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Stargardt病(Stargardts disease,STGD)的眼底表现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对27例54眼STGD患者进行视力、眼底及FFA检查.结果STGD患者的视力在0.02~0.10者46眼,占85.2%.眼底检查黄斑部均有横径为1.5~3.0 PD大小、呈青灰色并有金箔样反光的横椭圆形萎缩灶,其中15例30眼伴有眼底黄色斑点,占55.6%.FFA检查黄斑部病变为透见荧光,其中8例16眼呈"牛眼"状;22例44眼呈暗脉络膜背景,占81.5%.结论FFA检查在STGD的诊断中极为重要,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可有不同FFA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hotorefoactivekeratecomy ,PRK)治疗近视、近视散光的远期疗效。方法 :按术前屈光度将 2 0 9例 (3 77例 )屈光度为 - 1 5 0~ 1 6 0D的患者分为二组 ,低中度组 (I组 )为 - 1 5 0~ - 6 0 0D(2 3 8眼 ) ,高度组 (II组 )为 - 6 2 5~ - 1 6 0 0D(1 3 9眼 )。应用美国Visx2 0 /2 0准分子激光仪对上述二组患者行PRK治疗 ,并对患者术后 3年的屈光度、视力、角膜屈光力、角膜厚度、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I组、II组中屈光度 <± 1D者分别占 94 5 %和 6 1 9% ;≥± 2 0 0D分别占 0 % ,2 3 7%。术后裸眼视力≥ 0 5者在I组、II组中分别占 99 6 %和 79 9% ;≥ 1 0者分别占 85 3 % ,48 2 %。角膜屈光力两组均在术后 6个月稳定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O级在I组、II组分别为1 0 0 %和 98 6 % ,术后眼压两组均正常。结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近视散光效果肯定 ,尤对低中度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其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高度近视眼163例(294眼),其中PRK组84例(139眼),平均等效球镜屈光度-8.68±2.08D,LASIK组79例(155眼),平均等效球镜-9.17±2.92D。按术前屈光度分2组,Ⅰ组-6.25~-10.00D,Ⅱ组≥-10.00D,随访2a。结果:2a时,裸眼视力≥0.5者,Ⅰ组中PRK占89.5%,LASIK占96.8%;Ⅱ组中PRK占35.3%,LASIK占83.9%。裸眼视力≥1.0者,Ⅰ组中PRK为51.4%,LASIK为80.6%;Ⅱ组中PRK为2.9%,LASIK为46.8%。术后屈光度在预期矫正屈光度±1.00D范围以内者:Ⅰ组中PRK为62.8%,LASIK为88.2%;Ⅱ组中PRK为17.6%,LASIK为61.3%。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发生率,PRK组0级53.2%,0.5级25.3%,1级13.0%,2级8.6%。其中Ⅰ组发生率为39.0%,Ⅱ组发生率为70.5%。LASIK组均无上皮下或层间混浊发生。术后2a的等效球镜屈光度(Y)PRK组与术前等效球镜(X1雪,角膜屈光力(X 2)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为Y =-8.645 0.444X1 0.265X 2(P <0.001)。LASIK组与术前等效球镜(X 1)、术中角膜切削深度(X 3)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 =-0.703 0.52X 1 0.0437X 3(P <0.001)。结论:准分子激光治疗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眼的临床效果LASIK术式较PRK术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对13例(13只眼)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别行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晶状体摘除+玻璃体切割术(或+人工晶体植入术),睫状体冷冻术,总结其临床表现特点与治疗效果。结果 晶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表现类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84.6%眼压控制正常范围;术后61.5%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结论晶体半脱位继发闭角型青光眼表现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前房浅并深浅不均,眼压高,视力影响大是其特点;可根据患者前房、晶体及视力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在不同时间频率对原发性青光眼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实验分3组:原发性青光眼(PG)组30例51眼、高眼压症(OHT)组13例16眼和正常对照组23例46眼,分别记录不同时间频率(1,2,4,8,16,32Hz)P-VEPP100波波幅的变化,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高眼压症组在中高时间频率(8Hz)时,PVEP的波幅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青光眼组在所有时间频率均表现P100波幅下降,在较高时间频率(8Hz以上)敏感度较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VEP在原发性青光眼的早期就已出现异常,可以做为早期诊断的一项指标,这些异常用中高时间频率(特别是8Hz时)检测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眼球后壁组织血管活性肠肽受体2亚型(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receptor 2,VIPR2)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出生1d的黄鸡共21只,右眼遮盖作为实验组,分别持续遮盖1周,2周和4周。左眼未遮盖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检影验光检测屈光度;眼科A超测定新鲜离体眼轴长度;对2组3个时间段眼球后壁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IPR2的动态表达。结果:实验组由实验前远视眼快速演变为高度近视眼,并随遮盖时间延长,近视度数加深,眼轴延长;2组视网膜光感受器外节、脉络膜均有VIPR2强阳性表达;随出生时间延长,2组VIPR2表达均逐渐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VIPR2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形觉剥夺可导致高度近视; VIPR2表达主要位于视网膜光感受器外节和脉络膜,可能参与了近视眼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早期开角型青光眼(OAG)GDxVCC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参数与视野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GDxVCC、标准自动视野计(SAP)对21例(42眼)正常人、50例(98眼)可疑开角型青光眼(SOAG)患者、64例(84眼)早期OAG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研究3组GDxVCC参数与视野指数平均缺损(MD)、模式标准偏差(PSD)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早期OAG组GDxVCC参数除NFI与MD成负相关(r=-0.461)外,其余与之呈正相关(r=0.347~0.509,P<0.05);除NFI与PSD成正相关(r=0.238)、TSD与PSD无相关性外,其余与之呈负相关(r=-0.314~-0.268,P<0.05);正常组、SOAG组GDxVCC参数与视野指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 早期OAG患者GDxVCC参数与视野指数有良好的相关性,正常人与SOAG患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荧光素钠不良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诊断眼底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现将我院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9月所做 64 0例荧光血管造影中所见 3 4例不良反应报道如下。1 对象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 64 0例 ,男性 3 99人 ,女性 2 41人 ;年龄 7~ 79岁 ,平均 41 64岁。所有检查者血压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9.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和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其特点:幼年发病,外隐斜和显斜交替出现,精神不集中或遮盖后可诱发明显外斜。外斜不仅影响患者美容,而且对患者双眼单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外直肌徒后是矫正外斜视常用的手术方式,传统认为外直肌后徒量不应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color 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CPR-VEP)在原发性开角型及闭角型青光眼中的表现差异。方法:采用法国Metro Vision公司生产的Vision Monitor视觉电生理仪对12例(17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41例(5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和13例健康者(26只眼)在不同时间频率(1,2,4,8,16及32 Hz)及色彩刺激(黑/白,红/绿,蓝/黄)下记录CPR-VEP的变化,比较P100波波幅值和潜伏期值。结果:3组研究对象在3种色彩刺激下CPR-VEP P100波幅随着时间频率的增加而下降;不同色彩刺激下P100潜伏期随着时间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延长。CPR-VEP P100波幅值排列均为:PACG组>NC组>POAG组;黑/白>蓝/黄>红/绿。POAG组和PACG组P100潜伏期值均较NC组延长,但POAG组和PACG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ACG和POAG患者的CPR-VEP P100波幅-时间频率曲线具有各自的特点,P100波幅值PACG者较高而POAG者较低,潜伏期均较正常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