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3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耳蜗长度的CT及显微解剖测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人耳蜗内腔形态重建和长度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例国人无耳疾颞骨标本(左6右4)被随机编号,分别经多层螺旋CT超薄扫描,仿真内镜三维重建及长度测量后行显微镜下耳蜗蜗管间断开窗,刻度微管蜗管长度直接测量,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结果仿真内镜可三维重建可反映耳蜗蜗管内腔形态的立体结构并允许直接进行多方位观察,利用定位图标可直接进行长度测量;显微解剖直接测量蜗管长度,客观准确.两组所测长度分别为(25.2±1.95)mm和(29.4±1.45)mm,前者比后者稍短,后者与姜泗长等结果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 05).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仿真内镜重建可获取反映较真实膜性蜗管形态结构的三维立体构图,直接的长度测量简单易行.蜗管间断开窗导管微丝引导下的直接长度测量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诱发检查法在诊断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眩晕门诊2008年4月1日到5月29日根据经典或者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法诊断为后半规管BPPV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均首先进行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诱发试验,如结果为阴性后继续行经典Dix-Hallpike检测证实为后半规管性BPPV。比较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相对于经典Dix-Hallpike的阳性率。结果28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中,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诱发试验相对于经典Dix-Hallpike诱发实验的阳性率为78.57%(22/28)。结论正中悬头位Dix-Hallpike法诊断BPPV可以有效地简化诊治程序,并减轻部分患者诱发的眩晕及眼震强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由于其阳性率低于经典方法,故在临床上不能完全代替经典方法。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伴发皮肌炎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咽癌伴发皮肌炎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二者的关系及诊治要点。方法 对13例鼻咽癌伴发皮肌炎患者的发病年龄、时间、早期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同期13例单纯鼻咽癌患者接受常规放射治疗,两组病例配对比较生存率。结果 发病年龄以40岁以上多见,占92%(12/13),皮肌炎较鼻咽癌发病早,但二者同时确诊率较高.占61.5%(8/13)。治疗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5%(8/13)和38.5%(5/13),对照组分别为69.2%(9/13)和46.2%(6/13)(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皮肌炎与鼻咽癌二者的关系密切,在我国南方对40岁以上患者无论有否鼻咽癌症状均应常规行鼻咽部检查,以求早期诊断。其治疗重点在于控制肿瘤,只有鼻咽病灶控制,皮肌炎才会逐渐好转、控制。建议在本病放疗后应加强免疫治疗可降低复发和远处转移,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葛润梅 《新医学》1997,28(12):647-647
射频治疗耳鼻喉科疾病127例疗效观察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510080)葛润梅我科于1996年6月至1997年3月应用SHP-Ⅰ型五官科射频治疗仪治疗耳鼻喉科疾病127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门诊病例127例,其中男67...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先天性婴幼儿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1%-0.3%,重症监护室的新生儿更可高达2%-4%。根据1995年我国人口普查数据,6岁以下的听障儿童约74万,每年约以3万人的速度递增。及早发现并给予适当干预可使听力损失患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本文就目前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干预现状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的CT分期方法。方法对66例手术治疗的EAC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颞骨CT结果将EACC分为四期:EACC局限于外耳道内且无明显骨质破坏为Ⅰ期;EACC破坏外耳道骨质,但未侵犯鼓室或乳突为Ⅱ期;EACC侵范鼓室和或乳突为Ⅲ期;EACC侵犯至颞骨外部结构为Ⅳ期。并将CT分期结果与术中所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6例EACC中,Ⅰ期13例,Ⅱ期36例,Ⅲ期16例,Ⅳ期1例。EACC的CT分期与术中所见的总符合率为96.9%(62/66)。结论 EACC的CT分期方法简单、可靠,有助于选择正确的EACC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报道2例罕见的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提高对与脑脊液耳漏相关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回顾近年来我科诊治的2例经手术成功治疗的病例的资料,复习有关文献,对少见的脑脊液耳漏的病因及处理进行讨论.结果:脑脊液耳漏常为继发性,极少数病例是自发性,多由先天性颅骨畸形、感染和肿瘤引起.颞骨CT检查有助于诊断确定病变部位.先天性中耳内耳畸形和胆脂瘤中耳炎并发脑脊液耳漏极为罕见,颞骨CT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手术用多种材料、夹层法修补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是危险症状,一旦诊断应尽快行手术清除病灶、修补漏口.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反复颅内感染、多次脑膜炎发作者,应进行颞骨CT检查.脑脊液耳漏应采用多种材料、夹层方法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9.
黄宏明  吴佩娜  崔勇  葛润梅  张略 《广东医学》2013,34(9):1337-1339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鼓室硬化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 30只健康的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造模组20只,对照组10只。造模组大鼠的右耳鼓室内注射浓度为1×108CFU/mL的肺炎链球菌液进行造模,对照组大鼠的右耳不干预作为空白对照。造模后第1、2、4、6、8周在耳科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的鼓室硬化形成情况。结果对照组10只大鼠全部存活到造模后第8周,右侧10耳均未发生鼓室硬化。造模组20只大鼠中17只大鼠存活至造模后第8周,其右侧17耳中有13耳发生鼓室硬化。造模组大鼠的鼓室硬化发生率和鼓室硬化程度均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肺炎链球菌是建立大鼠鼓室硬化模型的有效方法,造模时间对大鼠鼓室硬化模型的形成和发展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OPG和RANKL在大鼠鼓室硬化模型中的表达水平,探讨OPG/RANKL系统在大鼠鼓室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只健康的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造模组20只大鼠,其右耳鼓室内注射浓度为1×108 CFU/ml的肺炎链球菌液进行造模;对照组10只大鼠,其右耳不干预作为空白对照。在造模后第8周处死大鼠,收集造模组大鼠右耳中有鼓室硬化形成的听泡标本作为鼓室硬化组和对照组大鼠右耳的听泡标本作为对照组,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照组的10只大鼠全部存活到造模后第8周,右侧10耳均未发生鼓室硬化;造模组共有17只大鼠存活至造模后第8周,其右侧17耳中共有13耳发生鼓室硬化。鼓室硬化组鼓室黏膜中的OP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鼓室硬化组鼓室黏膜中的OPG/RANKL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PG/RANKL系统可能在大鼠鼓室硬化的发病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OPG/RANKL比值增加可能与大鼠鼓室硬化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