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眼睛是在自然光下发育、生长的。对人而言,最佳的光源是散射的自然光。其具有如下特征:①光线的亮度稳定性好,没有人眼可觉察的、快速的明暗变化(即频闪)。②色温在4000~4600K左右,色温适中,光柔和带点黄。③散射光,无对比度很强的阴影。④光谱连续,是由多种可见光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混合光,非单色光。所有“护眼灯”的目标,是要让灯发出尽量接近自然光特性的光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价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及视功能的预后。方法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31例共35眼,均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和C3F8填充,同时在不经任何辅助剂染色的情况下使用自制钩针辅助下进行内界膜剥离治疗,术前术后采用OCT及标准对数视力表等对患眼进行检查和随访。结果术后裂孔闭合率达93.7%,视力提高率达91.4%;视物变形等症状也有明显改善。并发症:术中7眼出现毛细血管性出血,术后1d~7d8眼患者出现眼压升高(均<40mmHg),5眼出现后囊下混浊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进展。结论内界膜剥离可使特发性层黄斑裂孔获得较高的闭合率,视功能亦可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甲醇中毒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眼部改变,为研究中毒后视功能损害及救治方法建立基础。【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A(低剂量甲醇组)、B(高剂量甲醇组)、C(生理盐水对照组)、D(空气对照组)4组,每组8只。A、B组吸入N2O/O2混合气及不同剂量甲醇灌胃,C组吸入N2O/O2混合气及生理盐水灌胃,D组置于正常空气中并按B组剂量给予甲醇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及眼部改变、静脉血甲醇浓度、视网膜电图和视网膜组织学改变。【结果】染毒大鼠反应迟钝、运动失调,视盘充血水肿、视网膜点状出血,A组大鼠体质量为(187±12)g,B组为(176±131g,较C、D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A组视网膜电图a、b波振幅分别为(87±13)μV、(187±38)μV,B组a、b波振幅分别为(53±19)μV、(132±39)μV,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视网膜在光镜下表现为各层细胞水肿、排列紊乱及空泡化;电镜下细胞凋亡,线粒体肿胀、嵴断裂;B组动物上述改变尤其明显。【结论】吸入N2O/O2混合气及甲醇灌胃可建立急性甲醇中毒的大鼠模型,出现典型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视网膜前膜组织培养中存在的细胞迁出率低、传代困难等问题;观察培养细胞的成分及体外培养细胞迁出率和增殖力与PVR发病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组织块培养法对手术中剥离的PVR患者视网膜前膜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双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DAB显色法对细胞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PVR在3个月内的细胞迁出率与3个月以上的细胞迁出率和细胞传代率都有统计学意义;共培养31例前膜组织其中23例有细胞迁出,14例成功进行了细胞传代,8例传至第四代;免疫组化鉴定见:s-100、CK为阳性,Vimt、GFAP仅少部分细胞呈阳性,CD34呈阴性反应.结论 PVR 3个月内的患者的视网膜前膜组织是进行视网膜前膜组织体外培养的最佳选材;培养的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为主,含有少部分成纤维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氟尿嘧啶联合低分子肝素在预防玻璃体切割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生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随机选择本科2003.4~2003.11间需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50例50眼,病例选用标准为具有玻璃体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高危因素的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灌注液中加入低分子肝素和氟尿嘧啶,药物灌注时间控制在35~45分钟之间,随访3个月,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访3个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8%(2/25)和36%(9/25),有显著性差异(P=0.041),治疗组术后因PVR造成的视网膜脱离复发率为4%(1/25),对照组为16%(4/25),治疗组1例和对照组4例患者成功的进行了视网膜的再次复位手术。没有发现有明显的与药物有关的眼部并发症。结论虽然术后3个月时两组视网膜脱离的复发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术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意义的减少。本试验显示了手术联合氟尿嘧啶与低分子肝素可以预防术后PV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正常青少年恒河猴麻醉状态下视觉电生理活动的特点,为建立各种疾病的恒河猴动物模型提供更为有效的检查手段和临床参考。 方法:健康36~48月龄恒河猴16只32眼;氯胺酮肌注全麻下应用德国ROLAND CONSULT 公司生产的视觉电生理仪进行f-ERG检测,并分别记录各刺激强度下的检测值;相同方法检测人类正常青少年的f-ERG数据;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两组数据值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f-ERG检测结果显示恒河猴与同龄人类相比较,暗适应状态下不同刺激强度及刺激方式作用下ERG波形的潜伏期均有所缩短,振幅亦有所减小;明适应状态下b波振幅则和人类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本研究提供了正常恒河猴f-ERG的最佳刺激条件及正常参考值范围。综合分析可知暗适应状态下恒河猴的视网膜电反应弱于正常人类,而明适应状态下电反应活动则与人类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我们在对是恒河猴各种眼部疾病动物模型进行以上检测时要更加谨慎的对待恒河猴视网膜电流图正常参考值范围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眼伴未成熟期白内障患者行Phaco+IOL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法高度近视合并未成熟期白内障患者35例68眼,年龄42~55岁,球镜光屈度均>-9.75.00D,平均-11.3±1.26 D,眼轴长度均>27.32 mm,平均(29.22±1.87)mm;所有患者均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可折叠式IOL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分别于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行视力和眼部状况检查,并记录其视力及眼部并发症情况。结果视力恢复情况:随访至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5者48眼,占70.58%,其中有10眼裸眼视力≥0.8;并发症情况:术中有3眼发生后囊破裂,予植入张力环后均顺利植入人工晶体;术后早期部分患者出现角膜内皮水肿及一过性眼压升高现象,予以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至术后6个月时有7眼出现后发性白内障。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眼部状况复杂,在白内障未成熟期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既可矫正高度近视,又可有效避免眼部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安全系数高,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9.
曲安奈德在难治性黄斑水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在黄斑水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引起重视。曲安奈德作为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注射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已逐渐成为治疗难治性黄斑水肿的重要手段。本综述曲安奈德的药理作用及其在难治性黄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的最佳治疗时机,玻璃体切割联合膜剥离及气体充填对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治疗效果。方法 IMEM患者32例共38眼,视力0.1到1.0不等,其中26眼低于0.3;所有患者均行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用自制钩针将前膜组织钩离视网膜表面后用眼内镊撕除前膜,13例患者同时进行了内界膜的撕除;进行气液交换后均用滤过空气充填;术后面向下体位7天,术后38眼随访3个月到2年不等,平均8.6月。结果 1.随访3个月后所有患眼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其中提高2~4行者28眼,〉4行者10眼;28眼视物变形消失,10眼视物变形明显减退。2.术后OCT及眼底彩照显示所有患眼的前膜均已消除,黄斑水肿逐渐减轻缓解,视网膜平伏,黄斑区血管走行恢复正常。3、术后及术中主要并发症:手术中除6例发现毛细血管性出血外未见其它明显并发症,且均在术后一周内吸收。术后未见明显的并发症出现;随访时未见前膜的复发。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膜剥离和气体充填对IMEM的处理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在IMEM的治疗中主张早期手术,在黄斑前膜未对黄斑部视网膜造成严重牵拉的情况下尽早的将其剥除,可使其视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