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临床单采血小板输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合理、有效使用血小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湖南省胸科医院136例(276例次)输注血小板患者按性别、年龄、血型、输注次数及脾肿大与否分组,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患者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是否有效提高或临床出血症状有否改善,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 276例次输注单采血小板中有效194例次,有效率为70.29%,性别、年龄及血型对输注效率无影响(P0.05),不同输注次数总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脾肿大患者较脾正常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输注次数和脾脏肿大是影响输注效果的因素,临床医生应该严格控制患者输注血小板指征、掌握患者情况并在输注时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无效输注的发生,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临床特征及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湖南省某胸科医院住院的500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和检测结果,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00例结核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患者类型各组间相比,CD3+T、CD8+T、CD4+T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5、t=3.109、t=2.091,t=3.858、t=3.448、t=3.042,P<0.05)。不同肺受累范围组及是否耐药组各组间相比,CD3+T和CD8+T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7、t=6.697,t=2.529、t=2.418,P<0.05)。不同结核类型组间相比,CD3+T、CD4+T细胞、NK细胞绝对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14、F=12.223、F=11.246,P<0.05)。痰涂片、痰培养各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CD3+T、CD8+<...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省新平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状况及其特征,为云南省乙脑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观察点采集蚊虫进行乙脑病毒分离和鉴定,对观察点正常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脑炎Ig G抗体。结果共采集到蚊虫5属21种6 628只,其中三带喙库蚊属于当地优势蚊种,占蚊虫捕获总数的71.59%;共分离到2株乙脑病毒;正常人血清乙脑病毒抗体阳性率为74.67%,其中>16岁年龄组的阳性率最高,达到了95%,0~5岁年龄组与其他组人群乙脑病毒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均为携带和传播乙型脑炎病毒的媒介,当地健康人群中存在较高的乙型脑炎病毒隐性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4.
中国登革热重要媒介白纹伊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登革热是经蚊虫叮咬人体传播的重要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白纹伊蚊属于大部分地区登革热的主要媒介。现就白纹伊蚊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及对登革热病毒易感性和传播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2007-2009年从云南省澜沧江流域采集蚊虫中分离的13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基因型及其E基因序列特征。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E蛋白核苷酸序列,测序后用DNAStar软件包中的MegAlign程序完成核苷酸相似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用ClustalX1.83软件进行碱基配对后采用Mega5.0软件做进化树分析。结果 13株JEVE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8.0%~100%,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8%~100%,与我国乙脑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6.1%~86.9%,氨基酸同源性为96.8%~97.2%;进化树分析发现,13株JEV均属于基因Ⅰ型。结论 2007-2009年从云南省澜沧江流域采集蚊虫中分离的13株病毒属于JEV基因Ⅰ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湖南省涂阳肺结核耐药的基本状况、耐药危险因素,为耐药结核病防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4年湖南省20个结核病专业防治机构确证的1 935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结果分析,同时对耐药产生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935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中,1 207株(占62.38%)对6种抗结核药物均敏感,728株耐药株,总耐药率为37.62%;耐多药(MDR)菌467株,MDR率为24.13%,其中广泛耐药(XDR)菌64株,XDR率为3.31%,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异烟肼(INH)29.32%、利福平(RFP) 25.84%、链霉素(SM)20.73%、乙胺丁醇(EMB)9.00%、氧氟沙星(OFX)7.83%和卡那霉素(KM)2.2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治疗史、20~39岁和40~60岁组是影响肺结核耐药和MDR的危险因素。复治失败患者INH、RFP、SM、EMB、OFX、KM耐药以及MDR的OR(95%CI)分别为:13.5(9.9~18.4)、21.2(15.2~29.5)、5.3(3.9~7.2)、11.9(7.6~18.7)、7.6(4.6~12.6)、7.9(3.6~17.5)、25.0(17.7~35.1);复发患者INH、RFP、SM、EMB、OFX耐药以及MDR的OR(95%CI)分别为:7.4(5.5~10.0)、10.3(7.4~14.2)、3.5(2.5~4.8)、7.3(4.5~11.9)、4.1(2.5~6.8)、12.2(8.7~17.1);初治失败患者INH、RFP、SM、EMB耐药以及MDR的OR(95%CI)分别为: 7.6(4.7~12.3)、9.8(5.9~16.0)、4.1(2.5~6.8)、12.1(6.5~22.7)、11.4(6.9~18.9)。20~39岁组患者INH、RFP、SM耐药及MDR的OR(95%CI)分别为:2.5(1.8~3.4)、3.6(2.5~5.2)、2.9(2.0~4.1)、4.1(2.8~6.1);40~60岁组INH、RFP、SM耐药及MDR的OR(95%CI)分别为:2.2(1.6~3.0)、3.1(2.2~4.4)、2.3(1.6~3.2)、3.3(2.3~4.7)。结论湖南省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状况比较严重,进行过抗结核治疗会增加患者产生耐药和MDR的风险,20~60岁的患者产生耐药和MDR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液基夹层杯涂片法(采用集菌法;简称“涂片法”)、L-J固体培养法(简称“L-J培养法”)、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核酸检测(采用恒温扩增法;简称“恒温扩增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检测效能。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湖南省120家结核病定点医院中抽取3家作为研究现场,分别为浏阳市人民医院、醴陵市湘东医院、桃江县人民医院。以3家医院2018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的存在可疑肺结核症状的6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同一份痰标本同时采用涂片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进行检测,分析3种检测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并依据《WS 288—2017 肺结核诊断》的诊断标准,以临床诊断肺结核作为参考标准,计算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再以患者进行每项检测的实际支出费用为准,计算每种方法的检测费用。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检出率在3种检测技术间的两两比较采用χ 2检验,检验水准α=0.05/3=0.017。 结果 62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临床确诊为肺结核患者153例(24.4%),NTM肺病患者6例(1.0%)。3种技术检测结果显示,涂片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阳性检出率(排除6例NTM肺病患者)分别为13.5%(84/622)、14.0%(87/622)和12.2%(76/622),涂片法和L-J培养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涂片法和恒温扩增法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1.32,P=0.359;χ 2=5.83,P=0.024;χ 2=4.00,P=0.077)。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参考标准,排除6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和32例培养污染的患者,涂片法、L-J培养法和恒温扩增法的敏感度分别为55.2%(80/145)、57.9%(84/145)、50.3%(73/145);特异度分别为99.6%(443/445)、99.3%(442/445)、99.8%(444/44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6%(80/82)、96.6%(84/87)、98.6%(73/7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2%(443/508)、87.9%(442/503)、86.0%(444/516);一致率分别为88.6%(523/590)、89.2%(526/590)、87.6%(517/590)。3种方法的检测费用,由低到高依次为L-J培养法[317.2元(29500/93)]、涂片法[813.8元(70800/87)]、恒温扩增法[1992.2元(153400/77)]。 结论 涂片法、L-J培养法、恒温扩增法的阳性检出率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未见差异。平均发现1例病原学阳性结核病患者的检测费用,L-J培养法较低,恒温扩增法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QuantiFERON-TB Gold In-Tube,QFT-GIT)试剂盒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7—10月间于湖南省胸科医院住院并通过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细菌学、病理、诊断性治疗等手段单独或联合确诊的128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07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QFT-GIT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造成假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72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QFT-GIT结果显示假阴性188例(17.5%),真阳性884例(82.5%)。QFT-GIT真阳性结果中40~岁与60~92岁年龄组的患者分别占32.1%(284/884)和23.0%(203/884),复治患者占18.3%(162/884),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患者占11.0%(97/884),培养阴性患者占72.5%(641/884)、白蛋白<35g/L的患者占9.6%(85/884)、淋巴细胞计数<0.6×10 9/L的患者占1.8%(16/884);QFT-GIT假阴性结果中40~岁与60~92岁年龄组的患者分别占36.7%(69/188)和38.8%(73/188)、复治患者占31.4%(59/188)、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患者占20.7%(39/188)、培养阴性的患者占86.2%(162/188)、白蛋白<35g/L的患者占19.1%(36/188)、淋巴细胞计数<0.6×10 9/L的患者占7.4%(14/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31.819、16.085、13.574、16.651、14.072、18.109,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0~岁年龄组(OR=1.972,95%CI=1.306~2.976,P=0.001)、60~92岁年龄组(OR=2.782,95%CI=1.832~4.224,P<0.001)、复治(OR=1.741,95%CI=1.174~2.581,P=0.006)、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OR=2.043,95%CI=1.314~3.176,P=0.002)、痰培养阴性(OR=3.354,95%CI=2.066~5.446,P<0.001)、白蛋白<35g/L(OR=2.777,95%CI=1.721~4.481,P<0.001)、淋巴细胞计数<0.6×10 9/L(OR=3.662,95%CI=1.679~7.987,P=0.001)为QFT-GIT假阴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40~岁年龄组、复治、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培养阴性、白蛋白<35g/L和淋巴细胞计数<0.6×10 9/L是造成QFT-GIT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云南景东县乙型脑炎流行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云南省景东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现状。方法媒介蚊虫调查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方法,蚊虫乙脑病毒检测采取RT-PCR方法,健康人群血清乙脑病毒抗体检测采用ELISA。结果共采集到蚊虫4属15种6653只,其中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属于当地的优势种群,分别占总捕获蚊数的82.07%和10.46%。RT-PCR检测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共16批1310只,各有1株感染乙脑病毒;ELISA检测当地健康人群血清乙脑病毒抗体阳性率为72.96%,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病毒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89,P0.01)。结论云南景东县蚊虫种类较多,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有传播乙型脑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