的研究。结果显示,七种受试药物体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抗HBV活性。其中以沱茶珍珠草、胶囊1号作用最明显,在浓度为500mg/L时对HBsAg的抑制率可达100%,而未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Southern印迹杂交显示,胶囊1号对细胞内外HBVDNA的抑制呈剂量依赖型。还观察到,药物对病毒颗粒产一的抑  相似文献   
6.
酸性牛神经肽1对吸毒成瘾小鼠戒断后发作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为了解酸性牛神经肽1(ABNP-1)对吸毒成瘾小鼠戒断后发作的治疗作用,连续10d给于实验小鼠盐酸吗啡使小鼠成瘾,停止给药后用吗啡拮抗剂纳洛酮催瘾,成瘾小鼠因戒断后发作从跳台上跳下。用ABNP-1治疗成瘾小鼠(2.0g/kg,1次)。结果:使80%的成瘾小鼠不从跳台上跳下。结果表明:ABNP-1能有效地治疗成瘾小鼠戒断后的发作。  相似文献   
7.
8.
眼睛特殊的解剖和生理学结构形成多种生理障碍和清除机制,导致眼内药物递送严重受阻。有机纳米药物载体具有多种优异的理化以及生物特性,赋予药物颗粒以良好的黏附性、渗透性、靶向改性和控释能力以及优越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克服眼睛的多重障碍,显著提高药物的递送以及利用效率。固体脂质纳米载体能够将活性组分包载在脂质结构中,在提高药物稳定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脂质体可以转运疏水或亲水分子,包括小分子药物、蛋白质和核酸等;相较于线性大分子,树枝状大分子具有规整的结构和明确的分子量及分子尺寸,能够精确控制分子形状和官能团等;可降解聚合物材料赋予纳米递送系统多种尺寸、电位、形态等特点,有效实现对药物的控释,且易与各种配体和功能分子修饰;有机仿生纳米载体借助天然颗粒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优化,表现出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更低的毒性。本文综述了上述有机纳米载体克服不同眼内障碍的作用方式及递送效果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作者于1984年11月至1995年1月,对来我院住院的9个病人经根结肠下行牌肾分流术,收到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例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15岁一50岁。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例,其他原因所致肝硬化5例。肝功能按Child分级,Ⅰ级4例,Ⅱ级3例,Ⅲ级2例。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7例,另2例仅食管球脉曲张。9例患者均行脾切除加牌肾端侧吻合术。吻合口长征1.0cm—1.3cm,平均1.1cm。术中行门脉压测定,切牌前平均为3.53kPa,切牌后(分流前)平均为3.43kPa,切牌后平均降压0.10kPa;分流后门脉压平均为2.80kPa,分流术平均…  相似文献   
10.
体外抗HBV药物筛选的研究刘庄综述傅希贤审校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感染HBV的大约二十亿,其中三亿为慢性携带者,并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乙型肝炎病毒属嗜肝病毒科,因其感染宿主较窄,阻碍了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