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患者男性,40岁,因“突发左足背伸无力6年余,加重伴双下肢乏力3个月”于2010年6月2日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足背伸乏力,不能勾起摩托车启动杆,曾在外地医院就诊,行腰椎CT检查和肌电图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左侧腓总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本院采用高锰酸钾洗液治疗新生儿皮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8月-2013年11月出生的新生儿66例皮炎患者进行资料对比回顾性研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新生患儿,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局部,观察组则采用高锰酸钾洗液(1:5000)进行局部浸泡,观察两组患儿的康复情况,对比治疗皮炎的效果。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对比治疗来看,采用高锰酸钾洗液治疗新生儿皮炎具有显著性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藤草煎治疗脑出血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出血合并抑郁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治疗组给予藤草煎汤剂口服,分别于入选时、治疗3个月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时2组患者NIHSS评分和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藤草煎治疗脑出血后抑郁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李小亮  李君  李林  孙林林  陈扬  付爱军 《安徽医药》2020,24(8):1497-1501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 108只健康雄性清洁级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 SAH组、纳洛酮组,每组 36只。假手术组只进行造模手术不刺破血管, SAH组利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成大鼠 SAH动物模型,纳洛酮组在造模成功后立即给予纳洛酮(1 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每 12小时注射 1次,用药至处死的各时相点。假手术组和 SAH组采用同样方法注射同等体积的 0.9%氯化钠溶液。每组又按 6h、24 h、72 h时间点分为 3个亚组(每个亚组 12只 SD大鼠)。穿梭箱实验观察三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苏木素 ?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自噬特异性标志物 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 1轻链 3(LC3?Ⅱ)在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 SAH组 6h、24 h、72 h各时间点逃避反应次数减少[(24.83±3.24)次比(14.41±1.98)次,(25.33±2.64)次比(16.25±2.18)次,(25.16±2.82)次比(18.33±2.57)次](P<0.05),逃避反应时间增加[(3.54±0.99)s比(9.09±1.38)s,(3.55±0.84)s比(8.73±1.13)s,(3.54±0.83)s比(8.00±1.04)s](P<0.05)海马区正常神经细胞数量减少[(122.67±5.55)个比(84.25±12.63)个,(122.25±5.50)个比(75.58±11.11)个,(121.58±5.68)个7.75±10.55)个](P<0.05)表达 Beclin?1和 LC3?Ⅱ蛋白的阳性细胞数量增高[(20.50±3.45)个比(31.41±4.96)个,(20.33±2.77)个比(47.67±7.35)个,(200±3.59)个比(43.17±6.46)个;(17.08±比(6,.5,3.00)个比(27.42±3.40)个,(17.50±2.31)个比(39.83±4.67)个,(17.41±2.57)个比(31.50±4.06)个](P<0.05)。与 SAH组比较,纳洛酮组各时间点逃避反应次数增多[(14.41±1.98)次比(16.50±1.93)次,(16.25±2.18)次比(19.25±2.30)次,(18.33±2.57)次比(22.50±2.20)次](P<0.05),逃避反应时间减少[(9.09±1.38)s比(8.05±1.24)s,(8.73±1.13)s比(6.56±1.09)s,(8.00±1.04)s比(5.36±0.97)s](P<0.05)海马区正常神经细胞数量增多[(84.25±12.63)个比(94.75±11.06)个,(75.58±11.11)个比(84.50±9.21)个,(67.75±10.55)个比.33±9.88)个](P<0.05)表达 Beclin?1和 LC3?Ⅱ蛋白的阳性细胞数量增高[(31.41±4.96)个比(77,(36.17±4.06)个,(47.67±7.35)个比(57.58±6.68)43.17±6.46)个比(52.75±7.35)个;(27.42±3.40)个比(30.92±4.19)个,个,(,(39.83±4.67)个比(48.33±5.66)个,(31.50±4.06)个比(38.58±5.40)个](P<0.05)。结论纳洛酮的干预可适度激活 SAH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的表达,并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卒中型烟雾病(MMD)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方法对12例颅脑 CT 平扫未发现病变,经 DSA 证实的 MMD 患者(病例组)和1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行多排螺旋 CT 灌注成像(CTPI),计算出2组样本相对应脑解剖部位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所得数值的统计学意义。结果病例组不同部位脑组织各血流灌注参数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0);对照组不同部位脑组织各血流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额叶、颞叶、顶叶及基底节区脑血容量(rCBV)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病例组额叶脑血流量(rCBF)低于对照组(P <0.05);病例组额叶、颞叶、顶叶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额叶对比剂峰值时间(TTP)较对照组延长(P <0.05)。结论CTPI 可以定量地反映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评价尚未出现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的 MMD 患者脑循环障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 brain injury)是闭合性脑外伤的一种,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1-2].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亚低温治疗脑外伤进行了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但关于亚低温与神经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探讨亚低温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CA1区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蛋白表达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颅脑创伤患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杨鹏  李建珉  朱军  刘清军  付爱军  陈通  李云 《医学争鸣》2007,28(21):1957-1959
目的:探讨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CA1区Apaf-1蛋白表达及其对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armarou打击法制作大鼠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模型,以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海马CA1区Apaf-1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3 h,海马CA1区Apaf-1蛋白表达含量开始增加,6 h达到高峰,12 h仍保持高水平,24 h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Apaf-1蛋白可能参与了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CA1区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脑损伤的程度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量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于入院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根据CT扫描进行改良Fisher分级,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脑血管痉挛,观察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脑损伤的程度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量的关系。结果本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40%,随着入院后伤病情逐渐加重,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逐渐升高;随着改良Fisher分级的增加,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与脑损伤的程度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CT定位颅骨钻孔置管抽吸血肿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2年,我们采用CT扫描定位,颅骨钻孔置管抽吸血肿,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4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脑损伤(DBI)后可出现神经元延迟性死亡,导致患者长期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我们通过研究神经节苷酯(GM-1)对大鼠DBI后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