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2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空气中乙酸酐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了规范化研究。并对某厂生产乙酸酐的车间进行了劳动卫生学的调查 ,于 2年时间内两次对乙酸酐生产车间工人经常停留的地点进行采样 ,应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成品包装与泵房二处作业地点空气中乙酸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 3.1 mg/ m3和 2 6.0 mg/ m3,浓度范围为 1 9.6~ 31 .5mg/ m3,工人中眼干、眼灼痛、流泪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工种的工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动态配气法配制标准气,研究了活性炭吸附二甲苯及同系物的解吸效率,并与标准溶液加入法测定的解吸效率进行比较,两种方法所测结果一致,其测得的解吸效率都大于90%。湿度不影响活性炭对苯系物蒸汽的吸附与解吸。活性炭管采集苯系物后,保存10天测定结果无改变。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对无机酸(HCl、H_3PO_4、HBr、HNO_3、H_2SO_4)的采样与分析方法是应用硅胶吸附管采集,0.003M NaHCO_3/0.0024 M Na_2 CO_3缓冲液洗脱,离子色谱进行测定。本文将此方法应用到测定HF。在实验室发生0.3~0.6mg/m~3HF标准气,研究硅胶吸附管采集HF的储存稳定性,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准确  相似文献   
4.
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采样和测定方法的建立和发展,是工业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监测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阐述了我国空气监测技术(采样与分析技术)、监测方法的标准化、实施监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现状以及近期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5.
通常在使用变色酸法测定甲醛时,苯酚的干扰很大。本文作者使用XAD-7高聚物吸附剂在分析前吸附苯酚,以便减小或除去苯酚的干扰。 XAD-7高聚物的预处理:取100g XAD-7放在烧杯中,加500ml水,摇动15分钟,倾去水。同样,依次用甲醇、丙酮、甲醇分别洗涤。最后再用水洗。水洗后在79~90℃、30mmHg的真空炉中干燥16小时(过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空气中乙二胺的痕量分析方法。把异硫氰酸-1-萘酯涂在XAD-2上,化学吸附空气中的乙二胺,四氢呋喃洗脱,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其衍生物1-萘基异硫脲。高压液相色谱条件:C-18(10 μm)反相塑料柱(5×100 mm),检测器为UV 254 nm,流动相为65%(V/V)乙腈水溶液,流速为0.8ml/分。用峰面积定量,保留时间大约4分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市售及生产、使用胶粘剂样品有害化学物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为制定胶粘剂行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采集市售以及制鞋和箱包企业生产、使用的胶粘剂样品,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分析其有害化学物含量。结果检测胶粘剂52种,其中41种含有各种有害化学物,占检测胶粘剂的78%。胶粘剂中苯、甲苯、正己烷、三氯乙烯检出率分别为34.62%、51.92%、48.08%和7.69%;超标率分别为15.38%、30.77%、7.69%和3.85%;含量范围分别为0.04~865.16、0.84~734.9、0.89~338.95及2.19~52.05gkg;平均含量分别为(175.46±287.35)、(290.82±243.75)、(58.83±85.97)及(36.91±38.17)gkg。个别标识为绿色环保型胶粘剂的甲苯、正己烷含量也明显高出国家最低限量标准。绝大多数的胶粘剂往往是多种有害化学物混合存在。国产胶粘剂有害化学物含量明显高于进口胶粘剂。结论一些胶粘剂产品含有的有害化学物含量大大超出国家限量标准,个别产品甚至由纯正己烷、苯或甲苯作为溶剂。为确保劳动者健康,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尽快制定相应行业胶粘剂中化学物质的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 空气中臭氧的测定常用中性碘化钾及碱性碘化钾法,这些方法常受其它气体的干扰。在车间空气中臭氧常和氧化氮共存,如氩弧焊时除臭氧外尚有高浓度的氧化氮,所以确立的方法必须不受氧化氮的干扰。丁子香酚法是利用臭氧与4—烯丙基-2-甲氧基苯  相似文献   
9.
气相色谱法测定布格呋喃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布格呋喃(AF-5)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方法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0.32 mm×30 m,0.25μm);柱温: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20℃,保持1 min,以10℃·min-1升温至230℃,保持15min;进样器温度:200℃;检测器(FID)温度:250℃;载气:氮气;流速:1.0 mL·min-1;分流比:20∶1。结果布格呋喃与有关物质的分离良好,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1.0 g·L-1(r=0.999 4),RSD<2.0%(n=3),检测限为0.3ng。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简便、准确,易操作,适用于布格呋喃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劳动卫生尘毒检测质量保证规范Thequalityassurancenormformeasurementofhazardoussubstancesinoccupationalhealth徐伯洪,刘黛莉,李玉芬,范成元,王敢峰,黄雪祥,吴宜群5实验室内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