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脓肿的有效治疗方法及经验体会。方法21例颅内脓肿患者采用钻孔导管持续引流术或微创清除术并配合全身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方法治疗。结果术后经抗生素液体、生理盐水及过氧化氢反复冲洗后,术后7~10 d拔除引流管,无1例死亡,治愈17例,仅3例留有轻瘫,无其他后遗症。结论采用钻孔导管持续引流术或微创清除术并配合全身联合应用抗生素是治疗颅内脓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伤性颅骨缺损不同修补时间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72例,按照行颅骨修补的不同时间分为超早期(4~6周)、早期(7~8周)、常规期(≥3个月)3组,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超早期组皮瓣下积血、积液的发生率(25%、31.25%),均高于早期组(3.84%、3.84%)及常规组(3.3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早期组神经功能改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超早期、早期组术后精神症状改善较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早期与早期组之间术后精神症状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颅骨缺损选择早期颅骨修补可以显著降低超早期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较常规时间颅骨修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与无水乙醇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2年5月我院门诊CHL患者70例(78个瘤体),按患者登记的出生日期单双日分为平阳霉素组36例(38个瘤体)和无水乙醇组34例(40个瘤体),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和无水乙醇治疗,根据CHL瘤体直径及患者情况调整药物用量及治疗次数。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瘤体缩小率。结果两组均未出现治疗无效患者,平阳霉素组治愈24例、有效12例,无水乙醇组治愈14例、有效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血常规及肝功能异常变化;平阳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5/36),无水乙醇组为38.2%(1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P<0.05)。平阳霉素组平均瘤体缩小率为(91.6±5.6)%,无水乙醇组为(76.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8,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或无水乙醇治疗CHL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可作为临床治疗CHL的有效方法;而超声引导下注射平阳霉素的效果优于注射无水乙醇,安全可靠,建议作为CHL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自发性高血压(SH)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25只;模型组和实验组构建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不阻塞大脑中动脉血供;实验组于术前30 min及再灌注后6 h腹腔注射姜黄素100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大鼠认知功能、缺血侧海马区神经元凋亡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2~72 h,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神经元凋亡细胞数量增多,而实验组较模型组减少;模型组穿台次数减少,实验组多于模型组;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延长,实验组短于模型组;模型组缺血侧海马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含量高于假手术组,实验组PI3K、p-AKT蛋白含量高于模型组,Caspase-3蛋白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姜黄素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SH大鼠神经元凋亡程度,改善认知功能,其机制与上调PI3K、p-AKT蛋白表达及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精索静脉曲张(V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检测132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V组)和38例健康体检者(C组)的双侧精索静脉,观察精索静脉平静呼吸时的最大内径(DR)、Valsalva试验时的最大内径(DV)、最大反流速度(Vmax)及反流持续时间(TR)。结果 V组左侧精索静脉的DR、DV、Vmax、TR均明显大于C组左侧(P<0.01),也明显大于同组右侧精索静脉的检测值(P<0.01)。结论高频超声可为Vc患者提供精确的精索静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有助于Vc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介入和显微手术治疗各54例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术后恢复良好率、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根据GOS评分,介入治疗组术后恢复良好、轻残、重残、植物生存、死亡分别为41例、6例、4例、2例、1例,而显微手术组分别为39例、8例、5例、1例、1例.介入治疗组、显微手术组的并发症分别为5例(9.26%)、6例(占11.1%),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2±0.9)d、(8.3±1.0)d.两组术后恢复良好率、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内介入与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无明显差异,应根据不同病情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伤合并胸腹部外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2年9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伤合并胸腹部外伤81例临床资料。结果:81例患者中恢复良好50例(61.7%),中残6例(7.4%),重残2例(2.5%),植物生存状态2例(2.5%),死亡21例(25.9%)。结论:重型颅脑伤合并胸腹部外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5年收治的832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10例符合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其中治愈8例,死亡2例 ;15例颅脑损伤符合脑性盐耗综合征,治愈13例,死亡2例.结论 颅脑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措施不同于脑性盐耗综合征,对其进行早期诊治能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脑梗死(PTCI)是颅脑损伤后的一种并发症,易被误诊或漏诊,以往很少引起注意,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神经外科界的高度重视,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对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收治外伤后脑梗死患者47例(占同期颅脑损伤患者的2.97%)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 delayed traumatic intracerebral hematoma,DTICH)临床上发生率较低,但因病情进展隐匿,容易延误诊治.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DTICH52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的6.8%),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男35例,女17例,年龄8~79岁,中位年龄54.5岁.致伤原因:车祸32例,摔伤17例,硬件击伤3例.受伤部位:额部9例,颞部8例,枕部35例.加速伤3例,减速伤49例.52例中从受伤到首次头部CT检查时间最短30 min,最长8h.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8分30例;9~12分9例,13~15分1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