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认识心电图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的发病、就医和心电图演变规律. 方法收集我院自1985~2000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心电图特征和心肌酶谱分析,诊断按WHO标准.结果收集到1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历,资料较完整者120例,心电图不典型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46-80岁,66岁以上者26例.前壁心梗18例,下壁心梗6例,高侧壁心梗 7例.心内膜下心梗4例(未合并束支阻滞).急性期心电图呈单纯QRS波变小并呈锯齿样钝挫5例,ST-T加QRS波复合改变29例,住院期间3-7D内演变为典型Q波梗死17例.合并右束支阻滞2例,左束支阻滞2例,室内阻滞1例.肺氯肿极度顺钟转位6例.起病至就诊<24h 19 例,,1-2周9例,起病症状为不稳定心绞痛者15例,起病为急性工进行性心悸,呼吸困难10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4例,肺心病6例,住院1周内发生泵衰歆12例,诊断延误至入院3-7d 6例:完右合并前壁急性心梗2例,肺心病合并下壁,前壁心梗各1例,脑梗死合并心梗1例,有稳定心绞痛转为广泛前壁急性无Q波心梗1例(检证实),死亡9例,其中猝死3例.心肌酶谱高于2倍政党值伴动态演变18例.讨论本组心电图不典型者占急性心肌梗死29.2%.早期不典型Q波即等位性Q波者29例,演变为典型Q波17例,影响图形的临床因素为:发病就座至记录心电图的时间过早或过迟,尤其是部分不稳定心绞痛进展为早期心肌梗死过程中易延误诊断心梗早期范围小随后延展,肥胖横位心及或合并肺气肿顺钟转位影响,使下壁或前壁QRS波图型疑似梗死图形而与真正的心梗图形混淆;易掩盖前壁心梗ST-T演变的因素:高血压心脏病伴胸前导联ST压低,心室内传导阻滞继发ST-T异常.本组传统心肌酶谱指标敏感性51.4%,与检测时间及方法所限有关.有助于早期诊断的处理程序:可疑缺血笥胸痛者留院观察至少3D检测血液心肌标记物,及时记录18导心电图,特别注意等位性Q波与典型Q波诊断心梗有同样意义.肺气肿顺钟转位肥胖横位心患者加做右胸,胸前下移一肋间及或吸气时心电图记录.不稳定心绞痛及泵衰入院者及时查血清心肌标记物至少连续3d.  相似文献   
2.
男 ,38岁 ,因上腹胀痛不适 2月余 ,加重 3d、晕厥 1 h,于 2 0 0 1 - 1 2 - 30入院。病人于入院前 2月开始反复发作上腹不适 ,入院前 3d明显加重 ,并出现可疑晕厥黑便 1~ 2 / d,入院前 1 h出现头晕、乏力、心悸 ,继而晕厥 ,持续 3~ 5 min,无抽搐、恶心、呕吐等 ,被家人送入院。查体 :慢性重病容 ,精神差 ,口唇绀 ,血压 48/ 45 mm Hg,心率 48/ min,心音低 ,A2 =P2 ,腹软 ,上腹轻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血白细胞1 .2× 1 0 9/ L,中性 0 .81 ,淋巴 0 .1 9;大便常规 :酱黑色 ,软便 ,潜血 :阴性。心电监护示 :心率 48/ min,心肌缺血 , ° 型…  相似文献   
3.
男,38岁,因上腹胀痛不适2月余,加重3 d、晕厥1 h,于2001-12-30入院.病人于入院前2月开始反复发作上腹不适,入院前3 d明显加重,并出现可疑晕厥黑便1~2/d,入院前1 h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继而晕厥,持续3~5 min,无抽搐、恶心、呕吐等,被家人送入院.查体:慢性重病容,精神差,口唇绀,血压48/45 mmHg,心率48/min,心音低,A2=P2,腹软,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血白细胞1.2×109/L,中性0.81,淋巴0.19;大便常规:酱黑色,软便,潜血:阴性.  相似文献   
4.
前列地尔的药理特性及其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高压在多种心血管疾病进程中的病理生理意义受到临床关注。前列地尔具有扩血管作用,对肺血管有特异的选择性,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细胞保护作用。扼要介绍前列地尔治疗各种病因所致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近况,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改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CHF患者外周静脉血和肺动脉血中NO、ET、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含量。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外周静脉和肺动脉血浆中NO、ET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血浆ACE水平呈现相同的变化;血浆ET增加的幅度大于NO,因此,CHF患者NO/ET比值降低(P<0.05)。这些变化在患者的肺动脉中比外周静脉中更明显(P均<0.05),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结论:血浆NO水平增高,NO/ET比值降低是CHF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反映了心力衰竭时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6 4例 ,分为 2组。治疗组32例 (男 18,女 14) ,年龄 2 7岁~ 80岁 ,平均 6 3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6例 ,扩张性心脏病 4例 ,冠心病 10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12例 ,心功能 级 18例 , 级 14例。对照组 32例 (男16 ,女 16 ) ,年龄 2 6岁~ 83岁 ,平均 6 4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6例 ,扩张性心脏病 3例 ,冠心病 11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心功能 级 2 0例 , 级 12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 ,包括吸氧、利尿、洋地黄类制剂、硝酸脂类药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 40 m g和硝酸甘油 10 m g…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54例在甘肃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患者,ERAS组和对照组各27例。ERAS组采用加速康复理念行围手术期处理,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处理措施,比较2组的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ERAS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首次通气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术后腹腔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减少(P<0.05)。 结论ERAS技术用于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围手术期优势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肺动脉压力与肺动脉和外周静脉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的变化及前列腺素E1(PGE1)干预的影响,为CHF诊治提供参考。表1 CHF患者血浆NO、ET、NO/ET、ACE浓度(x±s) 组  别NO(μmol/L)ET(pg/ml)NO/ETACE(U)对照组(20例)18414±49224680± 196393±05019321±4136CHF组(35例)30756±1094819680±10710156±04325634±7416Ⅱ级(7例)22210±105109960±4140222±08819737±2888Ⅲ级(18例)31512±9453△18030±9500△174…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按肾素分为高肾素、正肾素及低肾素三型。各型的发病率各家报导不一致,关于肾素分型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指导和预后的判断价值,现已提出不同看法,引起广泛注意。为了探讨原发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认识心电图非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的发病、就医和心电图演变规律. 方法收集我院自1985~2000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心电图特征和心肌酶谱分析,诊断按WHO标准.结果收集到13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历,资料较完整者120例,心电图不典型者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46-80岁,66岁以上者26例.前壁心梗18例,下壁心梗6例,高侧壁心梗 7例.心内膜下心梗4例(未合并束支阻滞).急性期心电图呈单纯QRS波变小并呈锯齿样钝挫5例,ST-T加QRS波复合改变29例,住院期间3-7D内演变为典型Q波梗死17例.合并右束支阻滞2例,左束支阻滞2例,室内阻滞1例.肺氯肿极度顺钟转位6例.起病至就诊<24h 19 例,,1-2周9例,起病症状为不稳定心绞痛者15例,起病为急性工进行性心悸,呼吸困难10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4例,肺心病6例,住院1周内发生泵衰歆12例,诊断延误至入院3-7d 6例完右合并前壁急性心梗2例,肺心病合并下壁,前壁心梗各1例,脑梗死合并心梗1例,有稳定心绞痛转为广泛前壁急性无Q波心梗1例(检证实),死亡9例,其中猝死3例.心肌酶谱高于2倍政党值伴动态演变18例.讨论本组心电图不典型者占急性心肌梗死29.2%.早期不典型Q波即等位性Q波者29例,演变为典型Q波17例,影响图形的临床因素为发病就座至记录心电图的时间过早或过迟,尤其是部分不稳定心绞痛进展为早期心肌梗死过程中易延误诊断心梗早期范围小随后延展,肥胖横位心及或合并肺气肿顺钟转位影响,使下壁或前壁QRS波图型疑似梗死图形而与真正的心梗图形混淆;易掩盖前壁心梗ST-T演变的因素高血压心脏病伴胸前导联ST压低,心室内传导阻滞继发ST-T异常.本组传统心肌酶谱指标敏感性51.4%,与检测时间及方法所限有关.有助于早期诊断的处理程序可疑缺血笥胸痛者留院观察至少3D检测血液心肌标记物,及时记录18导心电图,特别注意等位性Q波与典型Q波诊断心梗有同样意义.肺气肿顺钟转位肥胖横位心患者加做右胸,胸前下移一肋间及或吸气时心电图记录.不稳定心绞痛及泵衰入院者及时查血清心肌标记物至少连续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