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5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验性内听动脉阻断与术后听力改变的关系及术中听觉监控的方法。方法 实验兔乙状窦后进路暴露小脑桥脑角,下压小脑暴露内听道及第Ⅷ神经复合体,分辨出内听动脉,予阻断不同时间,分别行蜗神经直接复合动作电位(DCAP)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记录(DPOAE)。结果对照组DCAPN1波潜伏期值无明显改变。内耳血供阻断10s和30s组在压迫开始后3min,DCAPN1波潜伏期值均恢复为初始值。内耳血供阻断1min组在压迫开始后3h,DCAPN1波潜伏期值未恢复为初始值假手术组DPOAE幅值无明显改变,内耳血供阻断10s、30s对DPOAE幅值无影响,内耳血供阻断1min使得DPOAE幅值下降结论兔内耳血供阻断1min可能造成兔听觉不可逆损伤。DCAP、DPOAE能有效、持续地监控内耳血供阻断,是耳神经外科手术中实用的听觉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面神经麻痹是常见病,但小儿面神经麻痹在耳科学中不多见。我科于1987年10月~1992年12月,门诊治疗27例小儿面瘫,1例外伤性面瘫失访,现对其余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认识本病的临床特征,为其诊治提供参考。 26例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1岁者4例,1~  相似文献   
3.
听神经瘤是常见的桥小脑角肿瘤,来源于前庭神经雪旺氏细胞,年发病率约为10×10-6,肿瘤生长较缓慢。本文对3例行伽玛刀治疗失败后的患者行扩大迷路进路肿瘤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颈静脉孔区肿瘤术后后组脑神经损伤情况及其处理,以提高对后组脑神经损伤的认识并改进处理方法。方法:3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中,颈静脉球体瘤12例,后组脑神经鞘膜瘤10例,脑膜瘤3例,胆脂瘤1例,颞骨巨细胞瘤2例,纤维瘤病1例,黏液软骨肉瘤1例,胚胎型横纹肌肉瘤1例,腺样囊性癌1例。均采取手术治疗,30例全切,1例近全切,1例大部切除。结果:除1例术后并发颅内出血死亡外,其余31例术后随访1-6年。术后后组脑神经功能仍正常者5例,新出现神经功能损伤者8例,原有神经功能损伤者18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加剧表现。手术前后行气管切开者8例,其中3例出院前拔管,5例带管出院。出院时后组脑神经损伤代偿者20例,失代偿者6例。失代偿者术后随访中3例代偿,2例部分代偿,1例未代偿。结论:颈静脉孔区肿瘤术后后组脑神经损伤是常见并发症,术前应根据患者年龄、神经功能等综合评估,术中应尽量保全神经,早期积极正确的功能锻炼是术后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脑膜ABR和蜗神经动作电位(cochlear nerve action potential,CNAP)3种听觉监测技术在动物模型上的应用,比较各方法之间的优劣,选择一种较好的听觉监护方法.方法选择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0健康耳,ABR测试反应阈在80 dB peSPL以下,无中耳病变.从枕骨进路,解剖暴露神经颅内段,进行常规ABR、脑膜ABR、CNAP的记录.结果3种记录ABR和CNAP的方法都能获得良好的波形,ABR的Ⅰ波、Ⅱ波、Ⅲ波和CNAP的N1、N2、N3潜伏期及波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NAP的波幅最大,脑膜上记录ABR的波幅比常规ABR大,脑膜ABR的电极固定相对方便,可靠.结论提示可以在脑膜上记录ABR进行术中听觉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蜗神经动作电位(CNAP)在侧颅底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造成听力损伤的原因,并对这两种听觉监测技术作出评价。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对14例保留听力的侧颅底手术的患者进行听觉监测。ABR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监测,CNAP在打开脑膜、暴露蜗神经后进行监测。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左右随访听力。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ABR变化,尤其是耳科电钻使用后[相对使用前延长(0.19±0.16)ms)]和颅内操作时[相对操作前延长(0.29±0.25)ms]。部分患者的波形潜伏期延长在术毕时有所恢复[10例,平均缩短(0.27±0.16)ms]。结论:侧颅底手术中应用听觉监护能防止听觉损伤。电钻使用造成的震动和噪声对听力有损伤,解除引起波形潜伏期延长的诱因后可恢复部分听力。术后的听力预后与术毕潜伏期的延长有相对应关系。术中监测的新趋势是联合应用ABR和CNAP,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决单纯行界内窥镜手术不能完全清除上颌窦筛窦病变组织的局限性。方法对29例上颌窦和筛窦均有广泛病变且反复发作的,或疑有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传统的犬齿窝进路和界内窥镜手术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术后情况良好,无并发症。结论联合进路治疗上颌窦筛窦病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解剖结构,从而提高该类疾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卡那霉素延长给药时鸡基底乳头的超微形态变化。方法 将 3天龄罗曼雏鸡连续肌注卡那霉素 (2 0 0mg·kg- 1·d- 1) 10天后随机分组 :①经典施药组 :不再注射药物 ,于药毕后 1、3、7、10、15天时行ABR检测及基底乳头扫描电镜观察。②延长施药组 :继续肌注卡那霉素 ,于连续施药 13、17、2 0、2 5、3 0天时行ABR检测和基底乳头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ABR检测结果显示 ,连续施药 2 0天内 ,鸡ABR阈值损失及恢复不受卡那霉素影响 ,与施药 10天即停药者非常相似 ;施药 2 0天后 ,鸡ABR阈值则再次明显升高。扫描电镜观察 :将鸡施与卡那霉素 10天完毕时 ,鸡基底乳头近端 40 %区域毛细胞完全破坏消失 ;其后虽继续施药 ,毛细胞已开始再生修复损伤 ,连续施药 2 0天内基底乳头再生毛细胞无明显受损 ,其形态发育与施药 10天即停药者基本相似 ;连续施药 2 5天时 ,则有部分再生毛细胞出现受损 ,连续施药 3 0天时 ,大部分再生毛细胞破坏消失。结论 鸡卡那霉素耳中毒后 ,卡那霉素的持续存在明显阻止了鸡基底乳头损伤的完全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迷路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1999年以来采用迷路进路或扩大迷路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85例 ,前 4 1例采用传统关闭术腔技术 ,后4 4例对关闭技术进行改良 ,分析其脑脊液漏的发生率。发生脑脊液漏者行保守或手术治疗。结果传统关闭技术组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 19 5 % ( 8 4 1) ,改良关闭技术组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为 2 3%( 1 4 4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3)。传统关闭技术组中脑脊液漏多数发生在大型听神经瘤中 ,其发生率随肿瘤增大有上升的趋势。 9例脑脊液漏的患者中 ,3例经保守治疗 ;6例经手术修补成功 ,其中 5例 1次修补成功。结论 改良关闭术腔技术可显著降低经迷路进路听神经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手术修补为终止脑脊液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西兰大白兔蜗神经直接动作电位 (directcochlearnerveactionpotential,DCNAP)的记录方法和特征 ,建立术中听觉监护动物模型。方法 纯种新西兰大白兔 6只 (12耳 ) ,乙状窦后进路暴露小脑、脑干及双侧桥脑小脑角区 ,插入针状电极于蜗神经 ,记录DCNAP ,并按常规方法记录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结果 用本方法记录的DCNAP具有振幅大、波形稳定、重复性好、记录时间短的特点 ,但个体差异较大。结论 在蜗神经桥脑小脑角区用针状电极可以可靠记录到DCNAP ,是术中听觉监护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