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龚启荣 《江苏医药》1993,19(12):660-661
报道眶内和眶颅、眶副鼻窦联合植物性异物8例,以芦根为主,存留时间4个月到8年。异物部位:眶内2例,筛颌窦2例,硬脑膜1例,中颅凹2例,蝶窦1例。确诊方法以CT为主。均以手术出异物而治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酶是否可以溶解晶状体囊膜上皮细胞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撕下的前囊膜,对半切开,一半立即置于37℃水浴箱中的2ml平衡液中。另一半置于37℃水浴箱中的2ml平衡液 1500IU透明质酸酶中。分别放置5、1O、15min,然后立即放入4%戊二醛中固定,送透射电镜检查。结果:置于平衡液中5、10、15min的前囊膜,囊膜表面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之间的细胞连接完整;而置于透明质酸酶中5,10、15min的前囊膜,其表面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囊膜之间的缝隙随时间延长而增大。结论:透明质酸酶可以破坏晶状体上皮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囊膜之间的连接,从而使晶状体囊膜上的上皮细胞易于被清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氪激光光凝术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的疗效。方法 :76例 97眼分 3组 ,增殖前期组、视网膜新生血管 (NVE)组、视盘新生血管 (NVD)组 ,行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 ,观察术前、术后新生血管性病变、视力的变化及光凝后的并发症。结果 :光凝术后增殖前期组 2 8眼 (84.8% )未发生新生血管 ,且无并发症 ;NVE组新生血管完全消退 3 3眼 (73 .3 % ) ;NVD组为8眼 (4 2 .1%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经追加光凝后仍持续存在新生血管的 NVE组 6眼 (13 .3 % ) ,NVD组 8眼(4 2 .1%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并发症 NVE组 6眼 (13 .3 % ) ,NVD组 5眼 (2 6.3 % )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3组视力术前、术后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可有效阻止和治疗 PDR的发展 ,视网膜新生血管疗效优于视盘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4.
双下转肌麻痹的病因分析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的下直肌和上斜肌同时麻痹称为双下转肌麻痹。病因不清;是临床少见的眼外肌疾患。临床表现原在位健眼注视时患眼上斜视,患眼注视  相似文献   
5.
对203例弱视,斜视作屈光不正分析,结果发现弱视儿童中远视和复性远视散光的发生率高于近视和复性近视散光。  相似文献   
6.
7.
分析57例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不复位26例,复位后再脱离31例,手术失败的原因,发现原裂孔未闭、新裂孔形成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视网膜脱离术后未复位或再脱离的三大原因,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原因的因素,讨论了有关再手术的问题。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3,9:164-165)  相似文献   
8.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感染性眼内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快速诊断细菌性、真菌性眼内炎及混合感染的价值。 方法 MPCR法检测常见致病性细菌和真菌菌株,并检测38例患者41只眼(双眼3例,单眼35例)眼内液标本,与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比较。 结果 MPCR法5 h即可检测出标本中微量细菌和真菌,41份标本MPCR检测阳性34份(82.9%),其中细菌阳性26份,真菌阳性6份,细菌和真菌均为阳性2份,MPCR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菌或真菌培养 (χ2=9.60,P<0.05)。 结论 MPCR速度快、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有助于细菌性和真菌性眼内炎的快速明确诊断。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81-83)  相似文献   
9.
眼睑皮肤深部真菌感染是一少见眼病,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临床上极易误诊。随着眼部及全身广泛应用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真菌病已日渐增多。现将我们遇到的10例报告如下。本病以农村儿童及青壮年居多。患者自觉症状轻微,可有眼睑红肿、痒,但无明显疼痛。病变多位于接近睑缘处的皮肤。临床表现多样,形态不一。就诊时的表现与病程有关,病程较短者表现为局限性结节,较长者表现为溃疡性结节,病程长者则表现为脓肿或沿淋巴管扩散的成串排列的脓肿。  相似文献   
10.
交感性眼炎发病机理与治疗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辉  龚启荣 《实用眼科杂志》1991,9(8):478-479,4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