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2.
各种退行性视网膜病变缺乏常规的治疗方法,通过干细胞移植,使其整合入视网膜各层并且分化为目标细胞,以重建视网膜功能,给不可逆性盲眼患者带来了曙光。近年来视网膜干细胞移植的试验性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现就视网膜神经干细胞移植的供体材料来源、诱导分化及影响因素和试验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Sirius、Lenstar及A超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差异,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方法 对52例(104眼)近视眼患者,依次采用Sirius、Lenstar及A超测量CCT.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CCT测量值两两间的差异及相关关系,Bland-Altman分析评价一致性.结果 Sirius与A超、Lenstar与A超的CCT测量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Sirius与Lenstar的CCT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仪器测量CCT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CCT测量值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Sirius与A超(-16.7,8.0)μm、Lenstar与A超(-19.7,8.5)μm、Sirius与Lenstar(-12.8,15.3)μm.结论 Sirius、Lenstar与A超测量CCT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角膜中央厚度测量的常规工具.Sirius和Lenstar测量值与A超相比,存在差异,前二者低估了中央角膜厚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梳理与分析我国传统中医药文献在药物安全性及其警戒意识方面的认知,为研究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内涵,探索控毒方式及其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并进而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研究认为:有史以来,医药学家非常重视药物的安全性,常以"毒药"表达药物警戒及其安全性;并常通过控量限时、炮制、配伍等方式降低毒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在此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用药经验,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29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方法对29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手术治疗22例,非手术治疗7例,随访19例按COS评定预后,良好10例,中残5例,重残4例,死亡2例。结论CT复查是早期诊断术后继发颅内血肿的重要方法,及时手术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C57 BL/6小鼠氧致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 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 OIR),探讨阻断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方法:取鼠龄7 d ( P7)的健康C57 BL/6小鼠置于75%±2%氧气浓度的密闭氧舱中5d,鼠龄12d (P12)时返回正常空气环境以建立氧诱导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新生小鼠于P12~P16隔日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0.5μL含有25ng(A组),50ng(B组),250ng(C组)可溶性EPO受体的PBS液以及不含EPO受体的PBS液( D组)。于P17时分批处死各组小鼠,小鼠眼球以4%多聚甲醛固定,制成病理切片,进行视网膜组织形态病理学观察计数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细胞核数,了解视网膜新生血管增生程度。
  结果:计数病理切片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细胞核数目,各组玻璃体内EPO受体注射组较PBS注射组新生血管细胞核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各不同浓度EPO受体组间新生血管细胞核计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EPO受体浓度增高,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减少。
  结论:可溶性EPO受体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够阻断EPO的促新生血管生成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84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1985-2000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84例进行心电图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文志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57-157,160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3例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组,43例患者选择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称之为观察组,38例患者选择常规开颅减压手术治疗,称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颅内压下降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术后预后由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脑颅损伤具有减压速度快、预后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即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在临床中的发生情况,发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安全用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临床发生的90例中药严重、新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中药严重不良反应91.55%以上发生在静脉给药,中药注射液ADR多数发生在静脉给药10分钟内;新的严重不良反应63.16%发生在口服制剂.结论:中药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有相关性.口服中药制剂安全信息尚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性眼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方法以无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血管病变等眼部疾病的健康人群105例为对照组,同期缺血性眼病患者200例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这两组研究对象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发生率和频发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缺血性眼病组心电图ST-T改变率大于对照组(χ~2=46.719,P0.05)。缺血性眼病组频发心律失常发生率大于对照组(χ~2=90.287,P0.05)。结论缺血性眼病与动态心电图改变有相关性,提示心血管相关疾病可能是缺血性眼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